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别麻烦了,老夫与太尉,都是丘八出身,打仗时候有个馍,有碗汤喝,就已经很知足了。”

抬手阻止了要说话的秦睿,岑长倩直指了指桌子上的酒菜,前番中书省已经颁令了,即便是加菜也不得超过两个,饮酒更是明令禁止的,是谁给他权力私自作主的。

岑长倩一发威,尚善局的主事-柳棕,立马就跪了下来,口中言道他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两位相爷处理朝务辛苦了,所以就命人多做了两个菜,给他们补身体。

就比说,那两碗里脊羹,就是用二个月大的羊羔,活着敲死,让其血脉集重于脊背,然后取脊背上的两条肉,精心烹制而成,最是大补了,高宗皇帝在世时就很喜欢。

至于酒,不是三勒浆等烈酒,只是尚膳局自己酿制的果酒,喝上一壶,寻常之人尚且不会醉,更不要说久经军旅的秦、岑二人了。喝上一点,也可以活动活动筋骨。

“两个月的羊羔,好家伙,你是真敢造孽了!而且先帝的御用菜式,是谁给你胆子,加给我们的。”

见岑长倩激动了,胸口剧烈的起复,秦睿上前扶其坐下,口中则安慰他,没吃就不算僭越,也不算对先帝不敬。

了解岑长倩的都知道,他是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高宗皇帝对他的恩德,那是天高海深,是其一生最崇敬的人。现在让他因为一道菜,对高宗不敬,老头子不气坏就怪了。

“咱先不说这菜式,单从材料上讲,你知道一只成羊在边地的价值了么?”

“本官告诉你,一只成羊在边地,可以供一哨之兵,饱餐一顿。”

眼下的大唐是强盛无比,可再强盛,家底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两个月的羊羔连皮带肉能有多少,与成羊的差距的有多少,他们厨子要比秦睿二人清楚。

可就是为了所谓的拍马屁,上行下效,铺张浪费,天长日久,那这个国家岂不是要被大大小小的官,活生生的给吃穷了。

“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本官与狄、岑两位相爷,受太皇太后之命,辅佐陛下。”

“勤俭持家,倡导节俭才是本分,要是朝中官员,都是如你这般以谄媚邀宠,以公肥私,以后陛下还能指望上谁!”

“但本官念你是初犯,且用事也算严谨,这次就算你一时糊涂,不予追究罪责,革职,还乡养老去吧!”

说完这话,秦睿走带案子前,提笔写下手令,交给狄光嗣,同时让其给尚善局的主事-柳棕拿一年的俸禄,穷家富路,一路走好吧!

办了柳宗,秦睿与岑长倩将中书省的部员都集中起来,将两碗羊肉羹,当着他们面直接给砸了。

“诸位,进中书省为官,是有硬性要求的,这种标准不是说你们在地方有多少政绩,在边关立了多少战功。”

“恰恰是为官,为人,最基本的要点,能不能吃苦,能不能为大唐以最小的国力消耗,换取最大的利益。”

“别小看这一碗小小的羹,可这里面却装着老百姓的血汗。太宗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开罪与他们,就是开罪于陛下,开罪于大唐的列祖列宗。”

“今儿,本官重罚柳宗仅仅是个开始,谁要受不了这罪,趁早托官服滚蛋,朝廷不养大爷。但若以后,有人利用职务之便,在我大唐掀起奢靡享乐之风。甭管他是什么出身,立过多少功,都立斩不赦。”

在秦睿的印象中,大唐之所以走向衰落,其中一个主要的诱因,就是因为忘却了贞观初期的节俭之风。皇族、官绅百姓,都以奢靡为容,享乐为主,最后在狂欢中,迎来了安史之乱,从此一蹶不振,渐渐走向败亡的。

所以趁着这苗头刚起来,赶紧把掐了了事,三省六部做出了表率,谁要是再犯,那就别怪老子手狠了。

当晚,在户部盘查国库的狄仁杰,得知秦、岑二人因为奢靡的问题,在中书省发了一顿火,也是不由的笑了笑。

连武人都知道勤俭为国,杜绝享乐之风,那文官们又岂能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当晚在弘文殿值守的狄仁杰,下发一份整饬京都衙门开销的文牍。

目的只有一个,缩减开支五分之一,先让他们吃点苦,才能领会到老百姓弄得那点粮食有多么不易。

也就是在那以后,凡是公署中羊肉,所有的堂官都不由的一激灵,连忙先看看是不是主官膳食的同僚想害自己。然后再看看主官们的脸色,一切无误后,才选择动筷子。

从里脊羊肉羹中,诸堂官们也领悟了一个道理,秦睿、岑长倩、狄仁杰,三位出身显赫门庭之家的宰相,与其他勋贵家族官员,大大的不同。

想通过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谋得非常荣宠的,那就是白日做梦。在他们三个手里想升官,满足三样条件就行,战功,政绩,惜民力。否则能力再强,再回作人也没用,人家根本就不吃你那套。

但这种取用人才的方式,也省去官场上的很多弊端,走门子,送礼,说情,统统显得不重要了。能不能成人,完全看个人的表现。也就是说,一碗羊肉羹,彻底改变了朝堂的风气,也给正处于盛世的大唐,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狄仁杰查户部的帐,秦睿要视察长安九县,目的只有一个-亏空。造成亏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为天灾,有的因为人祸,总而言之背黑锅的就是朝廷。

以前打仗的时候,秦睿对于财帛粮秣之事,只看是否足量供应,准时交割。从来不管置办这些东西的压力有多难、那时候,作为将帅的他,目标只有一个-赢。

可当了太尉之后,才知道什么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想要保证全国的军政事务,不因钱粮而耽搁,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言官们说的轻松,看账本评考核,考核官员的标准只看年尾的结余有多少。在秦睿看来说持有这种腔调的人,那就是吃了灯草灰,放的那个轻巧屁。

亏空也必须分原因,比如洪水、旱灾,拉亏空是一定,要是按照他们说的办,那出了事,谁的心还在那些老百姓身上。

所以差亏空是要分具体情况,只要不是下面的人,巧立名目,贪渎国帑,能过的还是要让人过,朝廷把尾数补齐,重现开始就行了。

秦睿的第一站万年县,选择这里的原因就只有一个,这里的米价已经长大二十五钱一斗了,比已经十四五钱涨了接近一倍。

十个大子,对于官宦人家来说,那是毛毛雨,可对于普通百姓之家,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太平盛世,天子脚下,要是连饭都吃不上,那大唐的脸面何在!

县衙的账本,那都是虚的,粮仓里的粮食,才是硬家伙,所以秦睿与岑长倩,第一站就是粮仓。看看当地的官府是不是亏空拉大了,所以没有上表,请求动用官仓平抑粮价。

“七年陈-十五袋!”

“五年陈-八袋!”

“三年陈-十六袋!”

“当年精米-十七袋。”

万年的大仓,各库管与书吏配合,清点着府库现存的粮食;尚书省已经颁令了,让各州县提前上报财帛粮秣数量,不仅查怎么交差。

盛唐逐鹿》小说在线阅读_第3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武刚打工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盛唐逐鹿第3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