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的神魂从躯壳里出来,然后出了山洞,先是去了一趟养鸡鸭的山洞。那群鸡鸭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东张西望,可并不能够看到陈铭。很是迷惘。
这些小动物的确实很灵敏,竟然能够感觉到陈铭的神魂。
陈铭继续往前飘,他搞不清楚他是的神魂是如何动起来的,反正只要他一个念头,神魂就会往他想去的地方飘去。
灵田里,黄三郎正在侍弄庄稼。
其实灵田里一棵杂草都没有,而且土壤疏松根本不需要翻土。土壤是湿度总是保持在最佳状态,根本不用担心土壤干涸。灵田真的是最佳的种植环境。难怪能够种植出灵药。
地里的庄稼长得实在是太快了,长得快不说,庄稼长势还非常好。
陈铭飘到了灵田里,灵田上空灵气聚集了大量的水汽,将上空的阳光遮盖住。此时即便太阳出来,陈铭也不用担心阳光会对他造成伤害。
黄三郎似乎感觉到什么,抬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他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他刚才感觉到天上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让他背脊发冷。我的娘,在山里修炼了这么多年,到了竟然给女鬼给盯上了?你要勾就去勾陈道友,勾我做么子?我一把年纪,玩不动啊!
“嗖!”
一阵阴冷的风从黄三郎身边刮过,将那秧苗都吹得东倒西歪。
黄三郎啊的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惊恐地朝着天上喊:“你莫过来,你莫过来!”
陈铭看着黄三郎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乐开了花,哈哈大笑起来。
神魂状态的陈铭还没办法发出声音,但是却能够引起灵魂共振。但是在黄三郎那里感应到的却是那种厉鬼的极其恐怖的笑声。
“你莫过来,我是修士,会道法,你一个孤魂野鬼,最好走远点。千万别自误。我怜惜你修炼不易,不想让你魂飞魄散,赶紧离开!”黄三郎都快吓哭了,那色厉内荏的样子,可乐得不行。
陈铭逗了黄三郎一会,便走开了,要是每天用神魂过来逗一逗这家伙,会不会把他给吓死了?
陈铭刚将神魂收回,黄三郎就屁颠屁颠的跑了回去。
“陈道友,我们相聚的日子可能不多了。你趁着还年轻,赶紧下山吧。修道真是一条不归路。”黄三郎突然觉得修炼了上百年,选的竟然是一条不归路,当初修道的初心已经快要彻底泯灭了。
“黄道友,修道要信念坚定,不忘初心。我们的理想是长生大道,虽然道路是曲折的,漫长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终究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陈铭说道。
“你还是太年轻了。所谓的长生大道只是写修炼功法的那些老家伙的一些美好幻想而已。如果真的能够长生,那些写功法的老家伙现在去了哪里?”黄三郎早就对追求的大道有些动摇了,道心动摇,对修士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你追你追求的东西都开始怀疑了,如何能够修炼得好?
陈铭没想到被他用神魂一吓唬,黄三郎竟然直接动摇了道心,陈铭可以看得见,但道心动摇,黄三郎的功力竟然开始慢慢地消散。
这可把陈铭给吓到了,连忙向黄三郎解释:“老黄啊,你莫急啊。刚才是我不对,不该神魂出窍来故意吓唬你。”
陈铭将刚才的事情一说,黄三郎当场就吓懵了。
指着陈铭半天才说道:“你,你,你这混蛋,不晓得人吓人吓死人啊!对了,你个混球竟然能够神魂出窍,你到突破到神魂期了?”
黄三郎的道心总算是保住了,虽然修为跌了不少,但总算没有完全消散。老命算是保住了。
“你这老家伙,修炼了这么多年,道心竟然如此不坚定。遇到这么一点事情,竟然直接放弃了。难怪你修炼了这么多年,道行这么弱呢。”陈铭直言不讳。
“我道行地,不是我道心不坚定的原因,而是我资质不太好。我算是不错的了,跟我一起修道的,大多已经化作一抔黄土了。”说起这个,黄三郎又得意了起来。
“五十步笑一百步。还不都是失败者?”陈铭讥讽了一句。
黄三郎立即耷拉了下来。老命都快没了,还有什么好得意的?他就是一个活得久一点的老头而已。
接下来,陈铭和黄三郎就仿佛在山上过日子的爷孙一般。一老一少,相处得非常和谐。
地里的庄稼长得非常快,灵气充裕,庄稼长得好是必然的,跟普通地里的庄稼肯定不一样。水稻才不到一个星期,就好像那些已经长了个把月的一样了。而那些蔬菜瓜果,竟然已经快挂果了,白菜已经可以摘了吃了。
“这真的是传说中的灵田啊。庄稼竟然长得这么快!”黄三郎惊叹不已。
陈铭看着黄三郎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直皱眉头:“你可真是丢咱们修士的脸啊,这么没见过世面。”
黄三郎这一阵被陈铭打击惯了,脸皮也厚了不少,被陈铭一怼,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笑哈哈地说道:“你以为谁都能够像你一样灵气当水喝?你是没体验过我们这种散修的痛苦。灵气匮乏,我能够活到如今已经是大不易了。如果我有你这条件,进度不会比你慢多少。”
黄三郎这话倒是不假,他不会符术,也不懂阵法,不能够将稀薄的灵气汇集起来,没有充裕的灵气供应,修行进度自然不会快,能够修炼到他这个程度,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陈铭是看不上的,这几天他将黄三郎的珍藏修炼功法看了一遍,里面就有一些阵法知识。如果黄三郎能够将这些功法秘笈看明白了,也能够制作出累死聚灵阵的阵法,就算达不到上品聚灵符查不到的效果,至少也能够汇集一些灵气,足够修炼。
“你以为我不想啊?可我看不懂啊。我不识字!”黄三郎没好气地说道。
黄三郎是无意中步入修道这条不归路的,因为家中贫困,自小没上过私塾,自然不识字。那个朝代,平民百姓不识字是常规操作啊。
“那你是怎么开始修道的?”陈铭不解。
“当时兵荒马乱,逃荒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奄奄一息的老道士,我把我弄到的食物分给他吃。他便教了我一些修炼之法。只是老道没活多久就一命归西了。我建他给的修炼法,对身体有好处,能够让我力气变大,才继续修炼。当年若不是得到了修炼之法,我恐怕也不能够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存活下来。”黄三郎回顾起来当年的事,就有些沉醉于时光之中。
陈铭也没想到黄三郎会有这么多的故事。
“你还想学这些东西么?我可以教你。”陈铭问道。
“我现在学还有什么用?”黄三郎笑着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