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他们在这里已经足足有一个来月,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逐渐适应过来的耗子们监视着市区里面的各方势力,也有条不紊的将分部成立了起来。
南戈壁省除了煤炭,其他的矿产资源还没有被现,据说日本人在这里找到了小型金矿,但是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大山他们现在盯着的,就是春天雪融的时候牧民们手中大量的羊毛以及皮子,还有夏末时肥壮的牛羊。总部已经有明确的指示,今年秋天,公司必须向集团军,边区输送不少于十万头的牛羊!而王大山他们只能靠手上仅有的三千多斤的盐巴,以及不到两千斤的茶砖。这是他们使用十****卡车运过来的两样物资。至于后继的物资,还不知道有没有!
盐巴来自于运城,茶砖来自于川北,这是两项根据地能拿出来的大宗物资,像瓷器,根据地之内都缺的厉害。
王大山和几个蒙古部落接触过,蒙古人确实需要物美价廉的茶砖,以及盐巴,在此之前,一直是朝鲜人和他们交易,不过朝鲜人很贪婪,茶砖和盐巴,铁器的价格很高,王大山所接触过的几个部落都必须依靠内蒙一些部落的接济才能度日。但是随着日军驻蒙军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内蒙的一些姻亲友好部落自己的日子都渐渐难过起来,除非是向德王称臣,日常的盐巴,茶砖和铁器都变得艰难起来。这几个部落,因为缺盐,有的竟然是使用蘸醋布。
这几家在达兰札达嘎德拥有话语权的部落承诺,只要王大山的公司能提供茶砖和盐巴,铁器,他们就和银川矿业来交易。其中一个部落还直率的跟他讲,只要他们的盐巴茶砖铁器的价格能让他们满意,将有一个惊喜给王大山。
今天一大早,王大山就带着人来拜访这个部落的实际领导者,已经被外蒙政府削去‘公爷’头衔的勃勒。
勃勒的部落似乎不大,成年男丁在三千人左右,有着五个拊膺部落,遍布在南部两个省之内,但本部落一直在南戈壁省游牧,是南戈壁省的四大部落势力之一。实际上,在外蒙这个交通不便,文明并不达的地方,南戈壁省这样一个部落,规模算是很大的了!实力也相当强!
南戈壁省的四大部落,依照王大山的直觉,只有这个勃勒的部落是对中国有感情的,其他三个部落中,赞成外**立的有一个,态度不明的两个。而这两个部落,都和日本人的控制下的朝鲜人关系很不错,他们拿到的货物价格要比勃勒和赞成独立,也就是乔巴山的支持者部落要低一大截。
限于此地情况的错综复杂,秦远给王大山派的四个随从战士都是精于枪法和近身肉搏的好手。
勃勒的部落主要游牧在戈壁阿尔泰山的北边,但是勃勒在达兰札达嘎德市区,是拥有一座大屋子的。因为这里不仅仅更加的繁华,物资补给也更加方便,关键的是,这里更好度过冬季。
冬季是牧民一个很困难的季节,大雪,风暴这些灾难往往是摧毁一个部落的凶手,而四大部落都在省会设立据点,就可以及时筹措物资应对天灾。
勃勒正值壮年,据说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在沙俄时期独立动乱中独立分子给杀害的,他们家的爵位也被剥夺。但是游牧部落认的就是血缘传承。勃勒随之被部落立为新的领,今年也才三十五六岁的样子。
“王经理,你的货物呢?”勃勒看到王大山五人,脸色有些不悦的问。
王大山是达兰札达嘎德的分部经理,勃勒有此一问。微微一笑,王大山:“勃勒大人,你需要的物资,铁锅我们手上现在没有,天气太冷,我们的商队无法快到达,而且路上也不安全。”
看勃勒脸色不虞,王大山拍拍手:“怎么?朋友来了练杯热茶都没有吗?”他们现在还站在院子中。
勃勒的大屋其实就是一座大院落,风格粗犷,装饰简单的大院落。没有细腻的雕琢,栏杆,门梁都是保持着原木的粗犷韵味,不精美但很实用!
勃勒转身往屋里走,“上茶。”
王大山不想喝放盐放糖放梅子放姜等混杂物的奶茶,那味道上次尝过一次不想再尝,当下说道:“至于勃勒大人要的两千斤食盐,我倒是已经准备好了。”
勃勒相当实惠的吩咐一句:“茶别上了,上酒!”
马奶酒王大山勉强能喝下去,就不再说话,等着勃勒进屋,张龅牙等人随即管家引到侧屋去了,王大山也不介意。
勃勒坐下:“我手中现在没有东西,先赊账!”
王大山笑:“你不是有惊喜给我吗?”
勃勒一愣,考虑了一下,才说道:“惊喜确实是惊喜,不过你们认为这能抵偿这两千斤食盐的价值?”脑子里飞运转,自己得到的也是一些还没有确定的消息,用来搪塞中国人很不妥,乔巴山政府对他们部族可一直没有好态度,连食盐,茶砖,铁锅这样的日用物资都故意限量或是不予交易。自己如果得罪中国人,似乎处境将更加的不妙。
“我的人在临近东戈壁省的沙漠里,遭遇到一伙日本强盗,对方企图抢掠食水,被我的人歼灭,缴获到一些资料。这些资料是日文的,不过难不倒我,我部落里的人将日文翻译了出来,日本人这个小队,是探查我们境内交通,山脉,河流走向的特务,他们在南戈壁省现了一个铜矿,可惜使用密语记载,我们并不知道具体位置。”
这话说出来,虽然有些难为情,但是勃勒感觉更加的坦然。
王大山皱着眉头,“这样啊?”心里考虑着是不是赊欠给勃勒五百斤食盐,开春后让他以羊毛抵债,勃勒已经开口了,“要不,我可以将这份资料给你看看。”
王大山点头同意,“勃勒大人,既然你如此爽快,那我也当你是朋友了,你让人跟我一起回去,我先给你调五百斤食盐,三百斤茶砖救急。”
勃勒大喜;“很好!如此说定了,今年我们部落的皮毛牲畜将和你来交易!”
回到公司大院,将食盐和茶砖的事情交代下去,王大山拿着文件召集秦远,古达等等得日语和俄语的一起研究。
当然,所谓的研究就是他将文件交给几个人,让他们翻译研判,自己则是潇潇洒洒的来到后院舒展一下筋骨。
话说自从到达达兰札达嘎德这个地方,他的体质就飞快的恢复了旧观,体型上比原先还显得更加健硕!宋歪嘴这厮就认定是这里的牛羊肉大补的原因。其实王大山自个清楚,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肉食充足,主要是在这里活动量剧减,而天气的寒冷对他的影响并不大,他是第一个迅适应这里气候的人。
当初北上的时候,王大山也感觉很冷,但是他觉自己的身体能迅做出调整,只是三天的时间,他就对这里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没啥特别感觉了。
场地上打了一轮拳风激荡,腿影纵横的拳脚,王大山便开始锻炼力量,沉重的石碾子两个三个的叠起来,双手向上托举,锻炼了个把小时,酣畅淋漓的感觉差不多了,才停止锻炼。
还没回去屋里,秦远就拿着文件走过来,“王队,确实是日文记载,但是这密码我们也破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