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的目光不由落到了雪菲的身上,白纱之上的双眼依然如往常一般的平静,看不出有丁点的异常来。
“那个,咱...老奴就不喝茶了,出宫的时候也很长,陛下也在等着回复呢,老奴告辞。”已经起身的严福在没有座下去的意思,而是看了看沈傲行了一个拜别礼。
沈傲也是身体微躬,做了一礼,“此行辛苦严公公了,石磊,拿银子来。”
“不必,不必,这原本就是老奴的职责,应该的,应该的。”严福不断的摆着手,似乎沈傲给他银子就等于是递给他一个烫手的山芋一般,让他避之不及。
严福就这样走了,走的可以说是很突然,银子更是没有拿。看着那离去的背影,沈傲慢慢转身看向雪菲问着,“他很怕你?”
“不知道。”给出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之后,雪菲突然开口问着,“你要当官了吗?”
想不到一向不曾主动与自己说话的雪菲会这样来问,沈傲的神情也是为这一顿,随即点点头道:“是的。某掌管了金部,对于大乾钱庄的发展将会更加有利。”
“不懂。雪菲轻摇了摇头,自小跟在傲雪的身边,雪菲的武学造诣是很高的,可是说到其它的事情,那就是有些一塌糊涂之感。“当官很累,不好。”就似是小孩子随口而一般,雪菲那空灵般的声音传出,尔后也不等沈傲回答,她是转身即走,留给沈傲一道美丽的背影。
看向着雪菲的身影,沈傲神色看似很平静,实际上已陷入到沉思之中,这个雪菲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严福会如此的怕他,不仅不要赏银,便是称呼都由咱家改成了老奴,难道仅仅只是雪菲的功夫更高吗?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对了,之前白秋彤与雪菲见面,似乎两人认识一般,难道是白秋彤也知道一些什么?看来有机会要好好的问一问。
雪菲的到来,沈傲可以感觉出对方对自己没有丁点的恶意。但终究来路是个疑问,如果可以搞清楚当然是最好不过。毕竟身边的人,如果连底细都不知道,以后用起来会很顾忌的。
沈傲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了雪菲身份之上,对自己刚得的金部主事这个职务并不在意。但他却不知道,如果这件事情公布了出去,十六岁成为了户部最重要的部门,金部主事,怕是不知道要引起什么样的波澜,甚至是朝堂之上有什么样的反对之声。
乾文帝在做着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想到会有人反对,他也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可皆因为晋王派人送来的一封书信给全数打乱。此时哪里还有人顾得了一个从三品官员的任命,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晋王低头的事情之上。
晋王低头了。
晋王派来的使者入了大梁城,呈上了这封书信。大意内容就是晋王受了太子的蒙骗,以为是有人在皇宫中威胁到了皇帝的安全,这才起兵营救。事后知道了真相,又怕乾文帝怪罪,又迫不得以带兵出了大梁城。现在即一切已经真相大白,他这个折子便是来请罪,请陛下饶恕他的莽撞之举,同时晋军依然还是大乾的军队,还是听从皇帝调遣。
奏折的最后,还说了有关太子的问题。晋王表态,太子竟然想借自己之手谋权篡位,实是可恶,这样的人就应该斩之以除后患,倘若是皇帝做了这样的决定,他会公开的表态支持云云。
这道折子现如今就摆在龙案之上,乾文帝面色平静,从他的脸上看不出是高兴还是愤怒。
严福回到了宫中,正站在乾文帝的身前,一幅低头弯腰的模样。“陛下,旨意已然传达,忠国公会在明日去户部上任。”
“嗯,应该和他说的都说过了吧?”乾文帝依然是面色平静般的问着。
“都说了,但凡是奴才知道的,都告诉了忠国公。”严福连忙点头。别以为他见了沈傲就一幅打开话匣子,搂不住的模样,若非是乾文帝有令,他是不会那么去做的。
能在皇帝身边伺候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嘴严,什么事情都向外说,那天子身边还有没有秘密了?这样的奴才怎么可能被乾文帝委以重任,一用这么多年。
“告诉了就好,这件差事就先这样吧。这封奏折你看看,然后让人誊抄三份,一份公布于众,一份送到天牢太子手中,还有一份送...送往瑶华宫去好了。”乾文帝似是费了很大力气才说完了这些,随即就是心灰意冷的摆了摆手。
“诺。”感觉出皇帝心情并不好,严福也不敢多说些什么,答应一声之后这便上前拿过了折子之后转身便走。
直到严福的身影消失于大殿之上,乾文帝的眼中这才猛然间露出了一道精光,“晋王好本事,竟然就这样将责任退到了朕的太子身上,当真是好手段呀。也好,即然你不敢与公开的与朕为敌,朕便在等待几年又如何?朕倒要看看,一旦你的身体不好了,你的子孙是不是也能像这般有能力,能守住晋州四地。”
乾文帝的心情的确是不好。他原本已经做好了兵出晋州的决定,只等将太子系的人铲除了一个干净,朝局稳定之后就准备施实的。这一次晋王公然的造反,带兵攻打皇城,便是给了他一个最好的出手借口。
有了这个由头,乾文帝相信其它的藩王是不会出兵相助晋王,而一旦拿下了晋州四地之后,大乾的实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那个时候回过头来,便可以一一对付其它的藩王,直到有一天平定所有藩王势力,集二十四州大权于中央之后,他就可以集中力量平定外邦,做一个真正的盛世名主。
想要达到这些目的,并不仅仅只是说一说就可以做到,真干起来怕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乾文帝还是要去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事情最难走的都是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都无法迈出去的话,还何谈以后和未来?
只是一切的事情都没有做,晋王的请罪折子就送来了。可以看出,晋王应该还没有回到太原郡,就这上了这道折子,怕的就是乾文帝会突然集结大军,向他出手。
现在好了,晋王先认了错,如此一来,给出的理由虽然勉强,但也可以说的通,如此一来的话,乾文帝就缺乏了足够的理由出兵,这样晋王也就安全了,他需要付出的只是太子的和妹妹李皇贵妃的性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