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点!”石志坚朝包船王竖起一根手指,“你们已经没有了时间!利兆天已经对你们步步紧逼,现在连码头罢工都用上,你们手中股价狂跌!如果你们还不出招,到时候变成白纸也有可能!”
“石先生,父亲是拿你当亲近晚辈,你不用算计的这么清楚!”苏迪文看到包船王脸色一阵铁青,忍不住开口说道。
石志坚摊摊手:“我也不想的,可是你们刚有讲过,大家都是生意人,生意人做生意当然要算计清楚了!你说是不是,包先生?”
石志坚很漂亮地又把皮球踢给了包船王。
包船王双眼紧盯着石志坚,语气不善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没了你,难道我们三大亨还成不了事?”
石志坚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吐出嘴里茶沫,这才笑眯眯抬头望向包船王道:“倘若你们真能办成此事,包先生您就可以省下这顿饭,不必请我咯!”
包船王眉头跳了跳,此刻他算是明白为何香港众多大佬喜欢唤石志坚作“奸神”了!
小小年纪就奸猾的不得了,假以时日那还了得?!
“没错!我和霍大佬,以及徐家商议后此事的确只有你才能救急!”包船王不得不放下架子,既然下马威没用,摆架子也没用,就只能来实际的了。
“现在霍大佬和我们包氏家族正在被港英政府制裁,制裁令还没解除,不能和利氏明斗!徐家老太爷又刚刚过世,徐家也用不上力!为今之计只有你能帮我们,所以你刚才提出的要求,我答应你!”
石志坚闻言,喝茶的动作顿住,抬眼扫向包船王。
包船王坦然道:“就像你讲的那样,事情要是再拖延下去,码头罢工不解决,我们手中股权只会变成废纸!与其便宜了那利兆天,李佳诚,还有他们背后的汇丰,不如便宜了你!怎么说你和我也是同乡!”
苏迪文在旁边听得直翻白眼,同乡个鬼!
石志坚却抚掌大笑:“包先生果然气度不凡!我应承你了!”
只要掌控一成九龙仓股份,石志坚就等于是九龙仓公司的股东!那么石志坚就也有问鼎九龙仓大佬机会!
拥有九龙仓就等于拥有了香港最大的港口码头,掌控香港进出口贸易。
这些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九龙仓可以辅助石志坚完成神话公司的多元化,百货,航运,置地等等。
尤其在置地方面如果把九龙仓港口建设成地势庞大的“海港城”,那么未来神话公司就可以逐步制霸香港的地产业。
到时候整个海港城的地产都是他石志坚的,只租不卖,赚取的钱十辈子都花不完!
实际上,上一世包宇纲包船王获得九龙仓之后就是这样做的。
上一世的海港城位于九龙尖沙咀半岛的南端,楼面面积共达840万平方呎,是香港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也是西九龙区最大商场之一,是九龙仓集团旗下的物业。
包括700间优质写字楼、商场、服务式住宅、酒店、会所和约2000个泊车位,其租金总收入一般约占集团有关收入的六成。
试问,像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边个不想吞掉?!
面对石志坚所提出的要求,包船王点点头,“除此之外,你还有别的什么要求?”
石志坚也不藏着掖着,既然要入局大战,那么就要排兵布阵。
“首先,我希望包霍徐三家能够把一成股权转让给我,至于价钱,我会用原先股价收购,绝对不占你们半分便宜!”
闻言,包船王一开始皱了皱眉头,认为石志坚急功近利,连这点时间都等不及;紧接着,听到石志坚要用原价收购,眉头就又松开。
“这个可以有!”
“其次,我希望包先生你们可以帮忙,”石志坚目光灼灼,“我要以股东身份入驻九龙仓,担任公司总监!!”
“呃,什么?”包船王和苏迪文面面相觑。
什么意思?
大名鼎鼎的石志坚要去九龙仓打工?做公司总监?
包船王的决策力和执行力还是很强大的,在与石志坚短暂接洽之后,就又说服了香港霍家和徐家,其实这件事情不用他亲自说服,两家也别无选择。
紧接着,包船王要做的就是代表包氏,霍氏,还有徐氏三大家族,把九龙仓的一成股权以两千五百万港币转让给石志坚。
石志坚,打欠条!
因为他手中三千万还有其它用处。
对此,包氏,霍氏和徐氏三大家族,还是别无选择!
接着,包船王带头联名向怡和洋行高层推荐石志坚担任九龙仓港口公司执行总监一职。
石志坚很聪明,总监职位在这家公司只能属于“中档”层次,这样就不会恶了原先那些董事,总裁,还有总经理,免得他们半路使坏给你使绊子,穿小鞋。
而这个职位却又是拥有实权的,可以掌管公司中下层,因此很容易被人接受。
作为九龙仓的控股财团,怡和洋行对此并无太大异议,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九龙仓水深火热,谁都不愿意去趟这个混水,既然有人钟意送死,他们怎会拒绝?
不过兹事体大,程序什么的还是要走一走的,石志坚这个即将新官上任的总监大人,最起码也要和怡和洋行大佬见上一面,沟通交流一番。
怡和是目前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
创始人威廉·渣甸跟詹姆士·马地臣两人原本是医生,本职是救死扶伤,当时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需要招募两个人到做贸易的大船上,帮人看看病。
时间长了,他们发现帮人看病,赚钱太少,而在船上拉东西,做贸易,赚钱更多。
于是这两个年轻人就放弃了在船上做医生、给人打工的工作,到岸上成立了渣甸洋行,开始做贸易。就这样他们在广州开始了创业。
至于“怡和洋行”这个名字,则是他们后来抄袭了中国买办资本家伍氏家族“怡和行”的名字,靠着打擦边球赢得不少好处。
这个时候还是中国清朝中期的时候,当时英国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中国则是东方雄狮。不过这只雄狮却实行闭关锁国,而广州是唯一可以或许对外贸易的地方。
于是怡和洋行成为了最早在中国经商的外国公司之一。
当时怡和的业务就是从鸦片卖到中国,然后再从中国收购大量的茶叶卖回去欧洲。可以说怡和的第一桶金是有原罪的。
而且怡和是引起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当年清朝名臣林则徐在广州实行禁烟。于是怡和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渣甸亲自去伦敦,游说英国人向中国开战,并且力劝英国人夺下香港作为贸易的据点。
可以说如果没有怡和洋行,就没有后来的鸦片战争,也不会有香港成为殖民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