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树心里轻叹一声,自己的这个参谋长在战术素养上跟人家蒙雨廷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再看看手下的几个军官,只有一团长徐志勤在若有所思,想必是猜到了一部分,而二团长张胡子和警卫营长张成及其他军官都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就出言解释道:“防御部署得当,本是好事,但也会让日军投鼠忌器,害怕自身伤亡太大,反而不敢全力进攻。这样一来,日军的伤亡和后勤的消耗就不可能太大,不利于咱们集中优势兵力吃掉他们。”
他这样一说,众人都明白过来,特别是参谋长朱江,吃惊得嘴里都能塞进一个苹果。
“什么?吃掉敌人?小鬼子可是整整一个旅团啊!”
按照这个时期大部分民国军队将领的固有思维,面对小日本的进攻,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能抵挡得住?能挡住几天?增援部队有没有?什么时候能上来支援?
至于主动进攻去打小鬼子的歼灭战,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没有,但必须是自己有着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才敢去想和谋划。
倒不是说这些民国将领都是胆小鬼,而是几十上百年来,中国民众被西方列强和小鬼子欺负怕了,外战一打就输,就是有比敌人多十倍兵力也是输,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站在弱者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且现在模范旅与眼前的鬼子相比,兵力上也就是两倍于敌,根本谈不上什么绝对优势。即使是模范旅现在的装备和训练已经跟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但在朱江这一类人的心目中也只是增加了坚守住阵地的信心而已,哪里会有一丝一毫主动进攻的想法。
倒是一团长徐志勤和二团长张胡子虽然也有吃惊之色,但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表情。而警卫营营长张成和一旁的炮兵营长赵立国则是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
作为军事主官的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现在率领的部队有了什么变化,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几个月的训练和准备,不就是为了现在吗?
何况现在部队的战斗力到底如何,总要找个对手来检验一番才是,而眼前的小鬼子正好是模范旅上万虎贲的磨刀石。
一团长徐志勤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望着周文问道:“周副总指挥,会不会有些冒险了?”
现在的周文已经在模范旅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不说几个月来的训练和指导,就是前几天一战就歼灭日军一个满编大队的战绩就让模范旅所有官兵无有不服。
在军中讲究的就是本事和战绩,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而周文和他的先遣支队现在就是模范旅上下人人佩服和羡慕的英雄。
周文微微一笑说道:“冒不冒险,就要看我们演戏演得真不真了,特别是你们一团,可要做好了付出一定牺牲的准备。”
徐志勤立正肃然道:“只要能消灭小鬼子,志勤一定殚精竭力,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徐志勤考虑到的问题也就是之前蒙雨廷说糟糕的原因。
要想完全歼灭这5000多日军,其实还是颇有难度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人不断来攻,模范旅凭借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给敌人予大量杀伤,不断消耗敌人的兵员和弹药储备,等到敌人兵力大幅减弱并精疲力竭之时,在一个合适的战斗节点上突然发起反冲击,一鼓作气杀进敌人大营。
同时又有早已养精蓄锐多时的预备队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后方或侧翼发起攻击,这样就很有可能将敌人分割包围并加以歼灭。
这样就要有两个前决条件,一个是怎样让日军在几天的时间内不断发起进攻,不断消耗兵力。
如果日军感觉到我方阵地太过坚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攻克甚至没有后援部队的支援就无法攻克,他们还会全力进攻吗?
日军指挥官虽然勇悍不怕死,但不是傻子,不可能明知不可为还派出大量士兵来送死。这就有可能导致双方处于僵持,要么日军等待后援,要么转向去攻击其他关口。但模范旅想要歼灭敌人的计划就会落空。
要知道如果敌人的主力编制还基本保持完整,你一个一万多人的部队,哪怕装备比日军还好,但想要包围和歼灭数千固守待援的日军,怕是太过小看了这个时期小鬼子的战斗力,弄不好歼灭不成还把自己大牙给蹦下一个,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想后来太平洋战争初期,那些日不落国的官兵装备好不好?那些米国大兵的飞机大炮多不多?但最后还不是被人数并不占优的日军打得丢盔卸甲,几万几万的人投降,成百上千的大炮坦克被缴获,整个东南亚都在日军的铁蹄下瑟瑟发抖,是他们战斗力不行吗?
只能说明日军的战斗力比他们更强而已。
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一支数量不少而且非常精锐的预备队置于初期战场之外,也就是说在小鬼子连续几天甚至是十几天的进攻中,几千人的预备队都不得参战也不得暴露。要等到最合适的战机出现时,才能从敌人的后方行雷霆一击。这对预备队的攻击力和战术执行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为什么周文会让徐志勤的一团做好付出牺牲的准备,就是他准备让徐志勤的一团坚守冷口一线阵地,而且一开始还要示敌以弱,必要时要放弃几个主要阵地,让日军感觉得到胜利的希望,就会不断派兵进行连续的攻击。
双方一旦杀红了眼,就不是想撤就撤得了的,敌我两军就会不停地日夜鏖战。到了那时,就是一团利用地利和自动火力的优势大量杀伤日军的时候。
当然,这种短兵相接的战斗,一团的伤亡也必然不会小了,这就要看军事主官和全团官兵的意志和勇气。
赵长树与周文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自信和决心,就正色说道:“现在发布1号命令,冷口关防御战分为南北两个作战集团。“
“南部集团由一团、旅部直属之警卫营、炮兵营和工兵营组成,负责白羊峪至凤凰山正面20公里宽度的防御,由我亲自指挥。“
赵长树话音未落,徐志勤马上就涨红了脸,大声道:“不能让旅座亲临前线冒险,卑职以项上人头担保,坚决守住阵地。”
看到徐志勤少见的激动模样,赵长树知道这位一贯沉稳的爱将怕是误会自己不是很信任他的能力,当下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接着说道:“既然要让小鬼来和咱们拼命,咱们必然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说白了就是要有跟鬼子以命换命的勇气。我作为旅长,不可能看着手下兄弟们跟鬼子拼命而自己还稳坐后方。”
周文接口道:“志勤大哥,学长不是不信任你的能力,而是充分估计到了这场战斗的残酷性。在战事进入最焦着和困难的时候,学长亲自坐镇前线,对一团官兵的士气和意志都有不可估量的激励作用。”
“而且,我会派出两个高手贴身护卫学长,尽可能护卫学长安全。”
其实也不是赵长树非要呈匹夫之勇,更不是不信任徐志勤的指挥能力,而是模范旅虽然大部是以老兵为主组建的,但毕竟是几年都没经历过战事了,在面对日军凶猛攻势和与凶残日军短兵相接的时候,有没有与敌决死的决心?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韧性?这些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