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若是从未听闻过尉迟乙僧的人来答,大都会觉得这幅画出自吴道子之手。
果然,阮京看了冯程儒一眼,
除了冯程儒,其他两人都答对了。
虽然这个结果令阮京感到意外,听闻吴道子之名的人众多,但认识尉迟乙僧的人少之又少。
“说是原作的原因是因为,尉迟乙僧的作品根据最近文化院的最新研究显示,还深埋在西域三十六古国中,并未有人发掘出来,现在传世的作品均为后代仿作。”
“虽然这幅画也是唐代作品,但是作者是唐代的一位无名宫廷画师,于唐代皇宫中,具体已经不可考证。”
尉迟乙僧的作品所使用的于阗技法,特点鲜明。
极具有阗佛教绘画独有的特征。
眼前这幅画就是如此,这位仿照画家非常敬业。
不只是临摹出了原作中菩萨像的神圣,还使用了铁红晕染的画法,因为岁月的流逝,能够清晰地看到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
“简而言之,这是一幅真正的珍品!价值在千万之上,甚至可以说已经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了。”
阮京满是赞叹,对这幅画爱不释手。
聪慧如陈子琪自然也看出来了,她适时地开口道。
“阮先生,爷爷说了,这幅画就是我陈家加入科考队的诚意,证明苗岭先生对幼泽文化的了解。珍宝自然要珍藏在国家的博物馆中,供最出色的院士研究历史才是。”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若是这番话出自冯程儒嘴里他少不得要怼一番。
话说的漂亮,不过现在的鉴赏家,十个里一个都不会愿意轻易地交出自己的藏品。
阮京满意地点点头,哪怕是奉承也听得舒舒服服。
“嗯,很好。这幅画定然能够为西域佛学的研究带来进展,西域的宗教一直都是未解之谜。”
然后他看了眼手中的纸,再抬头看向面色各异的三人。
“我详细你们心里也对结果有所了解了,苗君和赵刚,你们都答出了作者尉迟乙僧,描述不够详尽,算是平手。”
末了,他又鼓励似地说道。
“不过你们年龄都不大,能够这般见识实属难得。”
冯程儒的脸色就和吃了苍蝇一般,这不是变相的说他见识短浅吗?
“平手的话,那还得再需家主定夺一番。”
韩虞刚刚说完,李静斋就摆了摆手。
“我对继承权没有任何兴趣,这次也是因为恩师对幼泽文化颇感兴趣,才愿随我前来。这个机会还是给二哥吧,我还是喜欢在山野间和恩师一起作画。”
李静斋一双眼清澈明亮,当着看不出丝毫争夺名利之心。
“好小子,二哥没有白疼你!”
李秋白大喜,他揽过李静斋,心中感动不已。
李柔榛也不恼,她此时陪在冯程儒旁边轻声安慰着。
“没事的,程儒,都是你不了解的方面,西域你本来就不擅长。”
“输了就是输了,我冯程儒还不至于那么小心眼。”
嘴上说着,冯程儒的神色却丝毫没有释怀的意思。
自己已经败在赵刚手下两次!
这个小城市出生的人是开挂了吗?怎么见识如此丰富?
别说是他,现在赵刚也有点怀疑自己的人生了。
他这些认识的东西,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王浩的熏陶,王浩虽然说不让他接触古董行业,但是并不排斥赵刚每次来王浩的家里接触文献。
本以为王浩给他看的东西不过是冰山一角,也都是些大众皆知的东西。
但越随着接触的越多,赵刚愈发发现在这十多年里,自己积攒出来的知识面堪称可怕,远远地超越了同龄人。
他第一次对自己发小王浩的固有印象产生了怀疑。
赵刚心绪复杂,眼神闪烁不定。
回想起来的话疑点其实不少,只是因为他习惯了在王浩塑造的形象下。
王浩家里遍布的珍藏和典籍,丰富的文献上到商周下到民国时期均有,赵刚看的书都是王浩的。
那些珍藏赵刚不知道价格,在看了书后才能猜出些许。
但王浩总是给他打马虎眼,要不说是仿品。
他的古董店也,经常往外跑。
其中王浩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西域,在赵刚的记忆中,一年最少都会去两三次,每次回来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失望。
直到他失踪前的一个月,王浩再次从西域回来,那一次他的眼里透着压抑不住的狂喜。
接着,他那一个月和疯魔了一般,整天泡在家里,嘴里念念叨叨着苦夷二字。
他失踪的那一天赵刚恰好不在家。
那天赵刚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直接去王浩家里了,原本以为他还在书桌面前钻研,但是没想到,屋子里空空如也,赵刚当时找遍了整个房间,也不见人。
过了很久,王浩也没有回来,从此便消失在了赵刚的生活中。
用爸爸的话说:“不指望你和王浩一样,一天天的除了抱着自己古董啥都不晓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疯魔了呢!你可千万不要向他一样啊。”
当时赵刚还跟着调侃了两句,说赵见深根本不懂得古玩的乐趣。
一幕幕回荡在脑海里,想起那些年和王浩一起玩耍,一起在古书中探寻古玩的奥秘的情景,赵刚有些恍惚。
赵刚的爸爸常年不在家,所以在家的时候,赵刚都是和这位小伙伴一起长大的。
赵刚和王浩,不是手足,却胜似亲兄弟。
在回想着那些年和王浩一起打趣的日子,而眼前众人谈笑风生。
“日后还希望两位院士多多关照了,只要你们需要的,我李秋白定当全力以赴。”
李秋白恭敬地说道。
以后还得仰仗这两位大佬。
阮京也清楚李家的目的,说出了李秋白最想听到的话。
“等到这次科考队伍从幼泽回来,你就抽空来京城一趟吧,刚好最近各大博物馆都想要联合起来,一起朝着创商品。”
“现在正在研究各种创意创的销售等事宜都要靠你李家了。”
李秋白大喜过望。
能够接手这单生意利润肯定不薄,但是和接触京城各大人物比起来,钱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借着这个机会,李家打开京城的古董圈市场难度大大减少,靠着古董圈认识更多的任务,不断地向上攀升。
这等于给了李家一个扶摇直上的机会。
“多谢两位院士!”
“不用客气,都是你李家争取的结果。”
阮京客套地说道。
李秋白脸上掩饰不住地狂喜,目光投向了发懵的赵刚,开口喊了他一声。
赵刚才回过神来。
“赵兄弟,这次多谢了!接下来的科考项目我就不参与了,我先跟着韩叔去见父亲。”
李秋白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上位者的气势。
赵刚收起复杂的思绪,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没事,这都是我应当做的。”
李秋白冲着赵刚竖了个大拇指,眼里的赞赏掩饰不住。
选择赵刚是他没办法下的巧合,没想到居然还赌对了!
韩虞也告罪一声。
“两位院士选定了人选,接下来的事情就全权由诸位决定了。”
说着,他带着李秋白离开了。
等再回来,这李家的少主人就要改变了!
剩下的人纷纷坐下,围着长条桌子坐成了一圈,周围都是各种幼泽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