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因为当初自己的父亲同样去了西北,梁川定是得到自己父亲的消息,所以也赶到了清源。
苏渭接过梁川的信一看,激动手都抖了起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这个机会终于到了!
他一个老头子不远万里从蜀中来到这东南蛮越之地为的是什么,他可一天都没有忘记?
艺娘却是担心地道:“苏先生您的年纪大了,清源港也离不开您,我那夫君心比天高不自量力,李元昊是什么人,大宋的军队都不是他的对手,您不可跟他一起犯浑!”
苏渭却是道:“夫人您不了解我,当初我科举得亏官家的恩科补录了我一个进士,后赐在蜀中为官,我本就不是个安分的人,得罪了上级,官家一笑而过,要是图安稳我又何必舍了官位,当初就是见山民有人造反,想看看自己的小聪明能否派上用场,现在东家急需我这把老骨头,我也能最后玩他一把大的,您要是阻我,还不如一刀直接杀了我对我更是解脱!”
艺娘又是一番苦劝,为了苏渭为了清源港都不值得去冒这个险,自己男人没人陪他玩他自然得回来!
苏渭只是笑笑,他一定要去。
成管大队的这些干部中队长小队长全部坐不住,队长是什么人,他自己去冒险也不会带着众人去冒险的人,西北要是不值得去他也不会开这个口。当初把自己一帮人带到清源来,这不,赚大了吧,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信里队长也说了,去西北只是帮忙练兵,不会有性命之虞,这一票赌得更大,不去白不去!
凌虎秦京尉迟添更不必说了,他们早就要去了,窝在清源都快闲出鸟来了。
艺娘看着众人感动得泪水流了下来,患难才能见真情,不枉费自己的夫君对待这些人的良苦用心!
“三哥在西北要钱,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得想办法把钱运过去!”
夏德海道:“走水路吧,这样既安全又快!冬天来临前我也没办法去南洋,为了东家我也出一份力!”
阿国道:“我跟着你们的船到了扬州我就转船去找源将军!”
沈玉贞道:“清源的事就交给我吧。”
艺娘对招弟道:“你可以不去,你还小方婉姑娘也离不开你,西北太远。。”
招弟道:“原来我想着跟大哥一起游历天下的,后来收了心思跟着方婉过日子,现在大哥需要我,我可推脱不了!”
都说军队是一口大熔炉,生铁百炼成钢,妖魔鬼怪进去锻炼一番翥能飞升大罗金仙!
梁川招兵不招在官府做过事的人,就因为这些人都变成了老油条,同样的道理,当过兵的人带笨的也会变成人精,宋有财宋铁根还有老叫花他们一帮人就是这样的心路历程。
西北军中有大量的配军,全天下什么款式的人渣败类在这里都找得到,要横的奸的狡猾的野蛮的要多少有多少!史常威他们就是社会的败类被官府送到边疆来改造的。
与这样的人接触久了,宋有财一帮关中子弟也懂得了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人间败类,逢人只要看着他们的眼神,再跟他们说上两句话,一个人是什么人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梁川要让他们去挑兵,专挑老实听话的农民,这还不容易,老家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一看脸二看手,三言两语就知道对方是地道的农家人还是装出来的。
募兵本是一项肥差,中间最是能捞油水,许多的宋人当兵不是为了为国守土而是想着去混日子领那一份饷银,这中间可以作的文章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宋有财他们手头没有钱,他们只负责把人领回定川寨,自然不会想着去贪墨其中的油水。再者梁川的为人征服了这他们这一众兄弟,对待老叫花对待其他部下,如是他们在这里面耍什么滑头,招一些偷奸耍滑之辈到伍中,日后谁敢把后背交给这些人,史常威造反的悲剧还不够吗?
绥州,黄河北岸的一个军事重镇,说是军事重镇倒不如说是一个苦哈哈,整个县城设在石山梁上,负山阻河,竟连一块像样的耕地也没有。
去年一场大雪引来了党项人,州里死了不少人,许多人往东南逃往汴京城去了,便是这样城中还是遗留了不少的人,这些闲劳的劳动力整日无所事事,举目茫然地混着日子,吃了这一顿下一顿的着落不知在哪里。
范大尧范二舜两兄弟早上把家里不多的小米下锅熬了一些小米冻,吃了两块留着两块搁到晚上再吃。这会正在城隍附近的娘娘庙前享受难得的暖阳。两个人就是身子粗,去年冬天那么冷都没有冻死这两苦命兄弟。
城隍庙前来了一拨人,听着口音好像附近绥州一带的人,说是来城里募兵的,朝廷前线的军队又吃了败仗,死了不少人,这次希望来补充点新兵。
“哥,你说这次朝廷会不会要咱们?”
“别做梦了,那些官老爷要咱们可是咱们拿得出那些孝敬银吗?要是饷银能预支就好了,咱们家里连后天的锅也揭不开了,哪里给他们孝敬?”
“刚刚黑狗他去问了,这次军爷好像不收孝银!”
“这些做军官的不收当兵的钱就跟当官的不贪污受贿一样,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吗?趁天气还不错赶紧晒晒,一会变凉了又得回那破屋子去哆嗦了。”
范二舜看着城中好些年轻人都往城隍庙那里跑,心想看看反正也不吃亏。
他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哥你等我一会,我去看看,真有机会我立马回来告诉你!”
范大尧还没发话,范二舜早就跟着人群跑到了城隍庙。
绥州的城隍庙香火并不旺盛,城隍老爷连自己都保佑不了,以前契丹人党项人都在这里打过仗,时常一把火就把城隍老爷的家烧得底朝天。烧完再建,只是新庙终不及老庙灵光,大家见城隍老爷自家难保也就淡了求神祈福的心思,反倒是元宵中秋城隍庙倒成为州里赶集摆摊的地方。
年景较丰的时节,还有一些党项人偷偷乔装成汉人跑到绥州来换些食盐还有畜牧产品,绥州也出过不少的英雄人物,折家的一门好汉就是朝廷倚重的对象。
梁川一个南方人还知道来招募绥州兵,光凭这点就让宋有财几人竖起大拇指。这里的人与他们绥州还有麟州以及夏州等周边几个军事重镇的民风向来彪悍,不过却极少有人愿意培养这里的兵。
说来也是无奈,西北除了折家其他人很少地这里能够立足,悍将都喜欢用嫡部才能发挥威力,重新培养关中兵没等兵成长起来可能自己的命就先没了。彪悍的民风之下这些当地百姓基实不惹到他们都是极为憨厚的农民,宋朝选兵喜欢机灵的,聪明人好办事这是一惯的特例,关中兵因为性格耿直,说白了就是傻反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