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一大早喝多了,脑子不清醒,因为是和字头下面的社团,我和邓英杰一起过去的,他们保证不会再有下次了。”王志强道:“照我看,无非是觉得保护费少了,想要多捞一些罢了。之前的保护费还是阿和十年前定的,一直都没有变过,我估计这次也就是趁着明秀报社上市的时机,闹点事端出来。”
“那就不能惯着他。”要是让一次,后面就会有无数的烦恼,蔡致良道:“我记得旁边好像是新义安的地盘吧,离这里也不远,现在话事人是谁?”
蔡致良是不介意换一拨人来维持明秀报社的平安,终究是商业社会,也没必要在一个树上吊死,反正就这么点事情。
“还是慎重一些,我们没必要采取这么激烈的手段。”王志强还是劝了一句,道:“那边的话事人是我们的熟人,现在都归阿成管理,多是曾经四平的兄弟,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阿成,这个蔡明和当初的头马,彭成,前年带着一帮人马投靠新义安之后,受到了重用,如今也是一方诸侯,数得上的人物。
蔡致良道:“那就再妥当不过了,他们不是想要试探我的底线吗,给他们就是了,替我约一下阿成,好久没见了。”
王志强点头,道:“我下午去见阿成。”
蔡致良看向李桂龙,问道:“玉朗国际那边什么情形?”
虽然玉朗国际这个名字注定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应该叫明秀漫画公司,但蔡致良似乎叫习惯了。
“前两个月也出现类似情形,后来强叔派人过来,负责同当地社团交涉,这段时间倒是没什么人过来骚扰。”李桂龙道:“不过,街面上并不平静,偶尔也会发生械斗。”
“在剧烈的社会动荡期,这是避免不了的。”大势之下,蔡致良也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争取更好的结果。
社团最强势的时候,是五六十年代四大探长与三大社团共治的时代,在廉政公署成立之后,同o记共同打压之下,老实了十余年的时间,现在有故态复萌了,大有重振往昔辉煌的意味。古惑仔们来势汹汹,却注定只能为时代所抛弃,成为不得志的底层。
“影业公司那边呢,有人上门来打秋风没有?”
“那里是五台山,无线、亚视,香港电台等媒体比较集中的地方,算是名流荟萃之处,政府担心出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赵硕道:“等下半年就会搬迁到将军澳,和叔已经加强了那边的人手。随着影视城规模的扩大,影业公司的人员比较集中,问题不大,就是影院方面跟银行一样,太过于分散,以至于不好管理。”
相对来说,港岛的治安最好,从维多利亚港往北,治安越来越差。而报社所在的地方,曾经是棚户区,为各大社团争夺的焦点,当年的四大华人探长均和这个地方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讨论了许久,还是明秀漫画公司这种模式,花钱买平安的成本最是低廉,至于分散的网点,就只能明着靠丨警丨察,暗里靠社团,中间还是需要自己信得过的力量,于是就将茶楼街的安保服务公司迁出来,注资扩大规模,尽快满足恒隆银行和安乐院线,乃至金河投资集团不断扩张的需要。
“陈叔,你也该换个住处了,聘请一个称职的司机,等明秀报社上市之后,或许也会有很多人盯着你的。”
陈强住的地方,还是当年棚户区改建的住宅,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即便是近两年手头富裕起来,也没有换地方,如今儿女已经成家,只是夫妻两人住在一起。
“经历过二十年前那种场面,都能够坚持下来的地方,安全的很,住在周边的都是叔伯兄弟子侄,要是谁敢来找麻烦,分分钟搞死他。”陈强也是有底气的,就是叔伯兄弟众多,道:“阿俊也来报社做事了,不用担心我。”
蔡致良问道:“我记得阿俊在恒生银行做事,不顺心吗?”
“当初能够进恒生银行,还是看在你爸和阿鲍的面子上,做了这么些年,一点长进都没有,还是留在身边比较放心。”陈强笑道:“趁着我还没老,留在身边调教一下,省的他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天高地厚。”
“哪儿有你说的那么不堪,阿俊在我们几个之中,自小就是最出色的那个。”蔡致良说的我们,指的是陈强、鲍国威的儿子,女儿们,陈晓俊从小学到大学,演绎的都是学霸的人生。
陈强的目的也很明确,以前没什么盼头,自是无所谓,等退休就是了。而如今明秀报社蒸蒸日上,等上市之后,至少十亿的市值也会给陈强带来数千万的身价,就由不得不重视了。将最出色的儿子安排进报社,将能够最大限度争取权益,最好的结果,无疑是让阿俊顺利接替自己的位子。
而这也有些困难,蔡致良的选择,陈强也了解,要不是曹锦岭还年轻,前年接替鲍国威的就不是他了。不过他还有时间,一切都还有可能,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错,毕竟蔡致良同陈晓俊自小形成的感情,不是曹锦岭可比的。陈强有时也是感叹,仿佛一切都是这么不真实,明秀报社突然一下子就如此兴旺。
同陈晓俊在陈强的办公室聊了几句,约定时间聚餐之后,蔡致良便离开了。
“有事?”蔡致良见赵硕随自己坐进车里,问了一句。当然,没事也不会跟进来。
赵硕从手提包里递过一份文件,道:“你看看这个。”
这是一个剧本,蔡致良看着封面,在看看编剧的名字,问道:“这是准备拍摄一个系列吗,有了《喋血双雄》,接着再拍摄《喋血街头》?”
“不仅如此。”赵硕笑道:“你看看内容,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
吴玉森的新剧本,看这名字就知道是一部江湖片,这也是他最擅长的类型。
“怎么也是越南背景的?”蔡致良看着剧本,直皱眉头,问道:“《英雄本色iii》就是越南背景吧?”
“是的。”赵硕道:“接到剧本之后,我觉得作为江湖片还是很出色的。但是转念又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将它同英雄本色系列一对比,《喋血双雄》似乎就是吴玉森版的《英雄本色ii》,而《喋血街头》就是吴玉森版的《英雄本色iii》。更好玩的是,徐可透过《英雄本色iii》,讲述的是自己的青年时期,而《喋血街头》恰恰是吴玉森年轻时候的经历。”
在拍摄《英雄本色》时,徐可与吴玉森还能精诚合作,但是等到《英雄本色ii》的时候,两人之间就起了龃龉,不过好在没耽搁电影的上映,虽然风格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讨论第三部的时候,就彻底闹掰了。
虽然《喋血双雄》还挂着徐可的制片人,却早已没有了任何关系。如今听赵硕这么一分析,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难道只是巧合吗?吴玉森这是再同徐可较劲哪,大有巩固自己江湖片第一导演地位的意味。
“或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蔡致良道:“嘉禾那部出事故的影片,就是在越南拍摄的吧,准备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