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约是半个时辰之后,襄王才一幅姗姗来迟的模样。事实上,早就可以出在这里的他,硬是让车架围着附近的几条街都走了一遍。当他带着足足上百的护卫穿行于大街上的时候,果然也引来了更多注意的目光。
待襄王的车驾来到了忠国公府门口的时候,仅是跟在他身后看热闹的百姓就有数百之众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襄王殿下到!”
“庆王殿下到!”
“范大人到!”
“百里大人到!”
原本还很安静的忠国公府门前,随着襄王的到来很快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襄王的脚步也不过是在车驾中刚刚迈出,就听到了身后一众的喊叫之声,但这一次他非旦不高兴,相反嘴角还划过一道笑意。都来了吗?那最好,今天且看他如何的脚踩国公府吧。
“三皇弟。”庆王出了车架之后,第一时间就喊住了襄王,借着这个工夫,其它两位监国大臣也一并走了过来。
其中范师通是想要说服襄王的,至于百里贵自然是来替襄王座阵。
五位监国大臣来了四位,就这样凑在了忠国公府的门口,这也是自打乾文帝离开大梁城之后,他所命的五位监国第一次相聚。只是可笑的是,他们并没有在皇宫中碰头,反倒是来到一座国公府门前相聚了。
“哦,大家都来了,好巧呀。”襄王回头看了一眼之后,便呵呵的笑着,他甚至有意把巧字加重了发音,为的就是告诉几人,对于你们可能会现在这里,他是早有准备。
有些挖苦的调音,自然让几人听得清楚。但想到这会关系到自已与蛮人间的关系,庆王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上前来,“三皇弟,此事还需要慎重呀。”
不叫襄王,改叫三皇弟,对于庆王这明显想要套近乎的方式,襄王很不感冒,冷冰冰的就回了一句,“怎么?庆王殿下是要教本王怎么做事吗?”
那有些不阴不阳的声音一响起,庆王便是面色一变,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同样是皇子,还占着一个长子的身份,要让庆王拉下脸面来求襄王那是不可能的。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更是做不出来,便也只能闭紧了嘴巴。
范师通眼见事情要坏,不得已站了出来,“襄王殿下,此事涉及到的不仅仅只有忠国公,还有我们大乾与蛮人的关系,这可是连陛下都十分重视的,还请三思。”
这一声提醒,是在告诉襄王,你与忠国公之间的恩怨,他不想说些什么,也不会去管,但涉及到蛮人的事情,还要更加慎重才是。
“与蛮人的关系?”有如被踩了尾巴一般,襄王猛然间就跳了起来。“我们与蛮人还有什么友好的关系吗?之前刚刚签定了停战的协议这才多久,眼见着晋军攻打大乾,他们便又起了心思,陈兵于界,像是这样不遵守规则之人,为何还要给他们留面子。告诉你,今天本王就是要刷蛮人的面子,好让他们知晓,得罪了我们大乾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来人呀,给本王把门砸开。”
范师通不站出来还好,这一站出来,反倒让襄王更为恼怒,一幅绝决般的模样。这句话也堵得范大人是面色赤红,待他还想再说一些什么的时候,百名衙役早已经如狼似虎一般冲上前去,打砸着忠国公府的大门。
这一阵剧烈的敲打之声,让外围看热闹的百姓是越来越多,很快就挤满街道的两头。
“教主,兄弟们都来了,占据了各个位置,随时可以动手。”
“宗主,我们的兄弟做好了随时动手的准备。且我们还看到四方教的人也在人群之中。”
嘀咕声在人群里不绝于耳,借着这个混乱的时机,沈傲亲命的四方教教主封万里和归一派宗主孙伏虎的身边也是兄弟越聚越多。
现场形势的发展,让这两位面色发紧,拳头更是握了松,松了握。
从回到大梁城之后,两人没有选择加入到大乾军队,成为其中一员的那一刻,便已算是默许了加入到忠国公府的怀抱之中。此时眼看着国公府有难,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
可问题是,之前并没有接到任何的命令,如果现在冒然出击的话,暴露了自己实力倒是小事,耽误了国公爷的大计那才是不可饶恕的。
动手还是不动手?
两人尚还在犹豫之间。忠国公府的大门却在这一阵阵急敲之声终于敞开了侧门,耿亮这位护卫的身影又一次的出现。
这一回出来的耿亮,带了足足上百安保护卫,他们由侧门中鱼贯而出,挡在每一名衙役的面前,如狼似虎的目光狠狠的盯着他们,似乎一声令下,随时就可以动手将衙役打倒在地一般。
“你们要做什么?”面对着安保护卫的逼近,最先受不住的就是这些衙役们,他们竟然先开口出声问着,且那声音中怎么听似乎都带着一丝颤抖之意在其中。
这便是大理寺的那些衙役,或许欺负百姓他们一个顶两,耀武扬威,可真当面对着权势之人,尤其是实力较之他们更强之人,很快就露出了怂意,露出了原本就属于他们那怯弱的一面。
相比之下,银甲卫却是厉害了许多,至少他们不会因对手的强大而害怕。只是可惜,这一会的银甲卫们都去了定州城,在成为不了这些衙役们的后盾。
衙役们那无能的表现落到了周边百姓的眼中,顿时引来了一阵阵的哄笑之声,听在几位大臣的耳中,他们是个个面色难看。包括范师通和庆王也恨极了这些忠国公府的护卫们,他们也太不拿衙役当回事了,不管怎么说他们也代表着皇权不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忠国公府借用着蛮人公主与他们利益绑到了一起,他们还真不想管这样的事情。
庆王也好,范师通也罢,心中恨,却不会开口说出来。他们不会忘记自已此来的目的,自然就不会落井下石。右仆射百里贵则是不然,眼看着忠国公府的护卫们如此的强势,心中的不快当即就发泄了出来,“看看,看看,不过就是一群家奴而已,竟然也敢与朝廷为敌,这股风气当真是不好好的煞一煞是不行了。”
“百里大人说得极是,这一次本王要进府拿人,是谁挡了本王,也要被一同治罪。哼!所有人听好,袁皇贵妃懿旨在此,听旨吧。”襄王由怀中一掏,一道懿旨这便被拿在了手中。
“臣等接旨。”虽然面见懿旨不用下跪,但出于礼貌和尊重,百里贵还是弯下了腰,一幅毕恭毕敬的模样。
有了百里贵做出榜样,庆王与范师通相视一眼之后,不管心中如何的不悦,却也只能弯腰行礼。
这些个大臣一带头,围观的百姓们瞬间便是哑然一片,没有人再出上一声,且也都低下了头,一幅聆听般的模样,引来了整个街道上安静一片,落针可闻。
便是耿亮等护卫,这一刻也只能放下了盯着衙役们那凶狠的目光,双手抱拳弯腰而立。
这即是懿旨的厉害所在。除非有皇帝的旨意,不然的话它便是旨意,让人不得不接受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