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这个情况,把设备都撤了,也没有送来新设备,完全不像是要新冶兼并,而像是要解散的前奏啊!
就在此时,何苦的第二道命令下达了!
机车厂厂长杨光伟双手颤抖的打开文件袋,将内部的文件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生怕看到什么解散字眼。
机密特急
责令第一机车厂全体职工,于9月8下午接手电力机车生产设备,配合即将前往的一百五十三个机修组于9月11日前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具体设备清单、人员名单如下。
新冶集团,一九六零,一千三百五十四号令。签发人:何苦。
机密特急
责令第一机车厂正式并入新冶集团,工资待遇至本月算起于新冶本部等同,原第一机车厂组织架构、人员分工暂定不动。
新冶集团,一九六零,一千三百五十五号令。签发人:何苦。
两道命令,直接把杨光伟看傻了!
但下一刻,他就激动的跳了起来,喊来秘书,让他马上将厂内所有工人、干部召集到在一块,大声宣读这两道命令。
听完两道命令之后,好多工人也傻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好事!
好些准备另谋出路的人心情复杂,谋来谋去还是在厂里好啊!
甚至杨光伟反反复复念了三遍之后,还是有人不相信。
等公告栏一贴出来文件的时候,工人们一窝蜂的挤了过去。
直到看到何苦随手写下了几个大字,他们才彻底放下心来,紧接着,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欢呼雀跃,脸上的喜色完全掩盖不住。
这份文件虽然没提什么工资待遇如何提升,但每个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
新冶集团将近十万人,在四九城的各个角落都有,想让人不知道都难!
霎时间,公告栏前最先看到文件的人兴奋的大叫起来。
“太好了,太好了!往后我就是新冶的人,回头就告诉说媒的,赶紧把最好的姑娘给我带过来!”
“本来都联系好食品厂了,现在还得去给人家赔罪,肯定是不能去了。”
“真的并入新冶了,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也能不用饭票在食堂吃喝了?”
“你有没有点追求,新冶集团的每一步都是大手笔,青史留名的事!”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不行,不行,我得请个假,老唐和老刘他们今天请假出去找工作了,我得让他们赶紧回来,不然非得后悔一辈子不成!”
“这个签发人是谁?怎么没听说过?”
“不会吧,不会吧,何苦、何总工你都不知道?种花最年轻的厂长!”
下午一点半左右,一支由华夏重卡组成的大车队来到机车厂的正门,又引起了不少人的骚动。
“这就是华夏重卡?当初四九城的老少爷们可是围了十里长街观看!”
“只能看到头,不能看到尾!这最,最少得也一百多辆吧?”
“快看,厂长去迎接了!”
看到杨光伟出现,第一辆华夏重卡上跳下来一个人,“我是新冶集团运输小队的小队长郭开,何总工明天要来,无论如何也要在今晚卸完这批设备!”
“何总工要来?我现在就号召全体工人过来帮忙!”杨光伟赶忙让门卫联系宣发科,喊来工人帮忙卸车。
很快,车队并排驶入机车厂,一些散件、小件就由工人们手动清点装卸。
一些比较大的设备和各种打包的大号物资,就用后来的大小吊车帮忙卸货。
一时间,所有人忙得不亦乐乎,终于,在晚上九点左右,一百多车物资全部下车。
接着,就是紧张的设备安装调试环节,由于机车厂是新厂,因此好多建筑什么的都是很气派、很大的,塞一些大设备完全不是问题。
晚上十点左右,工人们下班了,回到家中他们没有装卸重物的疲惫,有的只是急于分享喜悦的快乐!
在全机车厂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原四九城第一机车厂并入新冶的消息火速传遍全城,一夜之间,几乎整个四九城的老少爷们都知道了,甚至明天的最大话题就是这个!
次日凌晨六点,厂长杨光伟带着机车厂的一些干部好好布置了一下厂区,让整个厂区看起来分外喜庆。
七点半左右来上班的第一批工人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厂大门挂起了过年才会出现的彩旗、红花,甚至还拉起几道横幅。
而厂区内的广场也有一番布置,靠前的位置出现了一座主席台,上面摆满了整整齐齐的座椅,还是红布盖着的,话筒和喇叭也也是早已就位。
上午七点十五分,数百辆华夏重卡满载物资,车上是种花三百多家工厂生产制造的四万种零件,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高铁机车上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
其中,绝大多数核心部件都是在新冶集团完成设计制造的,即便不是,生产单位也全部是使用新冶集团出产的各式设备。
比如最为关键的车头制造,七十二块特种铝合金板材全部由新冶出产,即便是把眼光放在整个星球的同类当中,也只有新冶能够完成、种花能够做到。
此外,这些板材需要无缝焊接在一起,这就必须使用新冶设计制造的自动焊接机器人,经过调教,它现在已经能以每分钟一米的速度进行高速焊接。
一台高铁机车的八节车厢全部的焊接长度达到18.5公里,99%都由机器人完成,最大程度保证焊接质量。
高铁机车转向架,这是另外一项核心技术,也必须在新冶设计生产,它的生产品质直接影响高铁机车的行驶安全,特别是它的核心部件空心车轴的生产,精度误差需要在0.1毫米以下。
因为比较大、比较重,因此,想要达到快速批量生产转向架,就必须用到大型模锻压机,目前,也只有新冶有此类设备空闲。
上午八三十五,物资全部入库,杨光伟带着机车厂的干部队伍提前在大门口迎接即将到来的何苦。
上午九点,何苦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走进机车厂。
抛开何苦带来的人才队伍外,还有一些记者跟在身后,他们大概是想拿到新冶集团和原四九城第一机车厂合后的一手资料。
来到这里的第一眼,何苦就看到了杨光伟在横幅下快步朝自己走来,每一个机车厂干部也都在热情的迎接着新冶团队的到来,就连厂门口的彩旗和红花也是随风飘舞,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杨光伟跑到何苦身边,恭维道:“何总工,您能莅临机车厂,机车厂真是蓬荜生辉啊!”
何苦忍不住笑了笑,“杨厂长说笑了,这里是种花未来的电力机车生产基地,怎么能是蓬荜?里边是什么情况?速带我去。”
很快,众人踏入机车厂,没有高大气派的大门遮盖,厂房的情况很容易就能看清楚。
只是第一眼,何苦就有些诧异,机车厂这些厂房个个看着很大、很气派,比他预想当中的还要好。
尤其是最靠前的两个超巨大厂房,那简直可以和后世的机车生产厂房媲美。
在杨光伟的介绍下,何苦得知,这里有32个厂房,抛开最靠前的两个超大厂房之外,后排还有30个大厂房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