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所以夫差脸上也是一脸荣光,似乎所有的忧虑与愁闷皆因西施的这一确菊花羹而一

扫而去。

当然如此美妙的菊花羹也只有像西施这般国色天香之人献上才会有如此不凡的滋味,若是换了它人,吴王夫差怕是连尝一尝的兴致都没有,更别提如此赞溢之词了。

“王上喜欢就好,我们此时已驻晋国黄池,想来王上所忧当是黄池之会的演兵了,可妾身却不能替王上分忧解难,只能做一点小玩艺让王上心里舒服一些,到让王上见笑了。”

西施也是十分谦虚,对于吴王的衷爱与赞溢从来了不敢持宠而骄,反而处处显得谦卑恭让,体现着温柔女子的相夫之德。

“王妃过虑了,其实本王得鬼谷先生七行兵演之图,此时我吴国二万精兵已是十分精良,想来若是列国战场之上,不会再有对手。

七行之兵依七色布置为七路,本王只需手持七色之旗,就可以遥控制二万精兵,而七色若是各分一色,自然十分明显,利于己方分辨阵法变化,可七色融成七路大军汇集一起,无论任何变化都有如不变一样,又可以让敌对方迷惑。

这七色是世人所能看见的基本颜色,可成世间万般变化之色,只要指挥得当,这七行大阵可以应对来敌任何变幻,所有变换都不出我方变幻之外,而我方变幻却又有如不变,敌方无从应对。

所以本王并不会因此而忧虑。”

夫差还是略为向西施解释了此时吴国所出二万兵甲所布之阵的变化特点,若说世间七色向来不会让人心有偏见,七色各有所爱之人。

若与世间其它以七为数之物的来说,七色是最适合世人解道之色,七色可幻化万般颜色,而且七色也不分彼此,七色分色,七色合可变成万千色,任何一种颜色都受人喜欢也缺一不可。

红色代表着鲜红的血,像征着热情与希望。

黄色是秋天的颜色,同时也是收获的颜色,十分明亮耀目;

橙色较之黄色要浅,也更随和,像是秋而不秋,又像是明而未明,让人观之有种似是而非的朦胧之感。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带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怯寒来暖,代表着世间一切会重新开始,焕然一新,这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大部分草木的颜色,而草木的常绿,也让人会有一种期盼。

青色,是青草的颜色,草木一春,人生一世,青也代表着人之年少之时,蓬勃发展,像夏天的所有生灵一样,总是活跃一时,青色代表着精力的充沛,也代表着生命的高峰。

蓝色是天之色,也是水之色,总是那遥远,像天之高与水之深一样,让人远而敬之,完全像人之梦一般,总是充满了蓝色,在蓝色的天空之中,人可以有无限的瑕想,而蓝色就代表着人的梦想,代表着人向往深远的梦想。

紫色是一种介于青绿蓝之间的颜色,所以总是让人难与捉摸,自身带着一股神秘与幽远,有如深涧之中的幽兰一样,让人求之不得,可却幽香飘远,让人无法忘怀。

七色各有所优,也各有所爱,可世间七味,人世七情就不一样子。

这就是人,若把七味换作七色,恐怕世人也是如此不会乐好嫌恶,酸甜苦辣也都无人嫌弃了。

可若把七色换成七味,那世人又会像独好甘甜之味,而嫌弃其它颜色了。

“王上既然不为黄池之会而忧,定然是为越国而忧,或者是为前相国伍大人所忧心了。”

西施毕竟是聪慧之人,其实之所以说黄池之会,也非是她不明白夫差之忧。

对于夫差这种义气当先而且也十分豪爽之人来说不会惧于生死,也不会惧于兵败,惧于一时胜负,只会因为国事,或者是难与释怀的义气之心而忧。

她之所以先提黄池之会,只是想让夫差主动说起,而不是让她提及。

许多时候太过聪明的体贴未必会让人舒服,反而会让人生畏,可婉转一点,变得笨拙一点的女人才更让人心动。

“不错,爱妃不仅是本王的贤妻也是本王的红颜知己,知道本王忧虑所在。

此次出师北伐与列国争霸,虽然可以实现我历代吴国君王兴盛吴国,北上称霸之愿,可也留下隐患。

伍相国当年与父王君臣之谊本受列国传颂,只是不想到了本王,却因越国勾践与范蠡之事闹得君臣如此收场,实在是本王不愿看到之事。

本王心中有愧,也愧对父王。”

夫差说完也是叹了一口声,对于伍子胥的自绝,他也是未尝想过之事。

伍子胥虽然自绝之时也口出狂言,让他一段时日以来十分愤怒,可细细想之,又觉得伍子胥实是为了吴国,而非只是为了一己之愿。

(伍子胥死时曾要把他的人头挂于吴都城门,他要在死后看着吴国如何被越国所灭,吴都如何被越国勾践所破,这也是因伍子胥性格所致。虽然伍子胥是贤名远扬之人,后人也时下分推崇,可他掘坟鞭尸还有死后的遗言也是让人诟病,说明其胸怀还是不够宽阔,难与入圣,非是在下在此书之中有意贬损于他。)

而再想当年吴王阖闾得伍子胥辅助,吴国慢慢才开始真正的走向强大。

甚至于此时的吴都梅里,也是当年伍子胥亲自设计并主持修造。

而吴都因为水陆皆通,再开垦四面荒野,成为沃土,再打破原本吴国规矩,接收四面八方的流落难民,让这些人成为吴国新的百姓,化解了世族专权的吴国朝政,带给了吴都新的生机。

再大兴水利土木,让百姓真正得利,经过这数十年的君臣努力,此时的吴都不仅城防坚固,而且百姓富足,比之任何中原大城也毫不逊色。

这些不得不说都是相国伍子胥的功劳。

可为了北上争霸,夫差不得不行仁义之举,放了勾践与范蠡,也因此与伍子胥政见相背。

伍子胥虽然人老固执,但其心忠义,作为当年吴王阖闾留下的三位顾命大臣,这些年来也一直忠心于夫差,忠于吴国,尽心尽力。

他所防范的还是越国,他觉得越王勾践与范蠡这几年来受尽凌辱而不动生色,其心有异,必是抱着将来大举反攻之心。

若此时放了勾践与范蠡必成将来吴国大患。

可夫差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一次北主称霸的机会呢?

而且若一列国想称霸于其它诸侯列国除了国力雄厚,兵甲霸于列国之外,还要以德服人,这一点夫差十分清楚。

若说不放勾践与范蠡,列国就会以此嘲笑吴国真的礼崩乐坏,不讲求礼遇。

(在春秋之时,对于国君一般是不能斩杀生的,而勾践卧薪尝胆其实也是发生在回到越国后三年,此书因为把时间线压缩,集中叙述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所以就不突出卧薪尝胆了,只是从一个侧面比较夫差与勾践两人,依历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来论,历史上对勾践的正面评判以及对夫差的负面评判,其实并不客观。

就包括越王勾践最后灭了吴国,可还是用了十分卑鄙的手段,就是把渚过的小麦种子卖给吴国,导致吴国第二年大面积欠收,为救济百姓至吴国国库空虚,而勾践则趁吴国百姓灾难之时出兵攻吴,实是非常卑鄙的做法,为人所不耻。)

闯荡风云战沙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5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暗夜三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闯荡风云战沙场第15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