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是说,明知道沈傲无救了,这是忠国公府的人想把所有的产业变现之后,分脏而散?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沈傲的主意,正是他嘱咐韩策时所说的部分内容。
从知道那个美人是晋王妃,是前狄公主的爪牙之一柳香香之后,沈傲就知道这一次他想要光明正大的从大狱中走出来怕是很难了。他这便做了最坏的打算——便是突破一切的牢笼,强行离开。
沈傲是有这样的本钱的。凭着五百精锐至极的撼山卫,凭着雪菲等人的功夫,出其不意之外夺狱而出,逃出大梁城至少有六成的胜算。
虽然这样狼狈的离开并不光彩,但沈傲还有得选择吗?
即是对手设下了这个套,想必还会有无数的后手吧。
柳香香已死,一个死人是不可能会在话说的,那谁来证明他的清白?
对于这种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的事情,沈傲纵然长了一百张嘴也是无法说清。即是如此,便只能按最坏的办法来,那就是离开大梁城。好在这些年与五公主联姻的事情,一直像一块巨石一般压在沈傲的心头,让他不止一次的想过离开大梁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如此就有了各种的准备,现在倒是有机会用上了!
虽然人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外面有着很多狱卒防守着,但沈傲对于外面所发生的事情一样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一切就要感谢随身而来的兽语术。
兽语术在身,可以让沈傲轻松的与任何牲畜进行沟通。且随着他本身的实力越发增进,所能沟通的牲畜体形也是越来越大。就像是最初他只能和百斤以下的牲畜对话,可是现在,与两百斤内的所有牲畜沟通已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强大的兽语术下,沈傲进入牢房中不久便与这里的老鼠成为了朋友,并很快见到了这里的鼠王。在沈傲做了许诺之后,果然在距离牢房三公里之外的一处宅院之中摆放了很多可供老鼠食用的粮食,这一切自然是沈傲安排雪菲去做的事情之一。
有了粮食,沈傲完成了自已的承诺,鼠王便带着一众徒子徒孙们开始挖设地道,并把沈傲所需要纸笔带到了牢房之中,随后又将写好的纸张带到了宅院之中,凭此,外面所发生的消息可以快速传递至此,且还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沈傲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他的想法是一旦罪名定了下来,他便要借助着地道而遁。那时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想去哪里便可以去到哪里。
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产业便现,尽可能带着更多的银钱离开大梁城,如此无论是去了哪里,也等于拥有了足够的发展资金,足以让他去立足。
沈傲所做的准备,外界并不知晓,没有人想到人可能会与兽进行沟通。没有人会想到,老鼠会如此帮助一个少年。
准备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没有太多的讨价甚至是让了一部分利益之下,长公主代表着皇帝收购了忠国公府手中的四成国昌隆股份,共计做价八千万两银子。
按说,以现在国昌隆的赚钱速度,又是大乾唯一的皇商所在,不用交商税的它们四成价值远远不止如此。但沈兴还是按着沈傲之意,以如此的价格和长公主做了交易。
接下来就是道路的收费权出售。在所有的商人都看到梁辽路的畅通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这道路的收费权也成为了抢手之物。但凡是有实力的权贵和豪族都加入了进来。
仅仅是五天的时间,七段道路全数转让了出去,共得银五千万两。
这个价值,自然是大大低估了这条道路的价钱,只是此时的忠国公府似乎并没有在这样的事情上计较什么,他们只想快速的出手得到现银而已。
接下来,忠国公府又把在商会中的权益转让了出去,又得银两千万两。至此,三项共得一亿五千万两,全数被换成了黄金,存入于忠国公府之中。
这笔偌大的财富也引来了不少人的红眼。
甚至于,忠国公府府外,每天都有很多陌生人在盯着这里,但凡有任何从这里出去的马车都会有人跟着。群狼环伺之下,忠国公府外的大街上气氛一直显得十分紧张。
这里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般,似乎随时可以爆炸。
倘若此时有谁忍不住率先动手的话,怕是很快这里就会成为混乱的战场。到那个时候,各个势力都会借乱出手,为的只是存放于忠国公府中的天数银两。
诡异的气氛之下,始得没有人愿意走在靠近忠国公府的街道之上,这里似乎成为了一块真空之地,便是平时银甲卫的队伍也不愿意出现在附近巡逻。
忠国公沈傲之事,久而不决。也引来了一众朝堂重臣们的注意。
最先做出动作的便是从不站队,当代大儒,有着内相之职的翰林大学士杜晋。
一篇足以在读书人中引起巨烈反应的《东周列国志》终于出版成册,在沈傲所弄的活字印刷术的帮助之下,出现在国昌隆的图书一栏之中。
整本书以纪实的方式还原了那段历史,以史为鉴,足以达到发人深省之目地。
这个年代,一些古书还是以竹简为主,这样一来更易保存。但阅读起来却是多有麻烦,任谁出门的时候,带着几十上百斤的竹简想来都是一件麻烦事。
《东周列国志》的出现,却是全用精品宣纸制成,纸张轻盈,便于携带不说,里面还有一些简单的插图,在沈傲亲自校定之下,以保证用最简捷的方式说明所要描写的内容,使得即便是认字不多之人一样也可以看得懂,看得明白。
自然,这样的书籍价值也不会太低。但在缺少书籍的当时,《东周列国志》的出现,还是很快被抢购一空,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现下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当足足准备好的千本《东周列国志》横空出世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赞叹着内容的精美和插图的形像时,更大的发现也惊到了世人。那便是在书籍署名一列赫然印有杜晋和沈傲两人的名字。
虽然说沈傲的名字在次,但他的名字能够出现在这里,便足以让人去惊叹,让不知道多少读书人去羡慕不已了。
《东周列国志》的出现,署名上竟然出现了一位将死囚犯之名,顿时引来了很多人的反对之声。在他们看来,忠国公涉嫌里通外国,欲要颠覆大乾皇权,这样的人已经是罪人,是不能出现在此等足可传世之作的署名之上,这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玷污。
为了这件事情,不少的读书人自发的去往了杜府,在内相府外聚成了一片,要求大学士将沈傲之名去除。甚至还有一些权贵子弟表明他们愿意出资出印《东周列国志》,且不要署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