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方不为不清楚具体是谁在其中出的力,林尉被他缠的没办法,才透了一点口风。

不外乎忌惮马春风的那些人,比如那些太保们。

委员长其实也早就有了这样的打算。

既然要重用马春风,有些方面就不得不制约一下。

消息刚出来的当天,马春风就追到了八十八师,和方不为深谈了一整夜。

方不为会带走反谍股,早就在马春风的意料之内,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但马春风没想到,方不为自己都还在考虑当中,甚至没有正式向自己提出来,就有人抢着把这件事替方不为做了?

这是有人在挖他的根基。

马春风不在乎方不为另立门户,也不在乎他会从特务处带走多少人,他在乎的是方不为会不会彻底脱离军统。

军统特务的名声确实不好听,但方不为根本不在乎这个。

能干成事情就行。

日后借助军统的方方面面还很多,方不为从来没有想过要彻底的脱离军统。

他好不容易才把和马春风的关系经营到现在的地步,又怎么可能轻易断开?

方不为坐在病床上,按着自己的胸口,掷地有声的说道:“局长放心,一入军统,终生是军统!”

只这一句,就让马春风彻底的放下了心。

马春风眼角眉梢全都是喜意:“局长这个称呼,别人叫得,但你却不能再叫了,你要觉的不好直呼姓名,以后还叫处长吧!”

没错,原国民军事委员会军事统计调查局重组之事宜已正式提上日程。

但黄浦系,更准确的说是中央系的骨干,特别是以贺中寒,邓有仪这些太保为首,一致认为特务系统的权力过大,会影响到军政系统的平衡,极力要求委员长必须约束军统与中统改组后的行使权力范围。

委员长自然是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军统与中统的具体负责人自然还是马春风和贺清南,但这二人只任副局长,具体的局长人选,会另派他人。

同时,委员长还表明,军统实际负责人的正式军衔最高不会超过少将。

如此才让太保们放了心。

这样一来,马春风撑死了也就和方不为平级,自然再不可能让方不为自称属下了。

让方不为叫处长,也不过是表明,他马春风也是念旧之人。

等到天快亮,马春风才走。

方不为也没了睡意,拿起几张未写完的纸,开始沉吟起来。

别队动暂订编制是一千人以内,方不为自然要求满编,至少要要够九百九十九个人。

反谍股只有五百余人,这段时间又战损了一些,连五百人都不够了。

林尉答应他,剩下的兵员可以从中央旁系师中调选,但被方不为委婉的拒绝了。

谷振龙这么粗一根大腿放在那,何必去欠其它人的人情?

这一千人怎么分组,方不为都已经计划好了。

反谍股原有的三个组,整编为三个连。

冯家山的侦察连,负责情报刺探,敌后侦察……除了打仗,特务的那一套也得用上。

剩下的两个组,整编为两个连,由叶兴中负责特务连,边从军的第三组则整编为步兵连。

剩下的五百人,从宪兵团或是教导团选调精兵,再成立一个炮兵连和步兵连。

另外他还准备成立一个运输组,所用汽车,骡马,人员,油耗等,全部自掏腰包,从四海商行抽调,不算入特务营的编制之内。

真要论起来,特务营足员一千两百人,这都够一个常规团的编制了。

但方不为绝对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与税警总团相比,还是要差一点。

人家一个加强营近两千人……

第二天一早,方不为便托马春风将计划报了上去,中午还不到,林尉便派人给他送来了。

一字不改,全部同意。

方不为看着统帅部发来的批复暗暗发笑。

委员长自然没空操这么小的心,这事是林尉负责的。

方不为估计,林尉也不想自己和马春风牵扯过深……

一周后,确定方不为伤势已平稳,马春风派冯家山抽调好手,护送方不为回南京。

反谍股依然被留在了税警总团第四团。

精兵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而不是在校场上练出来的。

方不为很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月后,也就是十月底,庙行,大场,蕰藻浜,闸北相继陷落。

国军主力退回苏州河北岸,与日军隔岸对峙,经江桥、真如、南翔、嘉定、太仓一线重新布防。

战局直转直下,败局已显,三路军司令及各部前线指挥官全部建议撤兵。

而此时也是国军逐部撤退,保存实力,相机而战的最好时机。

但委员长优柔寡断,首鼠两端的老毛病又犯了。

先是命作战部部署撤退计划,等部分军队已经开拔之后,又突然命全军坚守,再守十天左右。

因为国联突然传来消息,说是要再次为中日两国调停。

方不为气的肝疼,却又无计可施。

委员长纯粹是记吃不记打。

两个月前都已经上过一回当了。。

这一骚操做,彻底的让国军的士气陷入了最低谷。

远在南京的方不为只能望天长叹:该来的还是会来……

从早上开始,天上就飘起了雪花,扬扬洒洒下了半天,早已将校场染的素白。

一队接一队的士兵喊着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在校场正中列起了方阵。

最后是五辆军卡。

一门门炮,一挺挺机枪被从车上搬下来,快速组装后,放在方阵的最前沿。

这些人,这些枪炮,便是方不为的全部班底。

站在校场中央,近一个小时未有挪动的方不为,早已成了雪人,若不是看到他口鼻间喷出的雾气,士兵还以为那里立着一根木桩。

一个校官略微猫着腰,迈着慢腾腾的步子跑了过来,向方不为敬了个礼:“禀长官,特别行动队集合完毕,请示下!”

军官跑动的速度,比常人散步快不了多少,像是个老态龙钟的老汉似的。

但一千多官兵,没有一个敢笑话的。

原八十八师五二三团一营少校营长,现作战指挥部特别行动队上校副队长。

整个淞沪战场,还活着的英雄里,方不为如果排第一,那刘绪武至少也排在前十。

就凭他自己,硬是轰下了日军的一架敌机。

要是以后再能轰下三架来,保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到手。

刘绪武是中央军校炮兵科出身,还受过德事顾问的专门培训,参加过一二八会战,长城会战,以及此次淞沪会战,称的是身经百战。

而且有勇有谋,灵机多变。

接到扩编特别行动队的命令,方不为考虑副手人选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绪武。

傲骨铸军魂》小说在线阅读_第9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眀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傲骨铸军魂第9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