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蔡致良点点头,静等下文。之所以没有去,是因为他劝说不了杨秉政,见了面还能说什么呢。
杨秉政当初笼络这些人,本就是为了支持他的扩张计划。苏峻衡就不说了,他父亲是创业元老加股东,魏咸因为建材商的缘故,一直都与美丽华酒店有合作。陈畅就不多说了,苏晨的父亲是目下美丽华酒店的董事,蔡致良在股东大会时也见过,结果他自己没了信心。
陈畅道:“即使今天我没有看见你,老魏也跟我一样,都对那边的投资有些疑虑,不知道该维持现状,还是撤资为好。”
“你在大陆那边也有投资?”在蔡致良眼里,陈畅除了因为与杨秉政的关系,在美丽华酒店有些投资之外,没有什么产业。
“是我朋友的,我在里面有些股份,就帮忙问问。”陈畅道:“他是做房地产的,去年海南建省,很多公司都过去了,现在行情正好,我就是觉得没有撤资的必要。”
天涯海角烂尾楼,泡沫是从今年,或者说去年,就开始积累了吗,蔡致良还真不清楚具体的时间。
“如果是本港,我会建议你加大投资,但是大陆那边,我就没有什么建议提供给你。”蔡致良只是强调道:“大陆那边的情况,gdp增长率已经连续十年超过7%,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我是准备加大投资的,物业只是一方面,目前更多是在制造业。”
“行,改天我请客,叫上老魏一起。”陈畅估计也就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谁让蔡致良这么大的产业呢,消息总归是灵通一些。
“定好了时间,通知我就行。”
蔡致良告别了陈畅,也没有再澳门多做停留,当天下午,便同王志强一道返回了港城。
《雨人》经过两个多月的放映,再加上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于上周公布,《雨人》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8项提名之后,极大提振了已经有些疲软的票房,周票房再次上涨至1000万美元以上,使得《雨人》总票房一举通过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亿1千万美元,还是有望夺得签1988年北美的电影票房冠军。
明秀日报、天天日报等明秀报社旗下的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新闻,蔡氏影业算是完成了一项壮举,就算是嘉禾,投资的好莱坞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炮弹飞车》亦不过7200万美元。
奥斯卡提名出来之后,《雨人》便会开启全球发行。港城也将于下月中旬上映这部电影,再好的宣传,也没有北美的实时票房更有说服力。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明秀日报、天天日报等报刊每周都会更新票房数据,直到《雨人》在港城上映。
而对于蔡氏影业与安乐院线来说,可以适时展示一下在北美的制作和发行能力,保持对港城各大电影公司的吸引力,以方便获得足够数量的,适宜在北美上映和发行的电影。尤其是嘉禾,毕竟华语片的招牌还是功夫片,目前似乎,也就剩下成龙的功夫片了。
蔡致良回港之后,同温国良一起拜访了陈清辨。
温国良详细讲述了金河投资收购恒隆银行以来所取得的成就,70亿的资产,以及去年3000万的利润,更重要的是,恒隆银行没有裁员,一直维持管理层的稳定,温国良的现身说法,无疑是更具有说服力的,毕竟金河投资收购之前,他本就是恒隆银行的二号人物。
英国将港城当做一个大号的提款机,但是在提款的同时,保证局势的稳定还是有必要的。
蔡致良道:“我调查过海外信托银行,去年获得超过3000万美元的利润,亏损负债也在逐年降低,说明海外信托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而保持当前局面的稳定,对海外信托银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时就体现出财富的好处了,原先很难接触到的人物,如今已经是触手可及。随后在陈清辨的引见之下,再次见到了财政司司长翟克成。
翟克成对蔡致良也是不陌生的,毕竟当初股市崩溃,因为在股市与期市危机中不堪的表现,而饱受批评,而蔡致良当时是用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支持过政府的。
所以,有了这段渊源,再次见面,蔡致良与这位财政司司长聊得还不错,再次表示了不裁员的承诺,而翟克成表示,只要有利于本港经济的发展,本人不反对恒隆银行对海外信托银行的收购。
而对蔡致良来说,财政司的不反对,就已经是最大的善意了,接下来就看温国良的重点公关了。
过年的时候,赵明德说是要请蔡致良和咖啡,本以为就是找个借口开玩笑,没想到还真就打来了电话,煞有其事地请蔡致良去喝咖啡。
就在铜锣湾,还是当初蔡致良与霍昕昕路过的哪家街角的咖啡店。曾经还准备送他一首歌,好提升一些咖啡店的文艺范,后来也忘记了。
“阿良,这边。”
半下午的时间,咖啡店不是很多人,蔡致良一进门便看见赵明德与赵志强爷孙俩,相对而坐,而放在赵明德面前的,还确实就是一杯咖啡。
“外公。”蔡致良坐在赵明德对面,挨着赵志强坐下,道:“我记得您不和咖啡的。”
“偶尔喝一杯也无妨的,每天总是喝茶,也要换换口味。”赵明德笑道:“你也尝尝,味道还不错。”
“您是不是想通了,不好意思找我妈,才叫我出来。”蔡致良玩笑道:“外公,不要不好意思,只要您开口,我去跟我妈,还有舅舅们说,虽然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保证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赵明德刚开始还没有听出来,有些茫然,但是越听越不对劲,遂气急败坏的样子,道:“去去去,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先生,您的咖啡。”很快便有服务员送上一杯咖啡。
“谢谢。”蔡致良搅着咖啡,问道:“你现在开了几家店?”
赵志强四根手指,道:“一共四家,都在港岛这边,过段时间准备去九龙那边再开一家。”
“咖啡不错。”蔡致良放下咖啡,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赵志强,道:“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店铺,可以找她帮忙。”
“谁呀这是?”赵明德接过名片,看了一眼。
蔡致良道:“她叫韦敏,我现在的助理,可以调用我名下各公司的物业。”
“眼下倒是不必。”赵明德将名片递给赵志强,道:“阿良,今天叫你过来,是有件事与你商量。”
“您说。”
赵明德敲了敲桌子,问道:“你觉得这家店铺,值100万吗?”
蔡致良所有看了看,心里大致默算了一下面积,点头说了一个字:“值。”
“阿良,你要搞清楚,这家店铺还不到500平尺。”赵明德道:“也就是说,每平尺已经超过2000元,比1981年的时候还要可怕了。”
1981年是香港房产的一个巅峰,之后迅速滑落深渊,直到去年才恢复到当年的水平。
“那又怎么样,都已经过去八年了,哪儿还有什么可比性。”蔡致良不知该如何解释,道:“你看我现在,不也购置了大量的物业,往后只会越来越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