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天夜晚,姜三莽看到坟地里有莹莹鬼火,兴奋不已,一跃而起,像老鹰攫兔一样扑向鬼火,然而,他尚未跑到跟前,鬼火跳了两跳,悄然熄灭。
又有一天晚上,姜三莽听到坟地中间的柏树上有猫头鹰在叫,民间传说,猫头鹰给鬼引路。姜三莽兴奋异常,密切关注着猫头鹰栖落的那棵柏树,可是,还是没有看到鬼影。
捉不到鬼,姜三莽懊恼异常,回到村中。村中族长告诉他说:“鬼魅欺软怕硬,你怕他,他偏来;你不怕他,他就不敢来。”
【故事32】
山东清河县有一名少丨妇丨,每次回娘家,都骑着一头毛驴去。娘家距离夫家有二三十里,毛驴矫健驯服,又认识路,所以,如果丈夫有事情,少丨妇丨就自己骑着毛驴来往夫家娘家,从无闪失。
有一天,因为从娘家回来较晚,又遇到刮风天气,毛驴来到了一片树林中,左冲右突,无法走出。树林一片黑暗,少丨妇丨惊慌失措。后来,月亮升上来,毛驴终于走出树林,然而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毛驴驮着少丨妇丨,来到了一片山谷里,觅路前行,前方有一座寺庙,破败不堪,少丨妇丨决定暂且在寺庙中安歇。
走近寺庙,推开庙门,声音吱呀,在暗夜传出很远。突然,从香案下钻出了两个乞丐,蓬头垢面,少丨妇丨惊慌失措。乞丐说:“娘子勿要惊慌,我们都是好人。”
那晚,少丨妇丨睡在香案下,两个乞丐睡在庙门台阶上。
天亮后,两个乞丐把少丨妇丨送回家中。乞丐走村串巷,对这一带很熟悉。
丈夫看到妻子一夜未归,又同乞丐一起回家,又羞又恼,迁怒于毛驴,要将毛驴卖往杀坊。乞丐说:“毛驴对你有功,怎能让人宰杀?”
丈夫骂道:“两个破叫花子,管你们甚事?”
突然,丈夫脸上啪啪挨了两个响亮的巴掌,两个乞丐化作两缕青烟,走了。
丈夫恐惧不已,此后不再说卖驴了。
【故事33】
杭州有一个富家女子,在五岁那年的元宵夜,独自溜出家门看花灯,被人贩子掠走,转手倒卖。人贩子担心女孩叫喊,逼她喝下迷药。女孩恍恍惚惚中,来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以杀猪为生,屠户的妻子性格暴戾,稍有不如意,就折磨女孩。
又过了五年,女孩十岁,这一年,人贩子事发,被捉拿归案,供出曾从杭州掠走一名女孩,卖往安庆。捕快按图索骥,找到女孩,询问女孩家庭住址,女孩居然随口说出,捕快将屠夫一家拘押,将女孩送往杭州家中。
女孩妈妈见到女孩,痛哭不已。女孩身上鞭痕、杖痕、剪痕、锥痕、烙痕、烫痕、爪痕、咬痕,比比皆是,不堪目睹。女孩妈妈抱着女孩,痛不欲生。
故事到这里该结束了,然而,一个五岁的女孩,怎么能够记住自己的家庭地址?而且在五年后,还能随口说出。
女孩说,她被卖往屠户家,住在猪舍旁的小柴房里,刚开始,每当夜晚,隔壁就有声音响起,询问她家地址,她说得含含糊糊,隔壁就一再询问,后来,她终于想起了家庭地址,可以说出,而隔壁的声音要她牢牢记住家庭地址。再后来,每隔几天,隔壁都会再次询问他家庭地址,让她加强记忆。
她曾经无法忍受屠户妻子的折磨,多次想要自尽,而隔壁的声音总在提醒她说,她的母亲在家等着她,她们终有相见的一天。
大家都认为女孩有神灵保佑。
