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里,明智的妃子们便有了想法,也是最应该做的聪明做法——离宫。
离宫,远离唐青河,最好去一个他找不到,或是他管不到的地方才是明智之举。而大乾一直以来存在的藩王就给了皇子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可并不是每一个皇子都可以离宫,或是有处可去的。有选择的,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做着离宫的准备,没有选择的,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赵贵妃也是很快收到了先帝驾崩,唐青河上位的消息。这对于她不亚于晴天霹雳,让赵贵妃直接就昏了过去。直到一个时辰之后,这才缓缓醒转过来,接着女官彩玥那焦急的模样就出现在她的视线之中。
“娘娘,您终于醒过来了,太好了。”
看着彩玥那欢呼雀跃般的模样,赵贵妃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宫女终是宫女,哪怕是身份更高一等的女官也是如此。对她们而言,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反正她们还是宫女不是,是不可能成为主子的。
可做为赵贵妃,她把女人最好的年纪,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乾文帝。现在这个让她可依靠的男子就这样死了,她如何能不悲伤,如何还能笑得出来。
尽管心头很是悲伤,但赵贵妃还是没有忘记眼前的紧张形势,开口问道:“彩玥,本宫睡了多长时间了?”
“回主子的话,一个时辰了。”彩玥老老实实的回答着。
“一个时辰了?外面的情况如何了?”听到都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赵贵妃有些心急的问着。这可不是平时,平时便是她睡上一天都没有事,可是现在,说是分秒必争也不为过。
“回主子的话,刚刚顺王还有忠成侯都派人来了。”
“他们说了什么?”赵贵妃心急的问着,或许她也知晓,这个时候了,能来找自己那一定是要商量极为重要的事情,如果因为她的昏睡而耽误了,那罪责就大了。
好在的是赵贵妃白担心了,不管是顺王还是忠成侯,都只是来通知赵贵妃做离开的准备而已,并没有谁要商量之意。
“回主子,顺王派人说了,天一亮之后会在东城门外等您;忠成侯派人来说了,天一亮之后会在北城门前等您。”彩玥很快的把两道重要的消息讲了出来,然后就一脸期盼的看向赵贵妃。这一会她也知晓,接下来娘娘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东门?北门?”赵贵妃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赵贵妃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后宫中过的如此滋润,甚至于还可以升到贵妃娘娘的位置。正因为此,她很快就看出了顺王与忠成侯的打算。
选择走东门的顺王,目标自然是奔向鲁地,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由金甲卫副将莫成宇和护国侯陆志率领的大军正在鲁地,儿子这是要去与他们汇合的。
选择走北门的忠成侯,无疑在这个时候做出了前往吉州的决定,这是要与吉王汇合了。
那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从小养在身边,当成亲儿子一样的吉王,赵贵妃要做何选择呢?
虽然内心中的确是纠结了一阵子,但最终赵贵妃还是做出了跟着儿子顺王离开的决定,这样做,她也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试想一下,连自已这个娘亲都不跟着顺王走的话,那别人会如何看待顺王。一个人一旦背上了不孝的名头,还让他怎么去做大事呢?
心中有了决定,但赵贵妃还是决定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忠成侯,回头转交吉王。赵贵妃有一种感觉,相比于自己的亲儿子顺王,自已养大的吉王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她不好去寒了对方的心。更重要的是,与吉王打好交道,对于以后顺王的发展也会是极为有利的。如果大家以后都成为了藩王,多多联系,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抱团,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赵贵妃还在这里给吉王写着密信的时候,雅梅宫的朱妃,也同样在收拾着东西。并已经派出了女官又菱将只有十三岁的七皇子唐健接到了自已的身边。她已经做好了带着儿子去找父亲西蜀王朱当道的决定。
两位皇子做好了离开大梁的准备,这可是急坏了五皇子唐俊。眼看着还有一年就可以挂冠,就可以被封王的唐俊运气真不算好。先是因为偷拜了南吴王为义父之事被父皇知晓,给软禁了起来。接着父皇又突然间驾崩,使得他是背上加背,早已经不知所措。
好在很快就有人来到了月合宫,通知了唐俊的母亲百里贵妃。消息是百里贵送来的,内容只有四个字,以静制动。
这件事情上百里贵自然有他的打算。他骨子里并不看好唐青河的上位,在他看来,乾仁帝的上位是不合法的,必然会受到所有人的抵制。一个注定就不会长久的皇位就在这里摆着,他为什么要离开?
如果可以就近留在大梁城,会不会有一天事情再度变化的时候,他来上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抱着这般的思想,百里贵自是不会让五皇子唐俊离开了。更不要说去投奔南吴王,说到底,只是认的义父而已,还是偷偷摸摸认的,这其中的关系到底有多牢靠,他自已都是心中无底,自然不会去冒这个风险。
三位皇子都有了决定,消息未用多久就传到了左仆射范师通耳中。
不愧为百官之首,手中掌握着不少的实权,哪一个势力中也都安插着人手,这才能够快速的将这个消息弄到手中。正因为此,范师通才会以一愁莫展的模样出现在庆王府中。
“老师,如何了?我们什么时候行动?”庆王眼中带着一道很明显的兴奋之意问着。这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里,他早已经从最初的悲伤、慌乱到了现在的心情激动。
不激动不行。庆王虽然说是皇长子,但因为腿疾的原因属于那种一直不被重视的存在。好不容易前太子和襄王分别犯了错,一个被杀,一个逃了出去,他这才受到了重视,有了掌握部分权力的可能。但天知道这样的局面可以维持多长的时间,或许用不了多久,一旦有哪一位皇弟成年了,或是被父皇看中的话,说会取自己而代之的吧。
就像是最近崛起的六皇子顺王便是最好的例子。
乾文帝不死,庆王能够上位的希望实在太渺茫了一些,甚至是毫无希望可言。现在好了,父皇驾崩了,这就等于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出现在庆王面前,如果能够抓住的话,或许就可以直接上位,成为皇帝,成为主宰天下之人。
想到这里,庆王哪里还会悲伤,一心想的就是马上造反出兵,杀了唐青河,平叛之后,凭着他皇长子的身份岂不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大位了吗?
这在一看到范师通出现的时候,便急急的走上前来,问询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