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文人嘛,爱面子,让他们负荆请罪,说软话,那跟杀了他们没什么区别。秦睿要不接受,那将让他们更加的难堪,索性也就大大方方的接受了。

“朕刚才看到那些老学究向您赔罪了?”

“他们啊,忠心可嘉,但难免有些小人之心了。”

走到御道上的李重润,背着手,笑着摇了摇头。

“不一样的,陛下。周公恐惧流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历朝历代的教训太多了,他们的担心是对的。换位思考,如果臣是他们,会比他们做的更甚。”

看着李重润年轻,英俊的脸庞,秦睿不由的想起了,嗣圣元年,那个身着龙袍,与他一起啃羊腿的胖子。

ll从前,李重润一直觉得武人最难弄,因为他自小随秦睿、秦晙等人出入军营,对丘八们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脾气很是了解,脑子里也就留下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

可在他亲政的第一天,颁布了要效仿凌烟阁旧事后,雪片一样奏本递了上来表功,更有大批的官员觐见,向皇帝陈述某某,功劳如何,该当入选凌烟阁功臣。

奏本写的个个是花团锦簇,天花烂坠,看的人两眼之冒金星;而那些臣工,也个个是口灿莲花,说的李重润,额头的青筋,不由的一跳,一跳的。

一连三天,终于受不了的李重润,把还处于半休养状态的秦睿,从府中请了过来,请他的老师,姑父,给出出主意,到底该怎么办?

他心里很清楚,虽然这些家伙很烦人,也很不识趣,但不得不承认,功劳都有,而且各有千秋,别说人数多了不少,就是排名座次,也是很难的。

“太尉,您看到没有,滚滚诸公,这是拿奏本淹死朕啊!”,指了指,堆积成小山的奏本,一脸愁容的李重润,瞬间感觉,一个脑袋,两个大。

他是打心眼里,佩服自己的老师,不急不躁的与他们在朝周旋十几年,且心平气和的处理政务,他这耐心是够好的了。反正李重润,是不敢保证,自己能一直保持这种平稳的心态。

呵呵......,看到李重润有些抓狂,秦睿不由的笑了出来,不愧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的脾气还真像。想当年,他受这份罪的时候,那也是一样的抓心挠肝。

“我的姑父,老师,朕这,这着急呢,有什么心得,您倒是往外倒一倒啊!”

对于太尉的稳如泰山,李重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火都要上房了,他坐的咋还这稳呢!

李重润记得,他年轻的时候不这样啊,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绝不拖泥带水。

“陛下莫急,《汉书》中,有一则故事,臣相信能为陛下解惑。”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

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

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

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

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这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其实韩信说的没错,天子者,不一定要事事精通,只要会用人,能用人,许多棘手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凌烟阁的事,与韩信点兵道理是一样的,眼下尚书省没有仆射,秦睿又在养病中,门下省的侍中是成王-李仁兼任的,身兼数职的他,根本就忙不过来。

这就相当于,偌大个大唐帝国,竟然没有宰相,送到弘文殿的本章,自然是一股脑的递到皇帝的面前。平常,像这种小事,一边宰相们就处理了,整合好意见,与解决的办法,一同陈奏上来。

明悟过来的李重润,点了点头,揉着下巴说:“仆射,侍中,三个相位,就要有三个大员,顶上。”

“这人选,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可就是要误国误民的。”

而眼下朝中,有资格成为仆射的,就只有吏部尚书-李峤,兵部尚书-王孝杰,工部尚书-武三思,礼部尚书-姚涛(姚思廉之孙),刑部尚书-杜审,户部尚书-岑義(岑文本之孙)。

南衙大都督,洺国公-程务挺,燕国公-黑齿常之,及北衙副都督,江陵郡王-李瑾。

武三思不用考虑了,留他这个工部尚书在朝中,就是为了圆太皇太后的脸面,他只需要负责站班,领俸禄就行,其他的自然有别人负责。

至于,程务挺,黑齿常之,年事已高,随时都要准备退下去,所以即便有能力和威望,也当不了宰相。李瑾更不用说了,他就是当丘八的料,别的营生也干不好。

看样子,这三位宰相的人选,就要在剩下的几位尚书中选择了。

“宰相者,柱国之臣,且这次换相,不同以往,这是陛下亲政的第一次调动重臣。”

“打下什么底子,就是什么,对于陛下今后执政,那是至关重要的。”

“臣先开个头,当引子!臣举荐,辅国大将军,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宋国公-唐休璟,出任仆射。”

秦睿这个头儿开的好,唐休璟的品秩,与宰相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任命他为仆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况且,唐休璟为宦几十年,军政接通,熟悉民政、地方事务,由他出任宰相,对于国家来说,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恩,太尉之有理,宋公一生功勋卓著,出任仆射,无可厚非,朕没有意见!”

说到这,性子欢脱的李重润,从阶上走了下来,坐在秦睿身边。

笑着道:“姑父,一事不烦二主,既然你都说一个,那不如把剩下的两个一块都说了吧!”

额,对于皇帝的撒娇,秦睿大感无奈,都是亲了政的成年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

“陛下,咱们这说正事呢!你能正经一点么?”

啊,“朕很正经啊!相比于朕,您更了解他们的优缺点,不是么?”

ll事实证明,秦睿教出了一个小狐狸,对几位大员的底细,甚为了解的李重润,拎不清到底谁该出任仆射,侍中,更想不出有谁能够替代他们空缺的位置。

可李重润心里清楚,他搞的再明白,也不及太尉多年历练出的火眼金睛。就像那些自作聪明,各怀心思,怂恿太尉称王的,此时此刻就是热锅上的蚂蚁。

而且,他身边的秦峯、薛刚之流,还没有长大,只能选用朝中现在的官吏,这最后一关由太尉把关,选出了宰相,他才能真正用的放心,舒心。

盛唐逐鹿》小说在线阅读_第3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武刚打工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盛唐逐鹿第3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