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婷已经不像去年那么排斥电影行业,毕竟如今正是港片最辉煌的时刻,台前幕后的从业人员超过十万,周边时刻都能够遇见削减了脑袋往里挤的人。
蔡致良重点向李月婷描绘了电影行业的美好蓝图,霍昕昕毕业之后可以进入东方影业当制片,至于学mba课程,纯粹就是一个陪衬,事有万一,先将人忽悠到美国再说。
现在是时候揭晓最终的答案了,蔡致良觉得答案应该不是霍昕昕想要的,毕竟李月婷说的这么慎重。
果然,李月婷道:“她大伯建议去读mba,其实在中文大学商学院就可以读,这是亚洲第一所提供mba课程的大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不一定非去美国深造。”
“这件事,您跟霍叔叔,还有昕昕商量好就行,我觉得她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眼见公关彻底失败,蔡致良也是无语,道:“如果去美国的话,我可以联系几个朋友,写几封推荐信。”
“还需要推荐信吗?”
“商业社会也是需要互助互利的。”蔡致良道:“昕昕本科读的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在全美还是有很高的知名度。”
“我再和你霍叔商量商量。”李月婷自动滤除了霍昕昕的想法。
没说几句,李月婷就记起厨房的煲汤,跟着电视中的美食节目学的新式煲汤法,也就没有假菲佣之手。
“还以为能够挣脱樊笼,还是不行啊。”霍昕昕慵懒地出现在身后,已经有一会儿了。
“放心吧。”蔡致良信心满满,靠在沙发上,悄声道:“你妈妈这儿有些话不好直说,不是还有你爸,他老人家可是很通情达理的。”
“还以为你有什么妙招的,早知道我就自己去跟我爸说了。”霍昕昕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霍云天一般不会拒绝霍昕昕的想法,毕竟是女儿嘛,不像儿子那般要求严格,也没有李月婷那么多额外的想法。
说话间,霍云天和霍晟晟从外面走了进来。
“霍叔。”
“爸,大伯身体怎么样?”霍昕昕上前接过霍云天手里的袋子,问了一句。
“可能是花粉过敏,要在医院观察两天,我就先回来了。”霍云天说的轻松,大概也不严重,“阿良,坐,正有事要问你呢。”
“您说。”蔡致良坐在一旁,以为是霍昕昕的事情。
“前两天,有个人找到晟晟寻求投资,说自己是制片经理,拿着一个剧本,还有华仔的片约。”霍云天笑道:“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又不了解这个行业,调查了几天也没有什么头绪。不过,剧本大概还是蛮不错的,你是行家,帮忙看看。”
“昕昕看过没有,她不是想当制片吗,可以先锻炼一下筛选剧本的能力。”蔡致良问道:“哪家公司的?”
这个笑话并不好笑,霍云天自动滤除,道:“是一间工作室,叫天隆工作室,你听说过没有?”
“没有。”港片的产量将达到200部,大大小小的制片公司,工作室遍地开花,蔡致良大都是没有听说过的。
“这是一个武侠剧本,自去年东方影业的《黄飞鸿》和《笑傲江湖》大爆之后,武侠电影很受欢迎。”
霍晟晟将剧本递给蔡致良,补充道:“华仔在台湾有众多的影迷和歌迷,只要将电影拍出来,本埠票房加上海外票房,肯定能大赚一笔的。”
后面的话,应该是制片公司的人讲的。如今,拿着明星和名导的片约去拉投资,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也说明资本大潮正在到来。
确实是一个武侠剧本,包裹着一个很老套的故事,家族之间的争斗与男女之间的爱情冲突。
怎么说呢,拍是可以拍的,正如刚才霍晟晟说的,有外埠的票房保证,以港片如今在东亚的强势地位,至少保本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必须有一个懂行的人监督资金的使用,毕竟这家天隆工作室只是一家小公司,说不定还是刚刚成立的,规不规矩都很难说。万一只是想捞一笔,随便拍几个镜头交差,更有甚者,直接消失不见,都是有可能的。
蔡致良跟霍云天和霍晟晟说明了自己的顾虑和一些行业乱象,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那还是算了吧。”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在不熟悉的领域,既然有风险,霍云天打了退堂鼓。
“我觉得可以试试,阿良不是说了吗,只要能够将故事完整地拍摄出来,还是有得赚的。”霍晟晟不打算放弃,道:“东方影业缺项目吗?”
“东方影业的制片已经排到明年了。”蔡致良自然不打算参与,道:“我改天解释赵硕给你认识,找一个靠得住的制片。”
“别谈论电影了,吃饭。”李月婷喊了一声。
霍云天还拿出了一瓶据说已经珍藏十余年的金门高粱酒,这么热的天气,远不及啤酒来的爽快。蔡致良喝的满脸通红,头晕脑胀,霍晟晟也差不多。
至于霍云天,一贯的酒量,面对李月婷的责备,哈哈大笑之余,夸赞蔡致良的酒量比蔡明潮好多了。
还是上个月,蔡致良在苏省探亲的那几天,国务院正式宣布了开发开放浦东。
进入5月之后,浦江市由一位副市长带队,来港城宣传浦东开放开发情况,以及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政策,地点就选在丽晶酒店。
蔡致良也为此,将前往美国的时间推迟了几天。
深城十年的发展,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作为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都市,本次宣讲会自然也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早上有带队的副市长倪辉介绍了浦江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下午有浦东开发办公室的沙主任介绍浦江的现状和政策,一天的时间排的比较满。
晚上是一场酒会,蔡致良才寻到空隙,与郑一鸣,陈强过去同倪市长聊了几句,去年投资浦东和东方明珠联合贷款项目时见过几面。这两位都是浦东的现管领导,提前打好关系,对明秀地产未来的发展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过来寒暄的人很多,即便是短时间内并没有投资的意向,但是未来谁又说得准呢,等陈强承诺明秀报社将头版头条报道此事之后,蔡致良便告辞去了其他的地方。
“阿良,你说我要不要提一提版权的事情。”陈强有自言自语道:“估计用处不大。”
“现在漫画不也买的挺好,禁不了的。”蔡致良建议道:“明秀报社如果有意投资的话,他们肯定会很欢迎的。”
“也是,纸张、墨汁差一些,总还是有得赚。”陈强叹了一声,道:“大事已了,我先回了。”
“听了半天的宣传,我就在想,天门置业是不是也储备一些?”等陈强走后,郑一鸣有些犹豫不决,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