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他干脆就暂时息了建立空军的念头,转而向民用航空方面发展。

而此时民国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就是1930年成立的中美合营的中国航空公司,中航使用洛宁式水上飞机及史汀生式客机运营沪蓉、沪平、沪粤、渝昆等航线。

直到中原大战结束后,看到北方局势渐渐和缓,中航公司就开始考虑开辟北方航线。

闫大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己的山西民用航空与中国航空合作,开辟了天津-北平-太原的航线,下一步则考虑开辟北平到上海的航线,联通中国南北两个最重要的城市。

而此时的阳曲军营的训练靶场上,正在拿着一只弹匣与枪柄同等长度的驳壳枪摆弄的周文,可没空关心什么航空公司,他正在专心致志地不断换着手型进行瞄准射击,一会儿是手心向上,平端着驳壳枪开枪,一会儿又手心朝下,手背向上射击。

“啪……啪啪!”清脆的枪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着。

在他的身旁,妙花同样单手端着一直驳壳枪,等周文打完一个弹匣后,他才开始瞄准射击。

他两人的身后则是站着张晓平和许大成他们一群看热闹的一分队兄弟们。

“啪啪……啪啪啪!”

打完一个弹匣后,妙花邹眉说道:“这枪虽然可以连发,但是枪口跳的非常厉害,三发以后我都难压住,其他人更不可能了,我觉得还是鲁格炮兵型手枪更顺手,也更准。”

而此时,周文则是笑着说道:“师兄,你去前面看看我们两个的靶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妙花,一听就知道玄机肯定在周文刚才的射击姿势上,也不多话,大步向50米外的靶子走去,张晓平一听也来了兴趣,和几个兄弟也跟着过去一探究竟。

当妙花看到自己的靶子上只有6个弹洞,也就是说20发子丨弹丨只有6发上靶,这种情况在他身上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要知道妙花虽然200米距离上射击有先天缺陷,但是150米以内就是枪神一样的存在,就连周文和张晓平这种专业狙击手也不敢说能够稳赢他。

妙花看到自己的成绩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反而觉得很正常,也是用的是短点射,如果是长点射或是直接扣住扳机不放,也许成绩还要更差。这不是射击技术的问题,而是枪的问题。

但是,等他看见周文靶子上十几个弹洞之后,与张晓平对视一眼,知道问题的关键就是周文刚才平端手枪射击的手法了。

原来,今天周文和妙花使用的驳壳枪,就是周文前不久才从德国购买的能够连发的20响驳壳枪,也叫做毛瑟c96-m712速射驳壳枪,俗称“快慢机”。这种驳壳枪的弹匣是单独的,从枪身下方插入,弹匣容量有十发的,也有二十发的,插二十发弹匣时,弹匣伸出枪身很多,与握把基本齐平,被称为“二十响大肚匣子”。

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20响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

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该枪价格相对其他手枪较高,当手枪则尺寸太大,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西方不亮东方亮,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

在20世纪初,国内军阀混战,对军火需求量很大。而当时世界各国对中国实行枪械禁运,但手枪不在禁运之列。

因此当时毛瑟c96,以及它的该型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中国(一是经过欧洲代理商联合公司,卖给日本武器经销商和贸易公司,然后由日本销往中国。二是通过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商将驳壳枪卖给中国)

当时中国的各类军队都缺乏自动武器,所以很多精锐部队都往往配发驳壳枪,当做冲锋-枪甚至机枪使用。

驳壳枪根据型号不同,供弹方式多种多样,早期的基本都是半自动固定弹仓,现在的m712型号则采用可卸式供弹具,可连发可点射,包括10发短弹匣和20发长弹匣两种,这已经和中国步兵火力支柱的捷克式轻机枪装弹一样多,在当时的手枪界,是绝无仅有的。

最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

就是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刚才周文用的就正是这种射击方式,作为一个穿越来的军迷,他自然知道这种后世无数人耳熟能详的射击方式。

所以在连发射击时,他的成绩自然就远远超过了用传统模式端枪射击的妙花。

其实以佣兵团现在的武器构成来说,二十响驳壳枪对于步兵连来说纯属鸡肋,连发的持续性和射程都远远不如现在已经在步兵连大量装备的索米冲-锋枪,近战又没有柯尔特m1911手枪的方便快捷和威力,关键是一支德国原产驳壳枪的价格就可以买两支m1911手枪。

但是,在周文来自后世的记忆中,抗日岂能没有二十响驳壳枪。

那些传说中的抗日英雄,《平原游击队》的双枪李向阳、《亮剑》中的李云龙、魏和尚,二十响驳壳枪身上一挎,那威势、那范儿,面对小鬼子都要平添几分胆气。

而且对佣兵团来说,工兵排、通讯排、两个炮兵连、还有两个机枪连,都可以人手一支,近战防御方面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携带起来也方便。

所以周文一次性就花了三万多美金购买了两千支德国原厂m712驳壳枪,而且选择的口径统一都是9毫米。

使用9毫米手枪弹,可以和索米冲锋-枪弹药统一,减轻后勤压力。

9毫米手枪弹现在离石的弹药厂就能生产,可以大大减低部队的训练成本。

周文对妙花他们说道:“这种射击方式可能一开始不太习惯,但却是使用这种驳壳枪扫射的最佳方法,特别是面对小鬼子冲锋的时候,如果是几支驳壳枪同时射击,横向的火力覆盖面增大,近距离的杀伤效果并不比冲锋-枪差。”

张晓平几人都兴致勃勃人手拿着一支驳壳枪,开始在训练场射击起来。

要知道这些兄弟都已经是玩枪的高手,弄懂原理之后,射击的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妙花又打了一个弹匣后,望着周文啧啧称道:“师弟,你这被佛主改造过的脑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这么简单的一个射击技巧,如果你不说,我看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人能想得出来,我看可以向一支队推广训练了。”

周文点点头,正要说话,突然看见远处参谋长朱江正带着几个军官急冲冲地赶过来。

周文一看就知道是大帅那边有事,赶忙迎了上去。

上海佣兵团》小说在线阅读_第5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智慧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上海佣兵团第5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