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嚼着羊腿,薛嵩还用黑黝黝的大眼睛,盯着秦睿手里的酒壶。看样子,这小子肯定是偷喝过了,小兔崽子,胆子倒是不小。
“嗨,我进宫也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没见过你呢?而且那些人好象很怕你,一点拦着的意思都没有!”
薛嵩的年纪虽然小,但不代表態分辨事务,皇宫是最讲规矩的地方,动不动就仗责,砍头,像他们这样胡乱闯的,而且还没人敢拦着,这不奇怪么?
“侍卫也是有头儿的,我就这皇宫中的侍卫总管,所以他们自然怕我了!”
这话可不是在骗小孩,作为当朝太尉,统管大唐所有的军队,这皇宫的侍卫自然也归他管,说是侍卫头子也不为过。
“切,吹牛,你比我爹年纪还小,能当那么大的官儿。而且侍卫总管-张逸,我认识,根本就不是你,好不好!”
看薛嵩一副你糊弄不了表情,秦睿则招对不远处的两名士卒招了招手,淡淡问道:“张逸和我,你们听谁的?”
额,这话把他们俩问懵了,张逸的官儿再大,那也是太尉的旧部,就算太尉变成了白身,那也得敬着不是,更何况人家还不是。
可这明显就是在逗孩子玩,他们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这让二人拿不定注意,狐疑之际,那位鼎鼎大名的张大总管跑了过来。
在薛嵩张大了嘴巴,惊诧的目光下,向秦睿行礼:“太尉,陛下和公主还在含麟殿等着您呢,您这么跑着来了,可是让末将一番好找!”
点了点头,秦睿并没有回答张逸的问题,反而转身摸了摸薛嵩的头,笑着言道:“回去跟你爹说,薛嵩这个名字不好听,还是叫薛刚好一点。”
话毕,不待小薛嵩反应,带着张逸,径直向外走去。而小薛嵩此时也反应过来,拉着侍卫问道:“侍卫大哥,那,那个人是秦太尉!”
“小鬼,你有福了,太尉喜欢你,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就是,我可是飞骑卫出身的,太尉如此有耐心的哄孩子,除了陛下和小公爷外,还没见过!”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小薛嵩站在原地,想着长辈中口中太尉的丰功伟绩,在战场上的挥斥方遒,眼中崇拜的目光迸发出来。
他们这一代人,都是那个不是听着祖、父辈的故事长的,而在众多的故事中,只有秦太尉的听了最令人热血澎湃。
少年簪缨,二十岁的时候就是提领一军的大将,二十四岁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随后又,大破吐蕃,定鼎西域,收复安西四镇。二十八岁就是已经成了唐军的统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们的这些将门子弟的父辈,有不少都是飞骑卫,左武卫军出身,都是跟着太尉才飞黄腾达的。已经十岁的薛嵩,早就把秦睿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今儿能与真人一起聊这么久,能不激动就怪了。
像蒋俨这样的正儿八经的儒家官员,张嘴之乎者也,闭嘴圣人之言,这是一定的,不要说在李重润依然保持这种为官位臣之道,就算在他父祖那里也是一样。
这一进含麟殿,李重润带着谯王-李重福,卫王-李重俊,秦峯三个小子,围着秦睿告状,言老师们将的故事没有意思,死板生硬,跟天数一样,非让秦睿给讲一个不行。
瞟了一眼李淑,见她幸灾乐祸的笑容,秦睿就知道,这个馊主意,肯定是出自公主殿下之手了。当然,目的并不是为了捉弄秦睿,而是想让他抖一抖精神不佳的太皇太后。
夫人有命,丈夫服其劳,那是天经地义,万万不能违背的,所以秦睿很痛快的就答应了,给武后行了一礼,就转身问他们,想听什么故事。
作为几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李重润最先出来答话,刚才蒋先生讲五胡十六国,朝代和君主太多了,他们甚至分不清谁前谁后,谁是谁的老子,脑袋整个一浆糊。
别说他们了,秦睿上学的时候,听老师上面长篇大论之后,甚至把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搞了个傻傻分不清数,跟别说蒋俨是照着史书读的文言文了。
了然于胸后,秦睿接过李淑递来的茶盏,抿了一口,淡笑道:“好,咱们就讲讲,到底什么是五胡十六国;不过,这起因,咱们得从河内的司马家说起。”
东汉末年,河内的司马家,出了一位谋略大师-司马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委身于曹家,伺候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王,最终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他孙子-司马炎,最终效仿曹丕,逼魏主曹奂禅位,登基称帝,建立晋国,随后统一天下,开创了著名的“太康之治”,史称晋武帝。
也就是在他的手里,世族门阀制度正式形成,所以在西晋初年的时候,有个叫刘毅上奏陈述九品的缺点,足足有八款之多。
八损曰: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可以毫不客气说,正是司马炎大力推行,封国和门阀制度,才让中原王朝经历那惨绝人寰,也是最黑暗的年代-五胡十六国。
司马炎呢,聪明了一辈子,心机、手段都是上上之选,以一己之力,就将曹操、刘备、孙权,争了一辈子的果实一口吞下,这人能是一般的精么。
但也许就是他精明大劲儿,把子孙的气运都占了,硬是把司马家的傻气、呆气,一股脑的传给了太子-司马衷,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帝。
晋惠帝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还弄出了“八王之乱”,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
也就是因为,司马家的诸王和门阀世族,把太康之治的积攒的国力,折腾了精光,胡人们也趁着中原大乱,南下中原,拉开了五胡十六国的序幕。
简单来讲,就是南方的刘裕推翻了在偏安一隅的东晋,建立宋朝,从此开始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为南朝。
几乎同时,北方的鲜卑人-拓跋焘把五胡统一收拾后,建立了北魏。没过多久,又因为内讧,分裂成了两半-西魏、东魏,和北周、北齐,统称为北朝。
然后,这南北朝之间,谁都看谁不顺眼,谁都想吞并对方一统天下,可打了不少年,互有胜负,谁也没能一统,只能就这么僵持着,保持对峙。
而这南北朝有个特点,败家子太多,朝代根本就不够用,换皇帝和国号,比换豪绅换小妾都频繁。
首先是南朝,刘裕家还不错,过了好几代才出了个暴君-刘昱,成天就想着杀人为乐,逮着谁,杀谁。杀顺手了,就收不住了,打算收拾一下麾下胖子-萧道成。
结果,把人家弄急了,直接造反,从此刘家南宋,就变成了萧家的南齐。可南齐也没撑几年,就迎来了一对败家子,组团来祸害国家。
连着好几代皇帝,清一色的脑子有问题,就比如说萧宝卷,别看说话磕磕巴巴的,砍人倒是挺利索,看谁不顺眼就砍谁,走哪都得撂下一堆尸体。
说他是阎王爷,在阳间雇的最称职的“业务员”那一点都不为过。而且还好色,舍得花钱,愣是把国库的镇库金,雕成了莲花让美女在上面走,“步步生莲”这个词,就是他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