突然有一天,女孩家走进一个跛脚老婆婆,老婆婆拄着拐杖,看起来风烛残年。老婆婆一说话,女孩就悚然动容。原来,当初每天提醒女孩坚强活下去的,是这个老婆婆。
老婆婆是一个乞丐,她亲眼目睹女孩天天遭受折磨,夜晚就来到屠户家猪舍外的柴草堆里,跟女孩作伴,这样坚持了五年。五年过后,女孩获救,老婆婆又一路乞讨,来到了女孩家中,告知真相。
后来,老婆婆在女孩家中活到百岁,无疾而终。
【故事34】
人体死亡中,有一种叫假死,并不是真的死亡,而是心跳脉搏都极度缓慢,误以为死亡。现代医学判断死亡,是脑死亡。而假死,大脑并没有死亡。
《史记》中记载有虢太子的故事。扁鹊途径虢国,闻听太子死亡快要半天,尚未入殓。扁鹊对太子施以针灸之术,太子突然坐起。虢国举国震惊。
史书中还记载有晋国杀了秦国间谍,六日后,间谍复活。也只有吊死或者杖杀,才有可能复活。
清雍正年间,河间府有一个佃户名叫张天锡,死后七日,因天降大雨,无法安葬。七日后,天气放晴,村人抬着棺材去往坟茔,突然听见棺材里有敲击声,打开一看,张天锡坐起,质问众人:“为什么把我放进棺材?”
清光绪年间,曾有一大户人家,安葬猝死女儿,陪葬甚丰。盗墓贼当晚挖开坟墓,揭开棺盖,女儿突然人立而起,当场吓死一名盗墓贼。
又几年后,河南洛阳有一名私塾先生,极度吝啬,最不愿别人在他家吃饭。有一次正吃饭时,老先生猝死。家人报丧,换上老衣,放入棺材。老衣,是安葬时候死人所穿的衣服。
两天后,村庄帮忙的人正在他家吃饭,老先生突然从棺材里走出来,指着人们骂道:“为何在我家狂吃狂喝?”众人一看,惊倒一片。
有人询问老先生,这两天都看到什么?老先生说:“像做梦一样,穿云钻雾,倏来忽去,记不清楚。”老先生的话说明,大脑并未死亡。
后来,老先生还活了20年。
中医解释是:气结尸厥,眇不知人,误以为死也。意思是说,气体凝结,身体不能动,眼睛不能看,就误以为死了。
【故事35】
深山中有一座道观,观里只有老少两个道士。老者,白发苍苍;小者,尚未成年。
有一天,道观里来了一名书生模样的人,饥渴交加,气若游丝。老道士煮粥喂食,将他救活。书生说自己是上京赶考落榜了,无颜见家乡父老,飘零江湖。老道士天天在观里开道书生,一月后,书生离开。
书生离开后,道观里又来了一名盲乞丐,靠一条狗带路。老道士要留盲乞丐在观里居住,老乞丐说自己还要出外说书,老道士只好给他蒸了一笼馒头,送他上路。
盲乞丐走出不远,一条饿狼挡道,狗奋力上前,与狼撕咬。饿狼无法抵挡,闪在一边,仰天长嗥。不久,狼群奔来,将狗围在中间,狗左冲右突,毫不畏惧。但是,毕竟众寡悬殊,后来被狼吞噬,只留下一颗头颅。老道士将狗头埋在道观旁。
盲乞丐逃回道观,因为没有狗引路,盲乞丐无法出行。
又不久,书生再次来到道观留宿,老少道士都没有留意。
夜半,老少道士都睡着了,盲乞丐突然翻身坐起,敲着梆子说起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声如裂帛,势如奔马,如同万千刀枪破壁而出。老少道士都被惊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道观里传来了一声惨叫,接着有奔跑的脚步声渐去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