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四处竖敌,多结善缘,这便是闻怀的想法,也是让闻家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的,父亲,儿明白了。”闻有才也是听劝之人,当下便连连点头答应着,出得了闻府之后,便直奔着城内的仙味居而去。
虽说唐傲的军队还没有进入到浙州,但他的触角早已经伸入了过来,仙味居分部的出现便是其中的一种形势。座阵于此的人是金振,最早期的商会成员之一,当初听信了还是忠国公的唐傲之言,加入到了商会,获得了无数好处的同时,也达成所愿,他的儿子金哲现已是吉州的一名官员,还是七品县令,主掌实权的官职。
儿子竟然有了官身,金振不知道烧了多少的香,说了多少的感谢之言。而为了儿子的前途,他更是结束了手中的所有买卖,他可是知道,在吉王手下为官,家中的直系亲人是绝对不能经商的。为了给儿子铺路,他甘愿去做一个退下来的富家翁。没有想到的是,常宏找上了门来,这位已经被封为了商业总长之人看出了金振的能力,将他如入到商业部,并安排他到浙州负责采买军粮。
原本就是靠着粮食买卖起家的金振,又重操了老本行,自然是心情愉悦。加之他代表的就是吉王,每一次采买的粮食数量又是极大,而从吉州运来的玻璃、精盐、吉州茶、英雄醉等物都是十分的畅销,手握重权的金振是心情大好,能吃能睡,感觉比以前又似是胖了一些。
天天好心情,被众人所尊重,这种日子不要太好。可原本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的好日子,因为高丽船只的突然到来,且开始在码头处四放消息要高价收粮之后,让金振很不欢喜了。
为了这件事情,他找到了当地管码头的官员,表示愿意出重金杀了这些个高丽探子。只可惜,同样收授了高丽探子重金的官员并没有同意,还警告金振说,他不管两方有什么仇怨,但这里是浙州,他不希望看到有人在这里打打杀杀,不然的话,他就要治重罪,下狠手。
不能将其除之而后快,金振便有些闷闷不乐,连即写了密集让人送给吉王。而就是这个时候,闻有才来了。
闻家可是浙州有名的粮食商人,占据着市场上六成的份额,算是金振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金振不敢怠慢,这便在仙味居三楼中最好的套房中接待了对方。
其实金振也清楚此时闻有才来代表的是什么意义,在商言商,闻家想要借机多赚些银子总是没有错的。只是双方的立场不同,金振是必须要警告对方一番。
果不其然,闻有才开口便表明了来意,说起了高丽人高价收粮之事。“金兄,大家都曾是商人,想必某的想法你一定会理解的,实在是高丽给人的诱惑太大了呀。这样吧,看在我们平时里合作十分愉快,金兄也给了不少闻家吉州货源的份上,只要金兄同意以两倍价格收我们闻家之粮,那这一次我们就不参与这件事情之中了,如何?”
闻有才还是给面子的,让金振提高收粮价格,如此宁可少赚一些,也愿意卖给吉王这个面子。但这个要求金振是不可能会答应的。
或许外人看来,吉州是很缺粮的,毕竟那里给人的感觉早已经定型,偏僻、苦寒、落后与贫穷,即便是种粮食也是一年一熟,完全不像南方之地一年可以两熟,甚至是三熟。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情,吉州可是黑土地,且地大物博,可开垦的荒田非常之多。现会缺粮,只是因为人口有限,外加权贵样的压榨,百姓根本没有余力去开荒而已。
自唐傲到了吉州之后,早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现在的吉州早已遍地是肥田,每年产出的粮食已达到了自给自足之目的。但唐傲还是不断从南方买粮,一来是这里的粮价并不昂贵,运回去改成酿酒,也依然是一大笔的收入。二来,唐傲多收一些粮食,其它的藩王就会少收上一些,这也是削弱早晚为敌的敌对势力的一种方法。
说一千道一万,现在的吉州并不缺粮,而一旦古州与辽州达到了吉州产量的水平,那粮食只会多的要向外出售了。但其它人不知晓,闻有才也同样不知道,或许这样的结果就是说给他听,他也不会相信的吧。所以他才以为吉州需要他们的粮食,才会以为自已是占据了主动之位。
“粮食涨价是不可能的,卖粮给高丽同样不行。”金振拒绝了对方的提议,也提出了建议。
这般的建议听在闻有财的耳中,自是让他不喜,这便脸色一拉,冷哼了一声说道:“金兄未免也太霸道了一些吧。某在这里提醒一句,这里可是浙州,非是吉州。”
“呵呵,某当然知道这里是哪里,刚才之言不过就是好心建议而已。当然了,如果闻老弟不喜欢听,某也没有办法。但某只知晓,你若是真这样做了,损失的一定是你自己。”
“是吗?那就走着瞧好了。”闻有才面色不善的起了身,挥袖这便走出了仙味居。当他走出大门来到大街上的时候,还有意的回头看了一眼,眼中似带着怒意,显然他现在是看这里不顺眼了,或许闻家一旦发力的话,凭着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以后仙位居的生意将会一落千丈也是极有可能的。
站在仙位居三楼的窗户之旁,将闻有才的所有表现都看在了眼中,金振考虑了再三,决定再写一封密信给吉王殿下,他要把今天闻家的态度做一个说明。
再说闻有才,离开了仙味居之后,是越想心中越不痛快。自己代表的可是闻家,可是浙州多数的粮商,天下大乱,粮食为首,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从这里购粮而不得呢,也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和自己搞好关系,可是金振却如此不给自已面子,真当自己是泥捏的不成吗?
虽说吉王购粮,闻家从中的确可以赚取不少,且更重要的是,吉王购粮,他们这些粮商不用担任何的风险,他们只需要把粮运到码头之上,便可以拿到现银,算是交易完成。相比于其它的一些藩王要粮,他们还需要冒着风险运送,一旦中途出了事情,所有的责任都要自己来承担却是好过了太多。便是闻家也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合作伙伴。
但金振这般的不给自己面子,他如果一点反击都没有,岂不是显得自己太过软弱了吗?
“涨价!”
这便是闻有才想到的办法。适时的对粮食进行涨价,但不会涨的太多,便是表明自己对金振对吉王不满的一种态度。这样,即不会惹怒了这位可以为自已赚银子的大客户,也可以出上一口恶气,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闻有才送出了不少的拜贴,号召了许多有名头的粮商到了闻家总铺,由闻有才提出了涨价之事。
要说商人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自已出售的物品进行涨价了,这代表着他们收获的利益会更加的丰厚。往日有人看到天下大乱,就曾提出过这个建议,只是还有人考虑如果粮价贵的话,怕是就无人从浙州购粮了。毕竟天下富庶之地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浙州。
可现在,提出建议的是他们行业中的老大闻家,外加现在各地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做着打仗的准备,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说是供不应求,也有向这方面发展的意思了,那现在也是到了粮食涨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