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虞红裳稍稍凝思,就了然于心了:“轩郎你是准备从陕西募民,前往辽东屯垦是么?”

那些安置在驿站的粮草,明显是为向辽东迁徙的募民准备。

李轩则是面色冷凝道:“寒潮到来,陕西那边一定会大灾连绵。我烧了金阙天宫几千万石粮,估计陕西那边最多到今年底就会缺粮,我总得给他们安排一条活路。”

需知元末之际,陕西是少有的没有大规模战事,也没有遭遇灾荒的省份,所以人口稠密,极盛时占据大晋的十分之一。

太祖时就屡次从陕西移民充边,之后的湖广大移民,更是号称四成江西,六成陕西。

可即便如此,陕西人口之丰依旧仅次于山东,达一千七百万众。

一旦灾荒到来,那边是肯定养不起这么多人口,对那边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而此时的辽东,却是地广人稀。

虽然寒潮到来,也会使辽东的气温大降。可只要有了棉花,有了玉米与土豆,那么即便辽东那个地方,也能够养活大量人口。

尤其这个世界的面积要大三倍,那辽东平原的广阔也让人难以置信,那片黑土地足以养活数千万户。那边不但可以活人数千万,还可成为大晋的粮仓,减弱漕运的压力,有百利而无一害。

“陕西人口太多,迁出来一些也好。”

虞红裳没有任何迟疑:“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在辽东北部动兵,扫荡女真诸部,夺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

“此事简单,鞑靼部败后,瓦剌已经无力出兵辽东。只需遣一大将东征,轻而易举。”

李轩不是小瞧现在的女真人,这个时候的女真诸部,确实不成气候,且内争不绝。

他甚至不需要大规模调动兵马,只以辽东指挥使司与蓟州指挥使司的力量,就足以克定女真诸部。

所谓柿子捡软的捏,而现在的辽东平原,就是最软的柿子。

“遣一大将东征?也就是说,轩郎你不打算亲自出马是么?也好,杀鸡焉用宰牛刀,辽东确实不难平定。”

虞红裳微微颔首之后,又蹙起柳眉,“可如果要移民垦荒,粮食可能还会有点缺口。”

缺口其实不大,百姓少吃一点,还是能撑过去的。

可今年是虞祐巃登基的第一年,也是她执政的第一年,虞红裳不想闹到这个地步。

李轩的神色从容自若:“缺口可以从南洋诸国买,我大晋虽然禁海,可其实南洋海贸繁盛,南洋那边除了香料与药材之外,能为中原所用的货物不多,所以返回的船舱大多空置。此外拿米袋压仓也是可以,只需能有一妥善之法避潮。

而交趾国田地丰饶,每年都有许多余粮,米价极贱。于少保不是给朝廷捐了两千万两吗?我有意动用其中一半,从交趾买粮。”

虞红裳就一阵愣神:“一千万两?用不着这么多吧?”

她知道交趾那边确是盛产稻米,可每年的余粮其实不多,只因稻米种多了也吃不掉。

且那边的稻米也非常的廉价,据说都不到江南米价的七分之一。

一千万两,都足够将交趾国的余粮买空两轮了。

“我自然不是单纯为买粮。”李轩的目中闪过一抹异泽:“也是为断麓川思氏土司的臂助,再如果今年与明年,南洋那边发生风灾呢?”

“风灾?”虞红裳冰雪聪明,举一反三,当即就明白了过来:“原来如此,你这是在用管仲货殖之术?”

传说中的管子,曾以货殖之法灭人国。

春秋时越国灭吴,也是在粮食上下功夫。

李轩却用不确定的语气道:“只是略做尝试,寒潮起后,南方的天气很可能会有异常变化。可会否爆发风灾,我也不能确定,这风暴会到什么程度,是否会祸及交趾,我也无法预测。

不过买下这些粮食也不会亏,总比交趾人拿去援助思氏土司的好。对了,说到风灾,红裳你可下旨给沿海,让他们注意提醒百姓提防风暴。”

按照后世的研究,北方的冷空气与海洋寒流南下,是会增加热带风暴的概率的。

可在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情况,李轩就不清楚了。

可就像他所说的,买下这些粮食,亏不到哪去。

虞红裳则是目显异泽,心想如果南洋真的会爆发风灾,那么她不妨以术法助推一二。

如今的大晋术师可多得是,让这风暴去交趾,总好过祸乱东南沿海。

随后虞红裳就转开了话题:“恩科将近,我还没想好什么题目,轩郎你可有什么建议?”

——其实就是想要李轩出题,她知道李轩在大晋朝文官这边的根基非常薄弱。

李轩当即面色肃然:“我出一道易经题吧,‘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还有一题策论,《礼记·王制》曰‘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用;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请诸生试论国家理财之道。

说到理财,我还想在今年的科举中,增加几道算学题,题目就从《九章算术》中选,比重必须占二成。”

他其实想要加重算学在科举中的比例,一个官员连基本的算数都不懂,像什么话?

可目前只能循序渐进,步子大了会扯到蛋。

以后那些秀才举人们就不会这么轻松了,李轩正准备出书,名字就叫《初等数学》。汇集了他记忆中,所有小学与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

以后没深研过这本书的读书人,就别想从未来的各级考试中脱颖而出。

虞红裳微微颔首:“那么殿试呢?”

李轩心想这殿试还早着呢,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凝声道:“武侯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荆公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

“申商?”虞红裳的瞳孔微凝,她知道所谓申商,是主持韩国变法的申不害,还有为秦国变法的商鞅。

武侯是指诸葛武侯,荆公则是王荆公王安石。

只就这一题目,她就对李轩的心意了然无遗。

此时的李轩终于注意到虞红裳,这次竟没有抱着虞祐巃过来。

他不禁微觉诧异:“孩子呢?你放哪呢?”

虞红裳的面颊不知何故,微微一红:“今日我恰好召你母亲入宫说话,听说你回来之后,我就将祐巃交给你母亲照顾,赶过来寻你了。”

李轩不禁愣了一愣,心想虞红裳对他母亲可真放心呐。

他知道虞红裳对天子看得极重,一向不假人手,就连她母亲杭贵妃也不信任。

可随后李轩就意识到什么,他的呼吸就变得粗重了起来。

而此时在紫禁城深宫之内,刘氏则是抱着小虞祐巃一脸的发懵。她心想这位监国长公主可真做得出来啊,就这么把小天子丢到她怀里,将她抛下在深宫之内,独自去找李轩了?这叫什么事?

而此时在刘氏身侧,随她一起入宫的冷雨柔,则是眼中微现狐疑的看着刘氏怀中的虞祐巃。

“母亲,你觉不觉得,这小皇帝与小时候的李轩有点像?”

刘氏一阵愣神,仔细看着襁褓中的虞祐巃,然后就想这可不是一点点像,而是像极了!

可这怎么可能?

不是说这位小皇帝,是从端和王家抱养的遗腹子吗?

刘氏心想一定是自己看错了,这一定是自己太想要孙子了,是错觉,错觉——

六道伏魔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9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极客胡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六道伏魔人第9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