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为什么这么说?”宁倾城眨巴了几下眼睛,有些不解。
叶千帆见状,则是又说道:
“其他历史记录显示,其他狩猎-采集族群,比如南美的火地岛人,他们也穿着简单的衣服,有时候依然保持果体。”
“或许早期人类也是如此,只有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才盖住身体。”
“在非洲之外,很容易看出衣服对抵御寒冷的重要性。”
“生活在更冷地域的穴居人,肯定需要衣物御寒。”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在现代人到达欧洲前,穴居人就已经存在。”
“所以,我们都从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如果穴居人也穿衣服,衣服肯定不止一次被发明出来。”
说到这儿,叶千帆又停顿了一会儿。
紧接着,叶千帆接着向宁倾城科普道:
“听到这里是不是还是很困惑呢?这么说吧,虽然穴居人可能也穿衣服,但现代人与穴居人似乎拥有不同的穿衣方式。”
“冬季时,穴居人会用衣服将70%到80%的身体覆盖住,这帮助他们在寒冷气候中生存下来。”
“而现代人全身90%都被衣服包裹起来。”
“这意味着,穴居人不必制作能将身体全部覆盖的紧身衣服,但我们对他们所穿衣服依然所知甚少。”
“甚至于,在前几年发布的研究显示,穴居人可能只披着动物毛皮斗篷,即将整张动物皮披在身上。”
“与此同时,现代人则会制造更为复杂的衣服,包括将几片毛皮缝合起来。”
“就好比我们现代人会发现狼獾的皮毛很厚,所以它也被视为最好的御寒材料之一。”
宁倾城忍不住感慨万分道:
“没想到啊?竟然还有这么一段历史?”
“呵呵呵!还不止这一点历史呢!”叶千帆笑着晃了晃脑袋,接着说道: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一样,穴居人比现代人要穿得少,现代人更需要御寒。”
“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人倾向于狩猎那些能带给他们更厚、更温暖毛皮的动物,狼獾就是比较好的目标,只需在脖颈或袖口处稍作处理即可。”
“即使今天,狼獾依然是因纽特人偏爱的狩猎目标,狼獾的毛皮可比军用大衣更有效地抵御严寒。”
“与此同时,这些发现也预示着,现代人的行为与穴居人不同。新的制衣技术给现代人提供更大帮助,让他们可以更快进入新的聚居地。”
“他们无须进化出相应的能力,只需要制作更好的衣服即可。”
“尽管如此,拥有更矮更粗壮身体的穴居人,实际上比现代人可以更好地适应欧洲更寒冷的气候。”
“哦?真的吗?”宁倾城听得咋舌。
叶千帆却仍旧是一脸不以为然地继续往下讲道:
“当然是真的,穴居人在现代人很久之前就到达欧洲,而现代人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炎热的非洲。”
“但令人感到矛盾的是,正因为穴居人能更好地适应寒冷,这可能也导致他们最终灭绝。”
“现代人拥有更‘精简’的身体,这让他们更容易感冒。”
“为此,人类祖先被迫采用更多手段应对寒冷,比如发明更好的衣服,这促使我们大约在三万年前来到极寒地区的边缘。”
“不仅如此,有考古证据显示,人类制作服装的技术不断进步。”
“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发明出专门的切割工具,比如刀片和针等。”
“这些刀片和针可以帮助我们切割动物毛皮,比如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将它们缝合起来。”
“与之相比,穴居人似乎只有简单的刮削器具。”
“这可能导致穴居人灭绝,因为在上个冰河时代最寒冷的时候,穴居人依然只能穿着简陋的服装,他们终因技术不足以支持生存而消失。”
叶千帆此话一说完。
宁倾城又忍不住皱着眉头,提问道:
“所以穴居人是活生生被冻死的?”
“哎,不能这么认为,他们之所以会灭绝,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不单单是因为这一点。”面对宁倾城所提出来的疑问,叶千帆默默地摇了摇头道:
“而且,你也不要小瞧了穴居人的能力。”
“因为事实上,在使用动物皮毛方面,现代人可能从穴居人身上学到很多。”
“有研究发现,穴居人才是首先使用骨质工具的物种。”
“一些骨质工具包括鹿的肋骨碎片,可帮助动物毛皮变得更柔软,更适合制作衣服。”
“不仅如此,当穴居人灭绝后,类似的骨质工具依然出现在现代人聚居地。”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些骨质工具十分常见。”
“这可能是穴居人对现代人提供帮助的第一个证据。”
“从穴居人那里学习抵御寒冷的方法对现代人帮助极大,再将骨质工具与其他工具相结合,可以让人类制造出更好的衣服。”
叶千帆一边说着,又一边拉着宁倾城找了个石头坐下。
宁倾城坐下之后,又默默地提出了新的问题道:
“千帆,我还是有点不理解,如果上述推论是真的,为何穴居人没有向现代人学习更复杂的技术?”
“嗯……”叶千帆听着宁倾城的问题,又沉思了一会儿。
随即,叶千帆这才解释道:
“这可能是因为现代人只是发现了穴居人的骨质工具,双方实际上并未碰过面。”
“就好比,在格鲁吉亚的某个洞穴,研究人员发现了彩色亚麻纤维,可被用来制作各种颜色的亚麻衣服。”
“这表示,衣服不仅仅被用于御寒,也开始充当装饰。”
“换一句话来说,衣服成了象征物品。”
“也正是因为此,所以科学家们指出,早在衣服出现之前,人类就可能学会打扮自己。”
“尤其是在狩猎采集时代,虽然人类还未穿衣服,但他们喜欢用彩绘来装饰身体,而这样做无需衣服帮助。”
“而有证据显示,穴居人也会使用红色赭石颜料打扮自己,最古老的证据可追溯到二十万年前。”
“当然,这些燃料可能也被用于揉皮子、宗教仪式或洞穴艺术等。”
“当天气太冷,无法展示彩绘身体时,早期人类被迫覆盖身体,装饰功能被转移到衣服上。”
“因此,除了御寒,人们也需要衣服承担社交目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衣服成了许多人身份的象征。”
“与此相似,缺少衣服则成为识别狩猎采集部落或果体者的重要特征。”
叶千帆说到这儿的时候,他又停顿了几秒,去看宁倾城脸上的表情。
见宁倾城只是听得一脸惊讶,并没有提出新的问题之后,叶千帆便笑着伸手揉了揉宁倾城的脑袋,继续说道:
“是不是听得很诧异?”
“因为穴居人比我们想象之中还要能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