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将来吴国之势一切都还在吴王手中,吴王如何决策,关乎楚国运势。

当然在下也想来看看施子姐姐,对姐姐亲口说声谢谢。”

王禅说到最后,还是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妾身谢先生关心,不知先生以为吴国将来之势又会如何呢?

依先生之能,当能卜算到吴国将来的会是什么形势?”

墙外响起了脚步声,西施与王禅此时又回到现实的世界里,不再纠缠于那一段未了之情。

“天机不可泄露,或许会如西妃娘娘所愿,一切皆还未可有定数。”

王禅嘿嘿一笑,笑得十分爽朗。

此时院门推开,进来的却是吴王,独身一人。

王禅与西施一见,相视一笑,都站起身来作揖行礼。

“爱妃与鬼谷先生商谈国事,本王到也有些兴趣,快些请坐。”

吴王话毕,青苹与青裳也斟好茶送了过来一起对着吴王行礼。

“两位公主既然也在,不如一同坐坐,听鬼谷先生谈一谈天下大势,想来楚王之所以让两位公主随鬼谷先生出使列国,也是对两位公主的信任,不必见了本王有什么忌讳,而且本王此时只是布衣,有若当年初见鬼谷先生一样,大家都是朋友。”

吴王此时便衣出行,未带任何护卫侍从,到像是一个客人,并非是这一国之君王。

吴王话说完,王禅也是对着两位公主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并不忌讳两人。

两人一看这才缓缓坐下,并为吴王三人斟着茶水。

“爱妃,刚才先生所言吴国将来之势,不知爱妃是否明白,本王这几日头脑愚钝,却是有些不明白。”

“王上,妾身对于国事不甚了解,王上都有不解,妾身又如何能解,只是先生所言,到让妾身欢喜,若能如妾身所愿,想来也会是王上所愿,只是世事难料,还是不如让先生再详说详说。”

王禅一听,看了看吴王夫差,脸上淡然一笑道:“王上想听的无非是吴国是否有称霸中原之机,依在下看来,百年之内列国之中无任何一国有机会,一统之机尚未显现。

欲筑高台,先筑其基。

一统中原,自然非只是兵力强盛的结果,还需有天时与地利人和之助。

当年大周之所以能取商而代之,先有人和,后有天时,再得地利。

而且还有一个不可缺失的原因就是商之朽梏,就像一棵树一样,像人到了暮得,就会衰老一样。

至于将来大势,一统是必然之果,任何列国都会消灭。

这是分合之道,也只有这样,世间百姓也才会得以安息。

想来如此也算是大同之势,王上虽然是吴国王上,但也是天子臣民,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吧。”

夫差一听,有些沉默,见大家都看着他,也只能一笑。

他并没有听出王禅对于吴国的肯定,也就是说就算此时不仅吴国没有一统的机会,甚至其它国家也没有,这对于一向雄心壮志的夫差来说,无疑也算一个不小的打击。

“有先生如此推断,本王也就放心了,本王一直还在为吴国而忧,如此看来,吴国当没有生存之危机。

我吴国虽然是最早的大周封国,可却一直偏居江南,少受中原影响,以致民生落后,经几代吴王先祖努力,这才有现如今吴国之势。

如同先生之论,欲筑高台,先筑其基,我世代吴国王族皆应以此为准则,筑基夯本,或许它年也会有一统之机。”

王禅一听,嘿嘿一笑看了看夫差道:“王上能有此想法,实是吴国百姓之福。

道有言,月盈则亏,水满招损,识势而知足,这是为人之本,也是治国之理。

若不识势,就会逆势而行,不得善终,知势知己,量力而行,知足而乐。

当年商末之时,那时大周得天下之势,所以可以夺商之天下,以安天下百姓,得天下百姓之心。

现如今虽天子势弱,可列国之中无敢有违天子之威者,都齐尊天子,复礼倡道,若不尊天子,势必招来其它列国讨伐。

吴国将来如何,还看王上如何谋略了。”

王禅再次解释其理,总的意思就是识势知足。

这看似十分简单,世人却往往很难真正做到,以至于与势相违,不合时宜。

当年大周也只是商之诸侯,若不识势,那么就会妄费时机,正是当年周文王识得天下大势,才兴兵讨伐商汤。

在外人看来是不知足,而在明白人眼中,这才是知足的表现。

而这只是十分极少的例子,大部分世人皆是即不识得时势,也没有自知之明,稍一取得小小成功,或者荣耀,就会自负了得,而不知足,作出有违时势之事,反而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这里所讲的知足,非是一味知足,而是有前提条件,那就是识势与知己。

就世人来言,也是一样,许多世人谋事先成功后失败,其原因就是因为一开妱的成功,是时与势合,可当成功之后又会让世人不识势也不知己,最后不满足于现状,而追求不符合自己的荣华与富贵,追求更高的成功,才会因此而反而受损。

(这里把道德经里的知足常乐作了一个注解,并非道家让人不思进取,而是懂得审时度势,知己知彼。

许多企业其实就是因此而败亡的,在时势之下许多房地产赚了不少钱,可他们却看不清形势,以为自己真有赚钱的本事,而不知足,会盲目的扩张,结果时势一变,最后的结局显而易见。

而举大周的例子却正好相反,是让人积极进取,因为若时势有利,你若满足于现状,那反而是有违天道之事。

以读书来论,若你能考一百分,你却知足,觉得六十分就可以了,那并非道家所言的知足常乐,而若你只有考六十分的本事,你却妄想考一百分,那就会让自己陷入困局,最后甚至于六十分都考不了。

许多人以为道家思想的无为是不进取,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并非真正的领悟道家思想。

如同一棵树,只要得天时与地利,若是不向上长,那才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若是一棵歪脖子树,那么再长只会倒得越快。

只是个人诠释,仅供读者参酌。)

王禅之所以详释于此,也是对于吴国将来之势的一点忠告,而他却并不明说,其目的就是要让夫差自己领悟。

“先生所说不差,我吴国本是大周王族,自始祖以来皆尊周奉周,只是这些年来到疏忽了,待明日本王朝会之时,会特派使臣出使大周,以尊周天子,免得让世人觉得我吴国礼崩乐坏,不识天子之威势,而失了民心。”

夫差终归还是有些悟性,自公子光,也就是他的父亲弑弟夺位以来,列国都觉得吴国礼崩乐坏。

其原因是因为吴国一直就是周之王族,当年太伯本是姬姓王族,却为了让当时的文王父亲继承周统,而与其另外一个弟弟远遁吴地,建立吴国,其德受世人传颂。

闯荡风云战沙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9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暗夜三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闯荡风云战沙场第9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