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朱瞻基脸色古怪,他知道朱棣这番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可这话,却是帝王才能够用的……

不由的,朱瞻基点了点头。

朱棣欣慰一笑,拍拍朱瞻基的脑袋:“走,给咱们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叩头!”

神台上,太祖朱元璋的神牌位于正中,其上方是仁祖淳皇帝和淳皇后神牌,再上则是熙祖裕皇帝和裕皇后的神牌。

那是太祖的父母和祖父母,皆是追尊。

在神台两侧靠墙位置,是两排低矮一些的神台,那上面摆放着的是大明朱家殁了的宗室。

朱棣带着朱瞻基五拜三叩头后,没有起身,连带着朱瞻基也只能是乖乖的跪在地上。

朱棣盯着神台上的太祖神牌,目光流转,良久之后又是一声长叹:“爹,儿子不是不孝,为了咱们老朱家,儿子可以一直待在燕地护卫大明。若是大哥在,儿子亦不会来到这里。大哥宽仁,大明朝若是在他手上,大概也不会差,儿子呢就好好当个守边的王爷就是了,将来高炽、瞻基他们,也定会好好的守着北边。”

此时朱棣已然有些哽咽:“您当年将我们留在老家,长大后将我们赶到封地。我想您,想母亲……”

“允炆不错,可就是书读死了,大明朝的帝王能听信奸臣的话?他是要杀了我们这帮叔叔啊!儿子是逼不得已啊……”

“不过朕不是李二!朕未曾想杀了允炆,他若还活着,朕会将他荣养在老家!可进这南京城,朕没有亲眼看到他,下面人拿了具尸首给朕看,朕不全相信。所以,朕会派人去天下寻访,总不能咱们老朱家的人落魄流离……”

朱瞻基看着朱棣,一时间也不知道这一番话,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朱棣这时候深吸一口气,拉着朱瞻基一起站起身,他看着太祖神牌:“朕是永乐皇帝!朕有容人的肚量!”

一句话说完,似是有些惋惜,又有几分威严。

说完之后,朱棣就再没停留,牵着朱瞻基走出太庙大殿。

跪在殿外的群臣紧张的看着新帝走出来,心中尽皆疑惑不解。按照礼部制定的章程,新帝本是不会在太庙逗留这么长时间的。

谁也不知道朱棣在太庙里说了什么,正是因为这样,众人更想知道太庙大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朱棣并没有打算就给臣子们多少时间,依旧是牵着朱瞻基扬长而去。

奉天殿被毁,一时半会儿是修不好了。

于是今日这最后的典礼场地就落在了奉天殿后面的华盖殿。

还是乌泱泱的一群人。

宗室离着皇帝最近。三品以上官员,分文武入殿位居左右,余下的在京官员,就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排到了殿门外面。

随着朱棣入殿,有钟鼓乐声响起。

朱棣身上的孝服被宫女脱下,一整套帝王衮服换上。帝冕上的十二根旒遮蔽了朱棣的脸颊,让群臣看不清晰帝王容貌。

朱棣牵着朱瞻基,从殿门走入殿内,直到群臣班列前端,这时候朱瞻基本想松手走到一旁朱高炽和母亲张氏身边。

然而朱瞻基小手刚一用力,却被朱棣手上更大的力气握住。一旁离着最近的徐氏,立马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一急不由看了群臣一眼。

朱瞻基已经明白自己这位爷爷,接下来究竟要干什么。

他就是要让大明朝的臣子们知道,你们说的规矩那是你们需要守的,大明朝的帝王不用守你们定的规矩!

就只是今日朱棣这两次行为,大臣们就该知道,往后他们就只有乖乖做好本分的事情,皇帝想要干什么他们管不了。

文官前列的解缙几次想要冲出来,却都被身边的黄淮等人拉住。

今天虽然是燕王登基的日子,但朱棣可不会介意今天出现流血事件。甚至可以说,新帝今天一直在等着,等着看谁会跳出来找事。

朱棣牵着朱瞻基停留了片刻,见无人上前阻拦,不由露出一丝失望。最后只得是牵着朱瞻基走到御座前,面对群臣:“你们都很好,都是朱家的好臣子,都是大明朝的好臣子!”

一句话说完,朱棣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朱瞻基抱到御座上,然后自己才安稳坐下。

一旁礼部的官员立马拿出一份诏书宣读,接着便是以新帝永乐皇帝的名义,颁布圣旨对靖难之役的群臣一一封赏。

“这就是大明!”

“这就是咱们家的大明江山!”

礼部官员的嗓门很大,朱棣拉着朱瞻基小声的说了两句。

“好好的学着,好好的长大,咱们大明终究要交到你们的肩上!”

朱瞻基默不作声,他自己现在只不过三五岁的孩子,就算是想干些什么……

也干不了!

他心中很清楚,自己脑袋里现在还保存着的那些记忆,并不能在此时变现。

未来,如朱棣所说,等他长大之后才是有所做为的时候。

不过……

未来可期!

匆匆一十四年,一晃而过。

大明朝太大,大到远离帝国腹地的百姓,都不知道皇帝已经换了一个。

靖难之役所带来的影响,最终被局限在中原地带,就是从北京城到南京城这段距离。大明朝的赋税之地江南诸省并未受到多大的波及。

战乱之地也因为朝廷的治理,逐渐从影响中走出来。当大明朝从内乱之中走出来后,周边的邻居们就再次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

一如既往。

永乐八年,朱棣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征。

永乐十一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大漠。

两次北征皆胜,却也所费不小,国库难以为继。若非这些年有已经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在,只怕是大明朝当真就要破产了。

然而,朱棣北征之心却从未停歇过。或许,从他成为大明朝的帝王后,北征就是他一直需要做的事情。不过也确实如此,哪怕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也是在北征的路上……

朝廷里每日都很忙,大人物们一言而决,就能让一州一府之地颤栗,也能让一地百姓歌功颂德。

老百姓们的日子,依旧是如流水一般地过着,只要城头上的大明王旗未曾落下,谁也不会去感叹世道凄凉。

秦淮河畔,纵使是靖难之役时,那声声入耳扣人心弦的歌声也未曾歇下,更不要说如今这太平盛世了。

歌者的声音更大,舞者的腰肢更软,妓子的床头更低。

就算是天爷爷来了,也得先打赏一枚碎银子,方才能进到那朦胧温柔乡里。

南京城,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将当年烽火化作莺莺细语。

皇城西门旁,平时供宫中下人进出的小门悄悄地开出一道缝隙,两条人影从里而外滑出,转瞬间就混入到皇城在的人群中。

“您下次能不能不要带着属下了?”人群中,一名腰佩长刀的男子小声地嘀咕着。

朱瞻基嘿嘿一笑,转头看向张天:“谁让咱俩亲近呢?有什么好事,可不都想着你了。”

方才从宫中偷跑出来,正是朱瞻基二人。而这张天,正是当年在南京城外为朱瞻基挡箭的护卫,如今张天也果然如张氏当年所言,一直就在朱瞻基身边作为亲卫。

张天脸色更是难看,几度吐息后说:“太孙,您哪次不是说有好事?可每次回宫,都是属下挨陛下的骂。说不得这次回去,陛下就要给属下的脑袋砍了……”

你们不懂朕!》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海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们不懂朕!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