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挣扎着求见少帅,希望少帅能够率领大军杀回去,杀死那群畜生为自己报仇,夺回家园。

但是,得到的却是要为大局考虑,全军不得不退出东北的答复,少帅还劝慰他说,他家的悲剧只是一个意外,让他节哀顺变,东北的变局不是用军事手段能解决的,要等国际列强的干涉和调停云云。

但是,老母亲的慈爱笑容还在脑海里萦绕,妻子凄美的面容还在梦中向自己哭诉,儿子和女儿幼小身躯在爆炸中四分五裂的景象还在眼前晃动,这就是为了大局?这就是你不抵抗、不放一枪就率领十几万已经丢了魂的东北军仓皇逃窜的理由?

在这一刻,看着眼前这位因多年吸食烟土而脸色惨白的少帅,这张曾经熟悉的面孔,现在是那样的陌生。

他身边的,曾经与自己谈笑风声,引为好友和知己的那些幕僚和军官们,也开始变得陌生起来,因为他知道,他们不再是以前的那些人了,从他们离开了曾经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的那一刻,他们身上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和人格。

“丧家之犬!”这就是黄以声对他和他们这些人的最后定论。

浑浑噩噩走出少帅的指挥部,黄以声一时之间不觉悲从中来,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未来的绝望。

他缓缓跪下,双目望着北方泪如雨下,仰头嘶声叫道:“大帅,您老若在天有灵,睁开眼看看吧,看看您多年经营的家乡正被敌寇撕掠,您治下的千万百姓正被外敌欺辱,而您当年麾下的几十万虎贲之军,全变成了瑟瑟发抖的羔羊,大帅啊……您睁开眼睛看看吧!”

他的嘶吼惊动了指挥部里的人,几个军官气急败坏地跑出来,却看见黄以声正在从腰间枪套里掏出他珍爱的勃朗宁手枪,大步走出来的少帅一看不好,知道黄以声要干什么,高声叫道:“快拦住他!”

此时正从大门外进来一个军官,那人眼疾手快,伸手猛推了黄以声一把。

“砰!”一声清脆的枪声,在这个临时征用的民宅上空响起。

包括少帅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心脏都随着枪声剧烈跳动了一下。

黄以声则是应声向后倒下,他的右胸口正在突突往外冒着血珠。

“快……叫医生救治,一定要把他救活。”

就这样,本来瞄准自己脑袋开枪的黄以声,被推了一把后,不知怎地却打中了右胸,但子丨弹丨也是穿过了肺叶,命在旦夕。

少帅看着事情发展成这样,心中也是又急又气,在这局势错综复杂的纷乱时刻,黄以声自杀的一枪又给了他心理上沉重一击,这个对自己一直忠心耿耿的手下,就因为自己的不抵抗决定,现在也要离开自己了吗?

难道,当初的决策真的错了吗?

这一刻的少帅有些迷茫又有些萧索,他只是呆呆站着,看着医生急速赶来,将黄以声抬上担架又匆匆离去,但是之前黄以声嘶吼的那些话,仿佛还在他耳边回荡。

四十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黄家早年间也只算得上一个中等人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中开了个不大不小的商号做买卖,基本上能够维持温饱。

黄以声自小聪明好学,家中长辈望子成龙,就将其送进张大帅开办的免费学堂上学,黄以声也没辜负家里人的厚望,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后来更是考入了东北大学就读,在大学里的成绩和品行都获得了师生的赞誉,被张大帅所看重。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东北的张大帅,由于他从小就是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孩子,教育一直以来成为他的心结,他认为要想国家强大,就要学习文化知识。

当年他没有条件读书学习,在他成为东北第一大军阀时,他最先开始关注当地的教育,当时的各路军阀,都在扩大自己的兵力和地盘,而张大帅却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他要求东北各地区教育经费一定要占总支出4成,各项费用不得挪用教育经费,其他经费可以适当缩减。

当时东北出现许多高等师范类院校,在那里学习,不用交学费还给发伙食费,一天免费三餐非常丰盛,而这些费用全由奉天政府买单。

后来,他又于1923年创办了全国一流的东北大学,他还自掏腰包,花大价钱,从全国各地请一些优秀的教育家在东北大学任教。

在当时东北大学规模巨大,功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当时的教学水平已经比肩清华北大,差点就成为中国第一大学。

张大帅还不仅仅满足于自己培养人才,他还在大学里挑选优秀尖子,自己出资送到国外去留学,学习西方列强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黄以声就有幸被选中并送到法国留学化工专业,学成归国后直接就被任命为沈阳兵工厂的工程师。

黄以声也很为大帅争气,第二年就带领研发小组为兵工厂研制出了黄色火药并投入生产,从此沈阳兵工厂的枪弹火药再也不用依赖从日本进口,相当于解开了日本人套在东北军脖子上的一道枷锁,这也增加了日本人对越来越不受控制的张大帅的忌惮和恨意,为后面的皇姑屯事件埋下了伏因。

张大帅为此还重奖了黄以声并将他提拔为少将参事,全面负责沈阳兵工厂的生产管理工作。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黄以声得到大帅的重用后,军中大佬和各方上层人物都来与他交好,在东北军中也算是小有权势的一号人物,自然要对家中人有所提携。

此时的黄家却是在黄以声出国留学期间遭了一次大难,他的父亲、大伯还有堂兄在一次去山区进货时被土匪残害,自此家道中落,等黄以声回国后才知道此事。

但是家中嫂嫂改嫁,婶婶病死,只剩下母亲和唯一的一个侄儿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甚是艰辛。

黄以声回国后就将母亲和侄儿接到沈阳居住,靠着他在兵工厂的薪金度日,虽说不上殷实,但是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后来黄以声靠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得大帅看重,不但派兵剿了土匪为他报仇,还为他置办了宅院,又亲自做媒,帮他娶了一个当地名流家的千金,自此后的生活就芝麻开花节节高,等到妻子为他诞下一儿一女后,黄家已经算得上沈阳城中的一个大户人家了。

侄儿黄大有之前与黄以声母亲相依为命,为人老实憨厚,黄以声也甚为怜爱,就想好好造就他一番,将他送到学校去读书。

但是黄大有却没有自家叔叔的读书天分,看见书就犯困,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发呆,加上性格老实木讷,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待见,反而因为长得五大三粗,经常被同学当傻子逗弄。

结果有一次被人欺负狠了,这小子就一拳给人破了相,而且他那个同学家中还颇有背景,要不是黄以声还算有些关系,怕是就此就会惹来大祸。

这下黄以声也是没法了,再不敢送他去上学,又不能让他成天在家中无所事事,就只能随了这小子的愿,送他去武馆学武。

黄大有那时也才十五岁,加上这小子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他爹在的时候还让他跟着乡下武师学过一段时间,算是有些武学底子,去了武馆后反而显露出这方面的天赋出来,没几年居然就在奉天城的众多武馆中有了些名气。

上海佣兵团》小说在线阅读_第5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智慧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上海佣兵团第5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