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似乎也十分高兴,忠王府中他与世子唐伊连喝了好几盅,这才带着一些的醉意离开。但是一出忠王府,回到了牛车之上,沈傲的面色就重新变得平静了起来。
“你没有喝多吗?”雪菲脸上带着好奇之意。她刚才还有意的触碰着沈傲,感受到他心跳的确加速了很多,便有些好奇一问。
“刚才是有些多,但这会已经好了。”沈傲呵呵的笑了笑,随后便闭上了眼睛,陷入到深思之中。
或许是经脉宽于常人的原因,沈傲很能喝酒,且不管喝了多少,只需调节一下身体,很快就可以重新变得清醒起来,说他现在是千杯不醉亦不是什么夸张之言。
闭目的沈傲想着忠王信中所写的内容。对于忠王肯为自己说话,沈傲是能理解的,毕竟他让忠王世子站了起来,这是多大的恩德,不过是口头上支持一下,算不得什么。
但信中不仅是对自己的口头支持,还写明,如果在大梁城中混不下去了,可以随时去往宁城,去往忠王的地盘,这就让沈傲无法理解了。
甚至沈傲看过信后还隐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忠王想让自己为其效力,想把自己攥在手中为他所用。
宁城可不比其它的地方,那里完全就是忠王的独立王国。即便是乾文帝的旨意送到那里,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的有限。这样一个地方,他若是去了,岂不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所为了吗?
相比之下,这里有忠成侯,有赵贵妃,沈傲留在大梁城才最安全一些,即便是有一天他不得不离开大梁城的时候,也会去往一个无人管束他之地,而不是去向忠王那里,成为别人赚钱的机器。
忠王有着自己的心思,这一点沈傲已经感受到了。但唐伊对自己是真心诚意的,这一点沈傲同样可以感受的出来。正因为此,他才表面上装成十分高兴的模样,而没有直接拒绝。
一来他不想让唐伊的脸面难看,二来沈傲现在也不想得罪忠王,外面有这样一个“援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以利用上来,他岂会做出自斩臂膀的事情来?
没有拒绝不等同于赞成忠王的想法。这分明是想招揽自己,或许对方还巴不得他落难吧,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不是?
可惜的是,所有人注定都要失望。不管是不看好自己的,等着自己落难来收留自己,想要自己感恩待德的,最终都会失望。因为沈傲早就有了决定,并为之在做着各种的准备。
蛮族一而再的拿自己和五公主做文章,说实话,已经激怒了沈傲。他可不是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之人。即然有人一定想要收拾自己,那少不得他只能进行反击,到要看看,最终是谁来收拾谁。
沈傲更要让旁人知晓,惹了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不仅是做生意厉害,写诗厉害,在其它方面嘛,也不会差的。
“七哥,去别院。”牛车的中沈傲睁开了眼睛,向着赶车的傲七说着。
“诺。”车外传来了傲七的声音,随后牛车便是方向一转,向着沈傲不久之前刚买的别院而去。
所谓的别院也被忠国公府的家奴们称之为鸽院。
之所以说是鸽院,正是因为这里养了近万只鸽子,因为沈傲的一道命令,大梁城内几乎所有的鸽子都被买了过来,还有些人看到这是一个商机,还主动的出城抓鸽子卖给沈傲,倒是小赚上了一笔。
沈傲的这个举动,弄来如此之多的鸽子,让许多人十分的不解。这或许就是有钱任性,对于如今财大气粗而言的沈傲,万只鸽子钱还真是小意思,没有被他放在眼中。
有人以为养着这么多的鸽子,怕是忠国公想做鸽子给大家吃,毕竟听人说鸽子肉也是挺香的。可事情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万余只鸽子,就在这院中新订的鸽子笼中养活着,管吃管喝,便是有鸽子飞了出去,沈傲也不会去管。
飞出的鸽子有的还会回来,但有的当真是走了再也不会归来,为此一天不知道要损失多少,有时候一天便是走丢数百只也是正常。但放在沈傲的眼中,依然看不到一点的急色,仿佛这些事情就像是没有发生一般,他依然还是有空就会来座上一会,甚至还会发出咕咕的叫声,像极了鸽子同类发出的声音。
沈傲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次重生来到大乾王朝,一直没有被他放在心上的兽语术,竟然可以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让他与鸽子沟通起来完全的没有障碍。
怕是有聪明的看客已经看了出来,沈傲的举动是在训练信鸽。
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无论是阻隔千山万水还是崇山峻岭,它们都是要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因为它们的恋家和归巢性被人们所发现,而培育,发展,利用来传递紧要信息。
信鸽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传信方式,直到今天,在一些通信手段相对落后的地区仍然使用着。
目光扫视着大殿,发现忠国公,同时兼任户部金部主事的沈傲竟然没有出现在朝会之中,心中不由骂了一声小狐狸。
在明知道今天朝会的内容之后,沈傲不出现在这里自然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不然的话,他当真的出现了,让众人如何去做,当面质问他,逼问他吗?
若是那样,矛盾和冲突就无法解决了。最终不是沈傲离开,就是弹劾的众臣离开。以一对众,沈傲再自大也不会做这般的选择,那只是会给他这个皇帝带来压力而已。
沈傲没有入朝参会,这就让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些什么,而不必顾及太多。虽然他们所说之言最终一样还是会传回到沈傲的耳中,但毕竟不是面对真人,自然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就像是此时,忠成侯沈云义像是一个小学生般,正拿着一个小本本在记着所有人的发言,便是一种明证。这一幕也被很多人看到,但大家并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坚信,这么多朝臣意见是如此的统一,这一次沈傲是非要去往蛮族之地不可。一个都要走的人,又能带给他们怎么样的压力,或是威胁?
没有顾及之下,越来越多的朝臣站了出来,人数已是超过了半数还要多,这股压力始得乾文帝都不由自主双眉紧皱,也不得不开口说道:“众位爱卿,五公主与忠国公之事乃是皇太后钦定的。实不相瞒,昨天晚上朕特意去了一趟吉祥宫,说的就是此事。但皇太后并没有同意,相反还斥责了朕,你们说,让朕如何是好。难道让朕做一个不孝之人吗?”
古时对于孝字可是十分看重的。不知道多少的皇帝开口就是仁孝治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主流,容不得旁人去质疑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