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这就是阿史那雄有些不相信玄甲军步卒,在他看来,如果步卒的阵形被冲垮了,那接下来他们骑兵想要冲击获胜都没有机会。这种把胜利放在旁人身上的感觉很不好,至少他就有些接受不了。
阿史那雄对唐傲是有恨意的,若不是此人的话,他的部落也不会因此而灭亡了,这个仇他发誓要报的。他不相信旁人也就在情理之中。
可反过想,安志武又何偿会相信阿史那雄这些异族呢?
在安志武大将军的眼中,这些人不过就是现在势弱了,才不得不依附于乾英帝而已,一旦给了他们机会,他们是随时可能像是那些大乱南方的异族一般把天下弄得更加混乱。
这样的人是不足信的,若是让他们先与吉州军血战,万一事不可违,或是战事不顺的话,他们转身逃走怎么办?
大军溃败之下,他的十万玄甲军岂不是要和桑斗北一样,连一战的机会都没有,就要溃败了吗?
说到底,双方现在就是互不信任,接下来当然也是互不相让了。这可是难为到了做为统帅的张真。
之前他担心的是没有人愿意打头阵,那他就尴尬了。却没有想到,大家都在争着打头阵,如此他竟然发现,依然是很难选择之事。
“哎,两位将军都不要争了,吉州军极难对付,不如就一起上吧,还是步兵在中间,骑兵于两翼进行保护,找准机会重创吉州军。毕竟人数上我们是有五万的优势。”张真最终选择了这么一个折中的方法。
说起来他们是有五万数量的优势,但那优势来源于步兵,若是比之骑兵的话,他们只有劣势而已。
若是以前,张真出了这样的主意,安志武那关就第一个过不去。可是现在,眼看着阿史那雄等人根本没有要放弃的意思,他也只能接受了这个决定,虽然这看起来多少有些不靠谱。
如此,所谓的军事会议就捣鼓出了这么一个结果来。等到吉州军骑兵用了两天来到了玄甲军的面前时,看到的就是对方十六万大军全数摆开了阵势,要全力一击的模样。
“有意思,他们难道要一战定胜负吗?”看着对方的阵营,并没有谁先谁后之说,反倒要一齐冲击的模样,骑在踏雪玉白龙身上的唐傲呵呵的笑了起来。
天已经要黑了,唐傲只是扫过了玄甲军的阵容之后便退回了大营。随后一众将军和参谋人员也回到了大帐之中,商议着明天与玄甲军一战的事情。
参谋们很衬职,或是说早已经习惯了制度,仅仅是一个时辰的时间左右,三套方案便摆放在唐傲的面前。
第一套方案,吉州军主攻,明天以大军压境的方式以攻对攻。
第二套方案,吉州军主首,任对方主动的发起攻击,他们在用弓箭给予猛烈的还击,一旦重创了对手之后,便由守变攻,鼎定大局。
第三套方案,攻守兼备。具体的说法就是能攻即攻,不能攻的话就后退,依仗着战马的脚力向玄甲军进行远射或是消耗对方的体力,待到对方露出疲态的时候,在突然间发起反击。
总得来说,三套方案各有好处,各有千秋。
就像是来的是异族骑兵的话,他们一定采用第一套方案,上来什么都不说,不服就是干。
以十一万的骑兵,对战六万骑兵和十万步卒,胜算还是很大的。但损失同样也会不小,如果不能一战而冲垮敌人的话,打成了焦着的状态,那很可能弄一个惨胜的结果。
所以经过众人的商议之后,第一套方案便最先被pass掉。
接着来说第二套方案,赞成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相对于攻来说,守显得更加稳妥一些,最重要的是,自身损失也会降到极低。这正是符合了唐傲平时所说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胜利的说法。
第三套方案,也是有一些支持者的,但可惜的是人数不是很多。显然更多人还是放在了守的这个字眼上,谋定而动实为老成之见。
总参人员和各将军们纷纷议论着,很快就统一了意见,那就是大家支持第二套方案,接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唐傲的身上。无它,像是这般的大事最终还是要让大王来亲自下决断的。
面对着众人期盼般的目光,唐傲将三套方案轻放到了一旁,随后目光扫向着众人,呵呵一笑而自信的说着,“依本王之意,第一套方案最好。”
“大王英...啊!”
所有人都以为唐傲定然会说第二套方案最佳的时候,想不到定的竟然是第一方案,一时间众人都震惊在了原地。
还是总参的第一次长卫超最先反应了过来,“大王,我们得到的情报,这一次十万玄甲军的步卒都是精锐之士,且还由大将军安志武亲自领军,实力不容不觑。若是一味攻击的话,一旦第一波冲锋拿不下来他们,就可能会把战争打成僵持的状态,那样他们就可以依靠着人数优势与我们打拉距战,如此损失就会增大的呀。”
“是呀,大王,龙牙送来的情报中显示,这十万玄甲军中配有弓箭兵、长枪兵、长戟兵、大刀兵,甚至还有专门劈砍马腿的巨斧兵,纵然就算是我们的战士不怕死,可是战马也受不了这些打击,还请大王慎重。”另一位次长叶凡也站了出来。
这一次攻大梁之举十分的重要,三位次长来了两人,除了陆天迟还留守在吉城之外,另两人都来了。而现在他们两人的意见都是如此的一致,难道说唐傲这一次真的是错了,还是飘了呢?
“大王慎重呀。”一时间,其它一些个旅长、团长也站出来不少,显然他们都是支持第二套方案之人。若是平时,唐傲下了某种决定,他们是不敢质疑的,可是现在,这么多的同僚都站了出来,他们便自觉有了底气,这就都站了出来。毣趣閣
唐傲将所有站出来的人都看了一遍,随后呵呵笑了笑,“不错,你们都是有想法之人,敢于指出你们认为的本王错误来,勇气可嘉呀。对了,冯逊,你为何没有站出来呢?难道你支持本王的决定吗?”
唐傲的确很高兴,虽然说这些人算是忤逆了自己,但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份勇气便值得嘉奖。任何一支势力,如果只能有一种声音传出的话,那的确是很危险的事情。弄一个不好,就是大胜或是大败了。
唐傲一直在提议着民·主集中制,就是想要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来。现在看来,这项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
但同样还是有些人没有站出来,比如说以撼山卫师长冯逊为代表的几位将军,现在被唐傲点到了名字,冯逊却是脸色上没有一点的慌张之意,反而很是淡定的站出来敬了一个军礼道:“卑职只知道即然是大王的决定就一定不会有错,属下只管听从吩咐就是。”
冯逊回答这句话很是自然,没有丝毫拍马屁的模样。说来他可是绝对忠诚于唐傲的,从忠国公府的时候就十分的听话,现在更是如此了。怕是唐傲现在就是要他的性命,他怕也会毫不客气的就举刀自刎,而不会有丝毫的迟疑。
你可以说成这是一种愚忠,但这样的人恰好又是君主最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