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手中有了军队便等于有了一切的可能,庆王就等于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如果说之前面对着唐青川的时候,他多少还有一些的心虚,毕竟所谓的三州人马并不齐心,也不能完全的为他所用。一旦若是战争进行的不顺利,那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会出现的。但是随着前方传来了吉州军大败辽州军的消息之后,有如一剂强心针般,加强了庆王夺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吉州军人数不多,且一直以来偏居一隅,竟然都能够胜的了辽州军,这般说来,唐青川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不是吗?
以此为由,由庆王口中说出,坚定了三州之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庆王做了种种的许诺,像是一旦他打败了唐青川,能够入主大梁城的话,他将会与这三州兵马平分天下,让他们成为现在晋王、齐王、南吴王、西蜀王一般的身份地位。
这可算是一种重诺了。蛮人最先心动,久居西地的他们缺少的就是发展的空间和足够的人口。但是现在,希望就在眼前,蛮王便将大王子都派了过来,以表示他的支持之意。
费青松与泰雷同样也是有野心之人(话说在大乾这般对藩王优厚的待遇之下,任谁成为了可以自治的一州总兵怕是一样会野心膨胀吧),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岂有不争取的道理,加之庆王又是先帝的皇长子,支持他也在情理之中。当下众人是一拍即合,这一次聚到一起,就是商量起兵伐辽州军之事。
这一次的会议一开就是两天的时间,期间众人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以及战争胜利之后会得到的种种利益。在庆王有意的让出了一些好处之后,最终众将皆是一幅非常满意的模样,共同商定,三天之后出兵,他们将以庆王为首,奔大梁城而去。
会议结束的那一天,辽州军的情报人员便打探到了这个消息,当下便把消息送了出去。五天之后,消息传到了大梁城皇宫唐青川的耳中时,他是怒不可竭。
身为堂堂的忠王,现在的乾英帝,普天之下,没有谁可以放在唐青川的眼中。即是庆王想要与自己为敌,那便一战就是。也正好借着这一战之机,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晓,他乾英帝的强大。
唐青川决定御驾亲征,共计带兵二十五万,对外号称三十万人马西出成德,他要在这里与前来的庆王大军展开决战。当下,所有藩王及各势力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了成德府这座冀州的西门户的身上,所有人都在心中暗暗猜测着这一战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相比于其它人的疑惑,或是猜测,身在古州的唐傲却是信心十足的对着刚由吉州赶来的韩策说道:“胜者必会是唐青川。”
“哦,为何?”原本只是带着好奇之心一问罢了,没有想到唐傲竟然会如此的回答,韩策便极于想要知道原因。
“具体原因本王也不知晓,但忠王谋划了这么多年,岂会被别人随意出兵而灭之?相比之下,只是乌合之众的庆王军准备时间过短,毫无底蕴而言,难有一胜之机呀。”
“殿下的意思是庆王大军会因为心不齐而败?”听出了这话中的关键,韩策心惊般说着。
“这只是其中一种吧。其它还有很多,比如说天气原因,比如说粮草的供应等等,总之打仗不是谁人多就一定会胜的,天时、地利、人合都需要考虑到。如果这些都不占优的话,那就要考虑出奇兵了。可看现在庆王摆出来的阵势,分明就是要正面决战,实在不知道他的优势和自信在哪里。”一边说着唐傲一边摇了摇头。
虽然不看好庆王,但对于庆王去挑衅唐青川,他还是乐于看到的。一来将辽州军的目标从自已的身上转移开去,二来,不管是最终谁胜了,他都可能会成为那个渔翁不是吗?
“好了,不说这些了。想必谁胜最终也不会饶过我们,还是会把我们视为对手的。那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抓紧这段时间发展强大自身。韩先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州之地,可以考虑科举制的问题了,挑选出大量可用的人才,如何在短时间内加强我们的底蕴,如此一大步迈出去的时候才不会扯到蛋。”
对于扯到蛋的说法,韩策还是第一次听说,但对于动不动就口出异言的吉王他早已经是习以为常。“请殿下放心,下官会做好这件事情的。”
“很好,接下来古州这里就要麻烦韩先生了。本王会给你留下足够的军队,如遇改革之路上有人阻拦的话,无奈之时可以考虑以武开道。说起来,任何新制度的建立时,都免不了会有一个阵痛的过程,但为了那最好的结果,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唐傲一边说着,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着远方,似乎在那里,一个新的王朝与帝国已经成立,那里的百姓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一般。
韩策的目光也不由追随而去,虽然他什么都看不到,却可以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吉王殿下那雄心伟略的胸襟。
汉昌二十年十一月初三。
庆王带十五万大军如期的出现在城德府城门之下。大军虽由四部分组成,军营却也是建在了一起,远远望去,一片连着一片,远远看去,给人一种好生壮观之感。
城德府城楼之上,挂甲的唐青川眯着眼睛看着城下连绵的敌营,眼中不由自主的露出了轻蔑般的耻笑之意。“好呀,来的越多越好。命令下去,各军严守城池,同时把守城用的东西都准备足了,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朕那庆王侄儿能坚持多久。”
唐青川根本就没有要与庆王决战之意。明知道对方有西蛮的三万骑兵在手,以步对骑,那得多愚蠢能下这样的决定。而自始至终,唐青川都是抱着守城的想法。
正如唐傲所想一般,现在已入冬初之时,天气会越发变得寒冷起来。城内的辽州军有房可住,自然撑得住,但住在野外的庆王大军就不同了,只需时间一长,攻不下城池的情况下,怕是这十五万大军就会不攻自破。
还有这大军的粮草,每天消耗的数目可是不低。庆王身后有着范家支持又如何?短时间内能坚持,可是时间一长呢?到时候管他范家有多少的银子,最终都是要扔在这里拿不回去了吧。
这一点上唐青川就要聪明的多了。对外他声称调来了二十几万大军,但实际上城德府内只有军兵十万而已。虽然每天也需要消耗不少的粮草,可是比之庆王,他的优势就太大了。
哈哈大笑的唐青川将战场交给了手下大将安志武,他本人则是入城内歇息去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的——座以待对手毙!
城外的庆王哪里知晓这些,此时他正一脸的踌躇满志。眼看着大军出现在了城外,接下来就可能会大败辽州军,成为战场上的英雄,从而入驻大梁城,成为新的皇帝了,此时他激动的是面色通红。巴不得马上就到明天天亮,便开始与辽州军在战场上厮杀起来。
不止是庆王,其它众将也是一脸的斗志昂扬。尤其是西蛮大王子俄必克,这一次能够单独领军,这是父王对他的信重,他是一定要好好的表现一番,如此才能在父王百年之后,如愿的继承大位,成为新的西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