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将军们骂的难听,他们大多数,都是皇帝和秦睿提拔起来的,不少人还参加过洪熙复兴,让他们听一个女人,任由女人坐上皇位,那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而且,太平公主是什么东西,如果她不是高宗皇帝的女儿,就她做过的那些事,有一万颗脑袋,也是不够砍的。
“本官劝你们还是识些时务,没看这金殿之中,都是公主的军队吗?”
“眼下,不服从公主就是造反,明白吗?”
,太平公主此刻被气的已然要疯了,可她又不能把大臣都杀光了。所以只能给手下使眼神,让他们劝一劝。
可结果,竟然是适得其反,群臣们对于这种招揽,或者斧钺加身的威胁,并不领情,反而骂的跟欢了,也从比方才更加难听。
按照以往,不管出于教养的原因,还是为了维持朝堂的秩序,文官们都会出来喝止。但这次不同,他们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表示支持。
啪啪啪,坐在龙椅上的李重润,拍了拍手,制止了臣工们的骂街。扭头看向面色铁青的太平公主,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太平,李令月,不是朕不给你机会,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看看,除了被你收买的几个走狗,满朝文武,谁会站在你一边。”
紧接着,李重润侃侃而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痛斥了太平公主的背君反国之举。臊的太平,恨不得找到个地缝钻进去。
“太宗皇帝说过,君臣民三者,是舟和水的关系,朕深以为然。”
“不行以正道,覆灭是早晚的事,所以朕最后告诉你一遍,俯地投降,是你唯一的出路。”
听了李重润这话,太平公主不怒反笑,随即拍了拍手,大批的侍卫从前门和两侧涌出,直接将所有的官员都围了起来。
随后,太平公主给了他们两个选择,顺者昌,逆者亡,只要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禄,否则杀完了他们,再去诛灭其九族老少。
“造反也好,清君侧也罢,都不过借口而已。昔,太宗皇帝的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尚且成就千古一帝,有他老人家在前,本宫就更不在乎了。.....”
机会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诸臣熬到今天不容易,都是费劲了无数心血,才做到今天这一步。
太平公主保证,只要投降,一切都好说。而且这也没什么丢人的,贞观朝的魏征,本朝的狄仁杰、岑长倩,不曾都是二主之臣么!
当官为了什么,无非就是钱和权,在这一点上,她一向大方,而且绝对比大唐以往,任何皇帝,都要大方,这点他们可以放心。
“说话啊!你们为什么不说话?”
“难道你们都愿意跟着李重润陪葬吗?”
太平公主有些诧异,她没有想到,殿中的这些臣工,已经愚蠢到连死亡都不畏惧的程度了。而且,仅仅为了所谓的忠臣名头,那个虚无缥缈,无足轻重的“荣誉”?
“不说话就对了!与死人说话,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随着这话在大殿中响起,背着手的秦睿,带着李仁、程齐之,及大批的飞骑卫,踏进了含元殿!
ll秦睿的到来,让太平公主的原本铁青的脸,瞬间变的惨白,握在手里的宝剑也掉在地上,身体手不停的颤抖着,冷汗瞬间布满了额头。
武周时期,她与李旦在万象神宫造反的时候,秦睿就是这样大摇大摆的走进来,平复了她的势力,而今天依然如此。
可与过去不同是,现在不是武周了,坐在上面的也不在是她的母亲,所以这次失败的代价,将是她及整个公主府,就如同武承嗣当年一样。
看着手下的兵丁,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连反抗都不敢的,被飞骑卫的士卒押了下去,十余年的谋划,一朝尽失,李令月心如死灰。
亲自扶起秦睿和吊着膀子的李仁后,李重润,走到太平公主的面前,淡淡地说:“造反,是门技术活儿,且从来没有人能像你一样活过两次的。”
“不要怪朕,不念姑侄之情,这脚上的泡,是你自己走的。”,话毕,对下面的飞骑卫,招了招手,就把太平公主压了下去。
回到龙椅坐下后,李重润面色深沉的道:“今日朝堂诸卿,痛斥反国之贼,骂的酣畅淋漓,也大快人心。”
“朕心甚为慰,甚为朕心!因为朕看到诸卿的忠心,人心,好啊,有了君臣同心,大唐才能日复一日的兴旺昌盛。”
紧接着,李重润又说了一堆漂亮话,把臣工们哄了个个笑开了花,然后又重赏了,那些仗义执,不畏生死的“骂客”们,随即匆匆退朝。
不退不行啊!一来,太平公主是皇室的长辈,且位在嫡公主之列,是大唐身份最尊贵的公主之一。她的反叛,不仅让李重润颜面扫地,更是整个皇室的丑闻。
其次,他虽然了解秦睿和李仁的为人,可不亲眼看到,皇后,诸皇子公主们安全,是绝对放心不下的。人父嘛,总要是要比从前的顾虑更多一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怎么善后,很显然,太平公主及阖府的头颅,是平息不了朝野的义愤的。所以,他必须要跟秦睿、李仁等朝廷重臣,宗室元老,好好商量下。
稍时,安抚了秦曦和孩子们,李重润在宣政殿,接见了秦睿、杜审、李仁、王孝杰、程齐之、李峤等六位重臣。脸色也没有朝上那种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肃穆。
“朕,自认为待宗室不薄,例份,封邑,四时的赏赐,都是最重的,甚至连旁系,也破格晋升为亲王。”
“李隆业,明着是来护驾的,可实际却是太平公主的走狗,难道太平造反成功了,还会立他为太子吗?”
“当年,万象神宫兵变,太皇太后已经放他们一马了,朕也依然高官厚爵的赏着,为什么还让朕如此的难堪!”
在对待宗室的问题上,李重润绝对是大唐开国以来,最慷慨的君主,比起太宗、高宗来,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对他们的待遇,从来就只有增加,没有递减,且稍微有一点能力,都会优先提拔,并给予他们立功的机会。
李重润一直觉得,他已经是个很懂分享的人了,能给的都已经给了他们,为什么就填不满他们的野心呢!
得帝位,是要靠大气运的,他这个当年这黜落的皇太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继承的储位。
“陛下,龙椅只有一把,李令月等人,并不是针对陛下,不管是坐在这,他们都会如此行事。”
其他五人都缄口不,低头不语,能说话的也就是秦睿,谁让他是百官之首呢,没办法,坐这个位置,就得担相应的责任。
“嗣圣元年,那时候老臣还是禁卫军的一名小小的校尉,亲眼见识了中宗被废的情景。......”
皇室的争斗,永远都是血腥,且不受感情控制的。中宗算是一个仁义的君子了,可还是被残酷的皇室内斗给挤了下去。
而中宗复位储君后,仅仅月余,就不明不白的身亡在一场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故中,这一切都源于皇权争斗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