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井亮大佐只是一瞬间就判断出目前的战况。
现在顶在南边的是白天攻击了一整天未果的第1大队,西面的第2大队虽然派出了两个中队驻守在几处高地,但是兵力还算完整,顶住西面的中国军队问题不大。
所以他马上就做出了支援第1大队的的决定,只要帮助第1大队击溃南面之敌,西面的敌人由于远离喜峰口迂回攻击日军侧翼,等南面的友军被击溃后,就变成了深入敌后的孤军。自己三个大队直接就扑上去,这些偷袭的中国军队想再退回去就变成了奢望。
不得不说,如果战局真如铃木井亮的设想发展,他的决策还算是比较高明的,而且还透着一丝狠辣。
于是,铃木大佐就亲自带领第3大队的三个中队和联队部的警卫部队近600余人,踏着沉沉的夜色向南面的营地赶来,结果正好和周文率领的几十个兵王迎面撞上。
在战斗发生时,铃木井亮心中还在嘲笑这几十个中国军人简直是不知死活。虽然前面的部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你几十个人就这么愣头愣脑地冲进几百个勇悍的大日本帝国勇士的密集队形中,完全就是茅坑里点灯笼——找死不是?
但是,战局的发展却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第一个没料到的是第3大队的几百官兵在经历了喜峰口之战后的心理阴影并没有完全驱除,也许是看到那么多同伴的脑袋被砍下来后,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武士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摧残,也许是他们对自己的拼刺技术开始不那么自信,甚至对白刃战还产生了恐惧。
他们在遇到佣兵团的突袭后,表现并不如他们联队长阁下想象的那么勇悍和坚定。
在看到对方攻击过于凶猛,前面的战友就像是被人家像割麦子一样被砍得东倒西歪,不断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哀嚎后,这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小鬼子们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慌乱和犹豫。
夜沉沉的天空中,寒风带着浓烈而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鬼哭狼嚎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永不会停歇。让人觉得战斗的对象就不是什么人类,而是噬人的猛兽。
恐惧来源于未知,黑暗之中他们看不清到底有多少敌人。
于是,这些自踏上中国土地后凶焰滔天、纵横无敌的日军士兵,开始害怕了,胆怯了,动摇了。
甚至在最前方的一个中队在遭到惨痛损失后还下意思向两边散开,完全将中路让给了佣兵团,这才是周文能够长驱直入,短时间就能杀到鬼子中军的原因。
第二个没料到的当然就是周文他们几十个兵王展现出来的超强武功、默契的团队配合以及远远出乎日军预料的凶悍和勇猛。
所以铃木井亮本以为很快就能结束的一场轻松之极的白刃战,却是迟迟没有结束,而且战局还向不利于自己一方的方向发展。
在黑夜之中,他看不清前面的战况,但是传来的那些惨嚎和绝望的尖叫却是告诉他,这些类似于遇到什么妖魔鬼怪,从而惊恐得失去控制的下意识惨叫声音,都是来自他一直有强烈信心的忠勇帝国士兵。
“八嘎!这些中国人难道都是杀不死的妖怪吗?”脸色惨白的少佐副官在他身边低声嘟囔着。
但是铃木井亮却仿佛是听到了这个副官的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还有他由于紧张过度开始急促起来的呼吸声。
此时,同样的紧张并有一丝判断失误带来的羞恼的铃木井亮,却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心中愤怒的对象。
“八嘎!你这个懦夫,胆小鬼,帝国军人的脸都被你丢光了。”铃木井亮一边骂一边狠狠地抽这个副官的耳光。
而这个少佐副官就连躲都不敢躲一下,被打的口鼻流血,一张本是瘦削的脸庞瞬间就如吹气一般肿胀起来,嘴里只能连声“嗨咦!”并不断鞠躬。
此时身边的大队长堀口悠树少佐赶紧上来劝解道:“大佐阁下,这支中国军队来的太突然,下官判断他们后面肯定还有大部队冲了进来,您可以移步到后队去……”
就在他话还未说完的时候,就发现黑暗中不断有日军士兵尖叫着从前面跑回来,还有几个浑身还在滋滋冒血的伤兵在撕心裂肺叫喊:“医疗兵……医疗兵快来啊!”
脸色铁青的堀口悠树少佐拔出指挥刀,冲过去就是对着几个溃逃的士兵一阵乱砍,嘴里在大骂着阻止这些日军后退。
“八嘎!你们这些懦夫,快给我杀回去,杀回去。”
此时的铃木井亮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自他从军以来,什么时候见过自己的士兵居然会如此失魂落魄的逃跑,只能说明一件事,对面的这几十人的小部队不是寻常的部队,必定是中国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所以,他回头看了已经被打成猪脸的副官一眼,就要下命令让他带队上去支援,但是一想到这个懦夫刚才过于紧张的表现,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要是这个已经明显心志被夺的副官,上去后胆怯畏敌,反倒要坏了大事。
他转身对着一个笔直站在身前的军官命令道:“大仓君,现在就带领你的部队顶上去,不要让我失望。”
这个叫做大仓平太的大尉军官是他联队部的警卫中队的中队长。
在日军的联队编制中,有一支部队不到最危急的情况是不会轻易上战场的,这支部队就是联队部的警卫中队,也叫护旗中队。
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是联队,同时也是日军编制最为固定的作战单位,也是唯一一级被天皇亲自授予军旗的作战单位,就连比联队级别更高的旅团和师团,都没有天皇亲自授旗这种殊荣。
那么,为何仅仅在联队下设联队旗呢?
这就要追溯到日本的征兵制。
日本一直地采取的是地方征兵制,他们将部队分为师管区,一个师管区下面下设若干个联队管区(3-4个),这也是师团和联队的由来,比如大阪联队就是大阪师管区几个县的联队组成。那很多人想既然是这样,为何不干脆一个师管区一面军旗呢。
这一方面,一个师管区往往是几个县或者地区的联队组成,比如大阪第四师团就是大阪府、和歌山县两县组成,不同县肯定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因此为了增强认同感,特意将其放在联队这个规模授予,而且日本的联队在平时也是各自为政,只有到了作战才会归属师团和旅团,有很强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师团是日本的战略单位,刚成立时也才6个,在抗战开战初期一共也才17个,17面军旗肯定说不过去,如果用机器制作,所有联队大队都用一面军旗,肯定是缺乏尊属感和仪式感。
再者,如果把军旗下放到大队也不合适,每一面军旗都得天皇签名,日本几千个大队,不得把天皇累趴下了?而且日本的大队随时会变化和调动,频繁更换军旗也不好。
由此可以看出,日军对于联队是非常重视的,并规定每个联队都必须与军旗共存亡,对于即将面临战败的日军要烧掉自己的联队旗。
而且一旦联队旗被敌人缴获,整个部队的官兵还有所属的联队长都是要切腹谢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