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陛下,臣可以出这个主意,供陛下参考。可陛下也必须答对一个问题,看看最近的课业,长进了没有!”

“什么问题?太尉尽管说,朕最近读书可是用功的很呢!”

这话不假,为了尽快适应朝务,为了让秦睿看到他的变化,将来好张嘴,李重润还是很用功的。

他自认为,在课业之上,没什么能难倒他的。

“好,既然陛下这么成竹在胸,那臣就不客气了!”

“太宗皇帝,以弓马定天下,我大唐开国以来,对兵事的注重,臣就不一一诉说。”

“兵部,主兵革职事,节制天下兵马,乃我朝命脉之一。请陛下回答,兵部的马,有多少种。”

额,秦睿这个问题,问的事相当的偏,李重润满脸的自信,瞬间被击的荡然无存,一脸苦色看着秦睿。

这完全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问兵部就问兵部,官制,编制,职能,乃至于主要官员的履立,李重润都能轻而易举的答出来。

可问到马种,这问的就有点扯了,这问题该去问,兵部的马倌,谁知道他们那里的马到底分成多少种。

“陛下,陛下?”

“额,太尉,哦不,老师,朕不知道!”

依照李重润多年与秦睿相处的经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着实说就好。

他的这位老师,最讨厌的,就是不懂装懂了。虽然他是皇帝,可依然是太尉带大的,单独奏对时,答不上来,也不丢人。

“陛下实诚,是臣耍了个心眼,问的太偏了。”

“不不不,太尉是朕的姑父,老师,把朕一手带大,朕绝对不会因为叔侄、师生之间的话,产生什么误会。”

呵呵.....,“好,既然陛下不怪,那臣也就说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及臣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依照兵部的战马管理马匹一共分为以几种:战马,官马,自马,驿马,单马,正马,站马,火马、夫马、中马、茶马、骑操马、协济马。

大唐以弓马得天下,高祖、太宗、高宗,都是虎视鹰扬的帝王,对兵事,事无巨细,皆是了然于胸,所以用起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就说秦睿问的这个问题,换成三位先帝,那肯定是对答如流,而且一个都不会错的。而这种,对于身为优秀的帝王来说,只是众多优点中的一个。

荀子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李重润虽然亲了政,但距离一代明君的,还有着很长一断路要走。熟悉国家机器的每一个零件,就是他强爷胜祖的第一步。

凡事不是一撮而就的,他还年轻,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学;秦睿就是希望,他能戒急戒躁,安定心神;先熟悉好大唐的每一个职能部门,然后再行治理。

“是,太尉说的话,朕记住了!”

“朕一定改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

见秦睿点头,李重润赶紧问道:“那你的人选呢?”

“礼部尚书-姚涛(姚思廉之孙)出任侍中,刑部尚书-杜审出任仆射。”

恩?恩!!!这两位都是能干的老吏,仅在洪熙朝就立功不少,有了秦睿的推荐,李重润的思路也清晰起来。

“那空缺出来的,礼部,刑部,由谁来继任呢?”

“刑部尚书之职调明珪出任即可,他干了一辈子刑官了,这个刑部尚书,定能胜任。”

“空缺的大理寺卿,则由刚刚丁忧守制的魏知古接任,礼部尚书,交给钟绍京则可无忧!”

见李重润对魏知古,钟绍京二人的任用存疑,秦睿则耐下向他介绍二人的经历。

钟绍京,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全仗自己的才能进入京都长安府事职。

初任司农录事,虽官职卑微,然书法艺术卓尔超群。因为善长书法而被兵部尚书裴行俭保荐擢升入“直凤阁”任职。此后宫殿中的门榜、牌匾、楹联等,尽是他的墨宝手迹。

除了擅长书法外,对于典制礼仪,更是十分的精通;洪熙初年,他就曾上书,针对现有礼制,如何进行修改、完善。可因为时局不合适,秦睿并没哟采纳他的谏。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曾参与编修国史,又兼任检校相王府司马。

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管是太皇太后当朝,还是与秦睿同殿为臣,别让他抓住话吧,否则一定把人弹劾到吐血为止。

洪熙元年,因母丧离职,本赖三年的守孝期,硬是让他守了八年。不是他有多孝顺,而是因为其原为相王府司马,是李旦的人,所以一直被闲赋着。

“明珪是老辣的刑官,出掌三法司,肯定没问题。钟绍京,朕也没有意见。”

“可魏知古,他跟咱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让他掌管礼部,晋升一部尚书。”

“朕担心尾大不掉,祸起萧墙!太尉,你不知道常常告诉朕,要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么!朕看用谁,都比用他强。”

李重润的意思,秦睿当然明白,这是为他鸣不平,要知道当年魏知古,可是没少给李旦出馊主意,对付秦睿。其目的,不而喻,就是不想李重润有回归李氏的可能,那时候,他年纪虽小,可还是记事的。

“陛下,太宗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就是因为他心胸宽广,能容纳王珪,魏征,谢叔方之流。”

ll果不其然,在秦睿的建议下,唐休璟、杜审、姚涛三人很快便走马上任,并替皇帝挡下了海水般的奏本。与中书侍郎-姚崇,宋璟一起,主持三省的运行。

并组织廷议,有序的向呈报军政要务,尤其是有关于,洪熙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相关事宜,则被当成了当前第一要务。

终于经历了十数次的“激烈”的廷议后,终于敲定了二十四功臣的名单:第一位,太尉-中书令-翼国公-驸马都尉-秦睿。

第二位,太师-特进-梁国公-狄仁杰。第三位,太傅-特进-邓国公-岑长倩。第四位-历国公-检校骠骑大将军-秦怀道。

第五位,故太子太傅-越王-李贞。第六位,故荆州都督-纪王-李慎。第七位,故检校左卫将军-琅琊王-李冲。

第八位,故镇军大将军-贺兰都督-凉国公-契苾明。第九位,故安西大都护,辅国大将军-胡国公-秦景倩。

第十位,南衙大都督-洺国公-程务挺。第十一位,检校南衙大都督-燕国公-黑齿常之。第十二位,北衙大都督-检校侍中-宗正卿-成王-李仁。

第十三位,飞骑卫大将军-兰陵郡公-程齐之。第十四位,左卫大将军-松州都督-胡国公-秦佾。第十五位,安西大都护-泾阳郡公-秦晙。

第十六位,幽州大都督-辅助大将军-万年郡公-翟锋。第十七位,安东大都护-怀化大将军-平阳郡公-薛讷。第十八位,兵部左侍郎,怀化大将军-黑齿俊。

盛唐逐鹿》小说在线阅读_第3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武刚打工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盛唐逐鹿第3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