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老子五万贯都舍不得,你想让我出二十万贯,真当我是冤大头宰!赵宗谔一听,气得甩脸就走。

今天五万贯不要也罢!

眼见赵宗谔走了,梁川腆着脸对着程琳道:“大人这公爷金玉其外,假模假假式的,口袋里压根就没钱,这不,刚刚我一试就试出来了,现在怎么样,这地他放弃了是不是就是我的了?”

你也是个人才,敢骂赵宗谔金玉其外,汴京城只怕找不出第二个。

程琳对着文书摆摆手:“带他去签吧。”

梁川一行人连忙拱手道:“多谢大人。”

拿地这件事虽然小有波折,可是花了五万贯钱,终于还是顺利拿到手,接下来的事就是工程上面的事了!

梁川舒了一口气,万事开头难,地还没拿到,牛鬼蛇神就这么多!

雷允恭得了丁谓的指示,大手一挥调了数万民工奔着汴河大街梁川买下的那块工地上赶,那一小块地皮就是塞下一千个民工也嫌拥挤更别说一骨脑儿所有民工全上了。

丁谓嘴上说是管事梁川自己的私产,可是听在雷允恭耳朵里,分明就是在敲打他雷允恭,这地是我的,你看着办!

能做到丁谓这份上的人,想干嘛绝不会打着自己的旗号,肯定是打着梁川的旗号中饱私囊肥了自己的私业。

现在他与丁谓两个配合,基本上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丁谓交待他的虽然他有想法可是他并不敢阳奉阴违,毕竟现在他有的好处便宜地位还有财源全是丁谓给他的,跟丁谓翻了脸不仅什么都没了,朝廷上的其他人更不可能容他。

所以他便把梁川的事当成丁谓的事一般兢兢业业地交办起来。

梁川原来盘算着让赵小品他们一帮螺城师傅盖楼就成了,费的时间长一些不过胜在质量可靠价钱又公道。

现在雷允恭出面了,这人是贪,可是他眼里也揉不得砂子,死太监精得跟鬼一样,只有他坑别人的份哪里能让别人占了便宜去?

这些个包工头让他们来做工是看得起他们,反了他们还敢偷工减料!一但让雷允恭查出来一点猫腻,整不死他们些个小老百姓。

包工头赚的钱再多,充其量还是一介平民,雷允恭是内宫的人,比起这些外臣还要更可怕!

梁川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千里迢迢将赵小品他们叫过来,结果他们全部在汴京城里给人砌灶。

殊不知赵小品他们得到雷允恭给他们盖上工部大印的聘书之后,那是早晚三炷顶礼膜拜,虽然日子过得苦可是心里舒坦,这殊荣螺城赵家人打从祖辈来就没有过。

他们见梁川的楼要拔地而起了,一看工地上遍地是工匠,连搬砖也用不上他们,也便安心在汴京给人砌起新型的节柴灶。

现在眼见要隆冬腊月的,河道也冻起来了,无论如何都是赶不回福建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汴京城中做一点活。这里的人给的报酬极为丰厚,而且这汴京百万人家家家都需要改进灶台,生意多得做不完。

家宅为生存之地,民却以食为天,灶台对一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节柴灶一在汴京城中面世也许大户人家不屑一顾,可是小家小户的看着这新式灶台可是眼馋得紧。

节柴灶不仅能省下大量的薪柴,而且灶烟不往屋里窜,薪柴的燃烧率也极高,一膛灶升起来冬天家里暖洋洋地,那些热量完全不会浪费掉,光是这几个优点就让全城的小老百姓为之疯狂了。

因为数量太多,而螺城师傅们此次也才来了三十多人,每天一天撑死了砌两孔灶,还是要在材料全部到位的基础上。他们却不会坐地起价,一开始收多少钱,等名声打开之后还是收那些钱。

这样公道的做法,还有如此实用的灶台让这些南方来的工匠师傅们的知名度轰的一下打开了,人们称赞着这些师傅德艺双馨,螺城师傅们有时高兴说漏了嘴:“我们也是给官家盖过宫殿的!”

城中的百姓一听更是肃然起敬!

螺城师傅们享受着人们的目光,个个心里觉得不虚此行!

汴河大街的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因为民工还有工匠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工匠们每天都有工钱拿让他们干活也无可厚非。几万的工匠做着几十的活那效率是几倍地往上涨。

原来那地的变成了河道,民工们直接对河道进行破冰,生生用凿子将河面凿开。然后将河道改道,向下挖了深深的地基。

八座大殿建好之后还剩下了极多的优秀材料。

按规定届时这些冗余的材料也将要处理掉,从临时的河道再运回去,一来一回又将是一笔费用,雷允恭盘算了一下,还不如折价卖给了梁川。

秦岭还有蜀中上好的金丝楠木,用来做镇宅立柱的上好材料,原来皇家采购至少得数十万贯,大部分其实是让各环节的采购官员贪墨了,现在几万贯卖给了梁川,四根柱子分立四个方位,就能盖一栋四五层的超级酒楼了。

至于其他的琉璃砖瓦不算原来梁川自己留下的材料,新的几乎是白送给梁川的价格。

梁川与孙厚朴原来准备了近五十万贯钱准备用于这楼的花费,现在算了一下,不仅工时极短,各种材料还有人工的花费加起来可能就三十万贯撑死了。

省下来的就是赚的。

开封府已经开始出售汴河大街边上的地块,老百姓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从东华门望进去,皇城内的景象难得能看得真切,皇城内的工程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快速完工,东华门即将封好之后也就预示着工程进入了收尾阶段。

皇家自古有威严,官家住的地方老百姓谁都想凑一凑热闹,可是看来看去,就是比寻常家的大了一点,不少宫殿都发旧了,一点也没有皇家的派头。

眼不见为净。

东华门外垃圾成山,刘太后可不管外面的建筑垃圾还如山一般高,皇城之内她有新的宫殿住就行了。

关起门来我自一派太平盛世金粉玉妆,世上的污浊与我何干?

有宋一朝,打太祖跟太宗两朝为了打仗那都是勒紧了裤腰带,一点花都不敢乱花,连官家自己的内库时不时都要拿出来给士兵们发饷。

到了真宗朝,与契丹人打完仗,赵恒便开始放飞自我,修了玉清昭应宫不说,真宗朝也起了几场大火,把宫殿都给烧了,烧了之后便是重建,也亏了大宋朝税收高财政状况良好,加上契丹人给面子,没来骚扰,才经得起这赵恒赵祯两父子折腾。

否则大宋的国祚早让两给耗得一干二净!还修什么宫殿,只怕前线的兵饷都发不出来!

这一系列的宫程多亏了丁谓这个技术型人地,他的统筹协调能力实在是一流,放眼整个大宋,能比得上丁谓的干吏可不多。

大夫们官声好,可是能力没丁谓好,丁谓官声臭,可是人家的能力摆在那里,朝廷里谁有能耐三个月修完八座宫殿?天兵天将只怕都办不到!

当官的就跟贼寇没什么两样!

北宋王朝最后的排面》小说在线阅读_第7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壶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王朝最后的排面第7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