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老夫说啊!这就是成长,就是明君风范,大唐日后可期,咱们可以放心了。”
老怀安慰的狄仁杰,美滋滋的饮了一口茶,随即躺在躺椅上,怡然自得的样子,看的一旁的秦睿、岑长倩直翻白眼。
要是让外面的人看到,国老打秋风的“嘚瑟”的样子,一定会惊掉下巴的。
“国老,你可是高宗皇帝的嫡系,要不然也不会得到那半枚令符,可他唯一在世的女儿死了,你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
对于秦睿的“攻讦”狄仁杰一点都不在乎,反而淡淡的回了一句:“另一半,不是也在你手里吗?也没见你手下留情。”
“能一样吗?我的那个,是先父传给我的,先帝的嫡系是家父,不是我。”,秦睿立马回怼了一句。
这话没错,现在外面的人,不少都在议论秦睿的出身问题。按照规矩,勋贵的子弟,都会受到蒙荫,这是大伙在入仕之前,都会得到的。
秦家世代为将,且都是天子的近臣,秦睿受赏一个校尉,一点都不为过。可这并不代表,秦睿是高宗的心腹,要知道弘道年间时,他还仅仅是个小校。
如果非要扯上一点的话,那就只有这个校尉官职,与高宗有些关系。
而且,为了让李唐,他这一辈子,从来没享受过自己的人生,几十年来,日日夜夜都生活在无尽的算计和危险中。
好不容易把皇帝将就大了,可以挑打量了,这已经是对李唐最大的回报了。至于太平公主,她是自己找死,跟老子有个毛关系。
都他妈造反了,还一而再,再而三的留着她,天子和国家的尊严何在。皇帝收拾张锡、刘宪就对了,为了自己升官,在暗地里对当朝第一重臣攻讦。
皇帝要是能留下他,那才是忘了自己是怎么坐上龙椅的。
“行了,老夫明白,你对高宗皇帝的作为,不怎么赞同,说的大逆不道一点,就是看不起。”
“可你不得不承认,高宗也算是一代雄主,我们不能否定,他对大唐的贡献,不是吗?”
狄仁杰了解秦睿,那是个重情义,讲交情的人,对于高宗的杀兄骗父,当然看不起。如果把他与其父,调换位置,估计这小子真敢把乾坤颠倒,将事拧回来。
可历史没有如果,高宗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甚至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比历史上很多君主都成功。
而秦睿,也无疑是历代人臣的典范,即便有上沾了不少鲜血,但狄仁杰相信,瑕不掩瑜,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哎,利见,岑義最小之女,名岑瑗,年以及笄,还没有婚配。许给你儿子,怎么样?”
老头们虽然致仕了,但耳力却不差,他们可是听说寿成长公主,正在还选儿媳妇呢!今儿主要也是为了此事,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岑家有女,那为什么便宜外人呢?
秦家是当朝第一勋贵,且子嗣单薄,就算秦睿四兄弟的儿女都加在一起,没有过一掌之数。秦峯又是秦睿的独子,当朝最年轻的从三品大员,能干,人又不小气,一表人才啊。
岑義看上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碍于身份地位的原因,一直都没敢张嘴。现在长公主到处张罗着,生怕心目中的乘龙快婿被抢走的岑尚书,又拉不下脸来,只能求到两位得到望重的伯父。
“岑義之女?”,洪熙元年,岑義从就一直担任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二十年来从无过失,江湖人称岑抠门。
不管是谁从国库掏钱,干什么,都别想多拿一个铜板,否则一定被喷死。最怕他的是王孝杰,秦睿就曾看到,因为兵部的钱花多了,岑義拿着绳子去兵部大堂上吊。
非得让王孝杰把预算搞准了,否则以后就别想从户部得到一个铜板。王孝杰是什么脾气,当然不可能惯着他,要不是秦睿恰巧经过,事就闹大了。
这家伙不敢自己或者让夫人来,就怕他的小气劲儿,惹得长公主不满,到时候不仅谈不成,更是没得老连了。
“岑義不错,持家有方,相信他的家教也能不错,女儿也一定是会过日子的。行,就这么定了!”
“你不问问长公主?”,岑长倩挑着眉头问了一句。
“问她干嘛?由着她性子过一辈子了,这事我还不能做主。”,话毕,秦睿便吩咐下人,给岑義下个帖子,请他们夫妇到府一叙。
ll秦峯的婚事,就这么在三辅臣的闲谈中敲定,虽然李淑有些看不上岑義小家子的气度,但丈夫把话都说了,她也只能认了,同意了这桩婚事。
但不得不说,女人都是善变的,看到岑瑗可人的小脸,及会哄人的小嘴后,态度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准婆媳关系火速升温。
不仅把压箱底的首饰,统统送给了她,更是隔三差五的带着进宫,与皇后-秦曦,联络感情。
岑家斩获秦家少夫人的头衔,让不少想与秦家联姻的勋贵,心情低落,且情绪暴躁,他们不敢对秦睿怎么样,但对上岑抠门就无所谓了。
不过,不管大伙明着嘲讽,还是暗地里挤兑,岑義都不在乎,毕竟他为女儿着了一个,最好的归宿,一辈子高枕无忧,不必在夫家受气。
谁都知道,从秦琼这一代开始,秦家一直都是一夫一妻制,从没人纳过小妾,更没人养过外室,且府中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夫人说了算。
这才是岑義选择秦家的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爱慕秦家的权势,作为户部尚书,朝廷的重要部员之一,他没有拿女儿去换权势。
而这场婚事中,最不满意的,要属于被从松州召回来的秦峯,他在松州,厉兵秣马多年,都准备扫荡对面叫嚣的吐蕃蛮子了。
箭都上衔了,兵部的一道调令,硬生生的让他憋了回去。忍了一肚子的秦峯,先是参了兵部尚书-黑齿俊一本,其误了军国大事,坏了皇帝的宏伟计划。
可李重润也仅仅是耸了耸肩膀,告诉自己的表弟,兵部尚书在他的老爹-秦睿面前,永远都是当年那个小小的中郎将,根本没有转还的余地。
秦峯要是想发泄脾气,还是回府找自己父亲好了。当然,李重润是不会告诉他,朝廷的准备还没有齐全,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准备。
“爹,这是什么时候,别人不知道,您好不知道吗?”
“陛下即将发动,第三次对吐蕃的战事,而且是全面的战争,儿子作为松州的主将,即将出任一道总管。”
“也就是说,在西南的战事,完全由儿子一个人说了算,一战之后,儿子就会成为一名正三品大将军,儿子的时间不多了。”
做大将军,是秦峯从小的梦想,对于这一点,秦睿心知肚明。他更知道的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秦峯在西南前线九死一生,无数次在死亡的漩涡中挣扎求生。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总拿他跟父亲相比较,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他这个大将军,也是打出来,而且与父亲一样的年纪得封正三品大将军。
对于别人来说,父亲是一座与天齐高的山峰。可秦峯偏偏就是要证明,只要给他同样的时间和机会,他一定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