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他叫白玉森,是苏杭一代的鉴赏名家,对雕刻、书画方面颇有建树,我辛苦把他从江南请来,结果一转身,投入了我哥麾下,真是看走了眼!”

“忙活了几天,结果是为别人作了嫁衣,这口气,到现在我都没咽下去。”

难怪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是怕被刨了墙角啊。

赵刚有些感叹,这上流社会的生活也不怎么好过,亲兄弟都能这般争斗。

想到自己大伯赵锦年和自己家不对付的样子,赵刚更是深深叹了口气。

这时,李佳明和两位院士已经聊完了,也就轮到了李秋白。

在李家,他总被自己大哥压了一头,凡事都要比大哥矮上一点。

这点事在他心里已经不平很久了。

“走吧,我带你见见两位院士。”

李秋白压着心里的火,露出了和曦的笑容,先走上前,恭敬地轻弯腰道。

“两位院士,久仰威名,我是李家的李秋白,百闻不如一见啊,今日终于得见二位了。”

说着,他伸出了自己的手,分别和两人握了握。

赵刚跟在身后,也象征性地鞠了一躬,他知道两人对他没兴趣,也没上去瞎凑合。

钟北山和阮京是什么人,京城文化院的院士,也确实没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赵刚。

“嗯,你好。”

钟北山点了点头,粗声粗气回了一声。

阮京则声音温和,举手投足落落大方,笑道。

“李公子不必如此客气,听闻李家便是你找到的幼泽遗物最多。有劳了。”

“哪里哪里。”李秋白也跟着客套。

都是些简单的场面话,赵刚有些心不在焉,忍不住观察着眼前的两位院士。

光看钟北山那双手,就知道是做鉴宝的手。

食指和拇指上老茧颇厚,伤痕颇多,细细密密伤痕遍布,平日里绝对没少接触、修复文物,这都是日积月累的伤。

而阮京的手,老茧和伤痕一样。

但习武的赵刚看出了此人不凡,脚步稳健、扎实,日常的踏步间也固定步伐,显然是日积月累联系步伐形成的。

额头青筋微暴起,一双眼炯炯有神。

这功夫,赵刚自知肯定比自己强。

虽然奇怪,但联想他们的宗派就能理解。

华夏将倒斗分为四派,发丘、搬山、卸岭、摸金。

四派各司其职,遵守的规定、使用的方法均不一样。

发丘一脉擅分金定穴,擅长寻找墓穴所在,古时多与官府合作,现代考古队伍中这一脉传人不少,不轻易出手。

摸金和发丘相似却不同,擅长以星象、风水定墓穴,行事谨慎,喜好独来独往,对行规最为遵守。

搬山一脉擅长机关,粗通风水,多为道士扮相,独自游走,真正的只为求财,不求手段。

最后的卸岭一脉,擅阵法,古时介于倒斗和绿林之间,多是力大无穷、武功高强之人,嗅觉极灵敏。

两人宗门不同,各有各的本事,遵守规矩不同,甚至追求都不相同。

现在却为了同一个项目聚集在一起,窥一斑可见全豹,这次的项目究竟有多不容易。

这些资料还是来时赵刚恶补的,身为正儿八经的鉴宝人,他对这些倒斗的流派早有耳闻,却不了解。

现在看到了真人,还是宗师,他好奇的不行。

若要他选一个喜欢的流派,那必然还是摸金校尉,毕竟看的小说故事多了,也多了几分感情色彩。

客套结束,两位院士走到了大厅中央,身后和周围站满了等待的人。

看着几张桌子上悉心摆放好的文物,他们也不着急查看,而是在等待什么。

不多时,便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到了,抱着一本文件夹,急匆匆地从后院走进了大厅。

赵刚依稀可以看到后院高高的屋顶,似乎是座豪华住所。

来人是李家的老管家,跟了李家二十余年,一直是家主的代名词,看到他出现,所有李家子弟都紧张了起来。

管家大步走到两位院士身旁,先是道歉。

“实在抱歉,家主身体不见好转,今天恐怕是不能亲自到场了,只能由我代为传话。”

“没事,身体重要,况且早闻李定军先生身体抱养,还望多多注意。”

阮京拱了拱手,钟北山只是微微点头。

赵刚也看不出来两位院士的脸上有什么起伏。

“多谢理解,那么我先来给大家代宣布一下家主的决定,请各位务必认真听,并且严格遵守。”

管家向两人道歉后,严肃表情看向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次由两位院士联手推动的大项目牵连甚广,不容有失。我,指李定军先生,知道李家子弟都想参与,但关系重大,只有最出色的子弟和他的鉴定师才能参与进来。”

“所以,特此进行一场比试。由两位院士于我李家今日特意新购入的藏品中挑选两件,作为题目。”

“解析最完美的鉴定师所属李家子弟获准资格。”

这话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家都对自己带来的鉴定师有把握,但是也担忧两位院士究竟会带来什么藏品作为题目,这个不可控啊。

说完,管家便出示了李定军的签名盖章文件,一边带着两位院士去挑选藏品,一边走还不忘记给院士吹嘘李定军的藏品。

居然还有比试?想不到居然这么不简单。

赵刚挑了挑眉,也大致明白了为什么李家人都那么拼了,这不只是一个项目,说是继承权竞争都可以了。

看李定军的样子,也没几年可活了多半。

否则怎会忍心把自己的江山交给一群还没成熟的年轻后辈。

李秋白在看三人离开后,便凑近赵刚,严肃地说道。

“这次一定要赢,不能输。哪怕不能夺得魁首,也要进入科考队伍中!”

“不是说只要一个子弟吗?”

赵刚有些疑惑。

“话是那么说,但是这么庞大的科考队伍,不会只要一两个人,只要你够出色,必能被看上。”

李秋白的话在赵刚心里一震。

人如果有实力的话,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重视。

“我李家这一代一共子弟十四人,九个旁系不用在意,谅他们也找不到什么出色的鉴赏师,你要注意的有四个人。”

李秋白说着,一一指了那四人,和他们身边的鉴赏名家。

李佳明,李家长子,年龄二十八,实权最大,竞争力也最强,带来了三位鉴赏名家。

白玉森,苏杭一代的鉴赏名家,对雕刻、书画方面颇有建树。

昌非,瓷器鉴赏名家。

方鸠,青铜器鉴赏名家。

三个人都是不同方面的专家,从这一点来说,李佳明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李秋冬,李家三子,年龄二十二,只比李秋白小一岁,和名字相反,他热情活跃,常年在国外学声乐。

请了国外名家,黄发蓝眼的白人安格斯,对西方中世纪的古物研究颇深,对国内文物略有涉猎。

李柔榛,李家四女儿,年龄二十,外貌艳丽,长了一双极魅惑的桃花眼。

她身边跟着的是从京城来的一位年轻人。

“他你要格外注意,是京城大家冯冀的孙子,是我小妹的男朋友,和你一样,是极其出色的青年鉴赏名家。”

李秋白在介绍这个青年时,语气凝重,透露出的重视丝毫不低于李佳明请来的三位大师。

青年叫冯盛儒,不同于文质彬彬的名字,理着一头狂乱的发型,用够多的发胶塑造成飞机头,甚至还画着眼线。

笑起来都带着几分邪气。

消失的眼睛》小说在线阅读_第6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湖仙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消失的眼睛第6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