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兵械精良,训练有素,士气昂扬,其中还有一半,是去年经历过那场宣府大战的精锐之师。
不过蒙兀人似乎洞悉了他们围歼的意图,开始利用他们一人三骑的优势,半日内就退出将近一百二十里,跳出了晋军包围网。之后的数天又大踏步的北撤,轻而易举甩开了晋军铁骑的追击。
让人惊讶的是蒙兀人用于断后的八万怯薛骑军,竟然精准判断了晋军的每一步动作。在追击战中三次重创晋军铁骑,斩杀三千余级。
竟使得大晋的骑军,再不敢脱离步阵单独行动。
于杰深悉兵法,依旧耐着性子,以每日一百二十里的行军速度,步步为营的往前推进。
他知道昔日‘退避三舍’的故事,如果急于追击,一方面会造成部队的脱节,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一方面也会造成补给的问题,是兵家大忌。
其实他还可以更从容的,可承德龙气之变,让他急于解决大同方向的战事。
直到三月二十二日,蒙兀铁骑退到了威远卫附近,就没再后退半步,他们开始在这里选择了一处名叫牛家坡的位置布阵。
于杰知道此地,牛家坡背靠长城,地势北高南低,正适合骑军冲击。如果战况不利,这些蒙兀骑军随时可以越过长城,沿威远卫侧旁的清水河撤回蒙兀境内。
可于杰只稍作迟疑,就催动全军往牛家坡方向继续行进。
如今寻求围歼蒙兀人已不可能,他只求将蒙兀人逼退至长城之北。
而就在晋军行进之际,此地上空风云变幻。
此时双方的大军还未照面,可这场大战的前哨却已开始。
双方的术师与萨满正在‘天时’上激烈交锋。
蒙兀人想要召唤大雨,拖延晋军的行军速度,消耗他们的体力与士气。
禁军的术师则奉于杰之命,尽其所能的维持沿途的干爽气候。
除此之外,他们还想要在威远卫一带制造一场至少持续两天时间的暴雨,让土地松软,最大程度的减弱蒙兀铁骑的战力。
三月二十六日,天子与于杰又收到了承德方向的符书传信。
故辽太后述律平已经率二十七万皮室铁骑,抵达承德千户所附近,与之同行的还有三十余万的各类煞尸,妖魔鬼怪。
这比他们预计的时间要晚不少,理论来说在承德龙脉损毁爆裂之际,辽太后述律平与皮室铁骑就该南下了。
只因龙脉损毁的时间越久,龙气散溢的也就越多,效力会大幅度的减弱。可它们一直拖到了三月二十六日,才抵达承德。
虽然今日夜间就是辽太后述律平的祭辰,会让这位的一身怨煞之力大幅度增长,可这一得一失,一增一减,其实战力方面的增幅差不了多少。
而此时无论天子,还是于杰,都已无心关注承德的情况。
只因他们的京营禁军,终于抵临牛家坡战场。一场上百万人参与的大战,即将在此地爆发。
※※※※
于此同时,在京师紫禁城仁寿宫内,上皇正统帝显化于此的元神,正凝神看着孙太后。
后者正小心翼翼,从一个黑色的木匣内取出了一个槐木人偶,一面魂幡,还有十二杆金箭。
“这‘地魂幡’是借助昔日仙家至宝‘六魂幡’的残片炼造而成,据说此器是一位上古圣人所有之物,其神威重立地水火风、再造世界万物。如能妥善利用,甚至可杀死超脱于天道之外的圣人。”
孙太后一边将这些东西,布置于她身前的法坛之上。
她又指了指金箭道:“这东西就差了点,是仿制‘钉头七箭书’炼造。‘钉头七箭书’这门巫术,在上古时甚至可咒杀一位法力超绝的仙朝太师。可惜这套器物只得其形,否则这次我会更轻松许多。”
正统帝则看着那槐木人偶上刻录的字迹:“这是虞祁钰的生辰八字?”
这槐木人偶的面容身姿,竟然与景泰帝一模一样。
“正是,里面还有虞祁钰出生时,从母胎里面带出的三滴本命精血。”
孙太后微一颔首:“昔日你父皇诞下的三子二女,都陆续夭折。当时还在世的太皇太后张氏那贱人疑我,我不得已,只能从他身上取了这三滴本命精血作为后手。
我想着此子的生死,都在我的掌握中,昔日才会同意他接任监国。却没想到此子善于藏拙,居然悄无声息的突破天位,又有龙气护佑。否则我念动之间,就可取他的性命。
而如今,如非是虞祁钰体内积蓄众多伤势,我也依旧奈何不得他。最多就只能在他与也先大战,无法分心之际,将虞祁钰的一身伤势引发。”
“已经足够了!”
正统帝的唇角微扬:“孩儿原本还对蓟州镇有些顾忌,可那位冠军侯居然蠢到将他麾下十几万精兵带到承德,这真是天助我也。可见朕与母后气运未绝——”
他眸中精光灼灼,饱含期待的看着远方:“请母后开始施术吧,想必现在的威远堡,虞祁钰已经与瓦剌大汗也先交上了手!”
孙太后也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将一枚金箭,插入到那桃木小人的胸前。
牛家坡前,随着初晨的阳光照耀于此,地面上两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就如猛兽一样激撞在一起。
他们的战线以牛家坡为中心,左右绵延五十余里。上百万人围绕着五十多座山丘,三条足以阻断战场的溪河开始激烈交锋,厮杀,争夺。
不过最主要的战场,还是在牛家坡的位置。
此地大量的炮火轰鸣,一排排的鸟铳射击引发大量的青烟,还有无数的火箭与弩箭冲起天际,往数里外的远方坠落。
对面则是铁骑驱策,形成了一个正在旋转的巨大圆盘,而这个圆盘靠近晋军的部分,则持续不绝的往南面抛射箭雨。
他们保持着不疾不徐的速度,可一旦晋军有攻上高坡的企图。这些铁骑就会陡然加速,将这些晋军冲垮,击溃!
——这是云集于此的十五万‘怯薛军’,是瓦剌与鞑靼人最精锐的骑军,精擅骑射的铁骑。
而大晋的十四万禁军,还有来自河南,山西的九万标兵,也都被于杰堆积在了此地。
所谓‘标兵’,是大晋总督,巡抚及总兵等亲统之兵。
这也是昔日于杰的改革之一,景泰初年由于卫所军的不堪用,于杰给予了各地行省总督,巡抚及总兵一定的‘标兵’员额。是属于地方的‘募兵’,也可看做是驻守于地方的京营禁军。
这二十三万人,就是于杰手中最精锐的战力,都足以正面抗击怯薛军。
他们的战阵,在蒙兀人的箭雨持续打击下岿然不动。
不过今日于杰采用的策略,大体还是中央牵制,两翼包抄的战术,也是最适合发挥人力优势的战法。
虽然他麾下的禁军与标兵都云集于此,可太原,大同,固原三镇却有着大量的精锐边军,虽然也属于卫所体系。可其整体战力,却不下于京营禁军。
而这些精锐军马正散开在两翼,以雷霆万钧之势不断往蒙兀人的后方包抄迂回,使得双方战线展开得越来越宽广,也使得蒙兀人的军阵越来越单薄。
此时在高空,晋人的天位与蒙兀的镇国强者,也正在激烈的交手。
于杰以一敌二,力敌蒙兀国师阿巴师与蒙兀大汗脱脱不花二人,却显从容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