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有人也许会反驳:“那三大古国已经灭亡了。”可是,按照“劣根性祖传”的理论,埃及在公元前30年亡于罗马,她的“奴隶制劣根性”也会遗传给罗马。如此说来:当今“劣根性”深的地区还应该在西方。

我们再来看看:以下四个国家,是谁先进入封建社会的。

法国墨洛温王朝建于公元481年,当时是南北朝。

印度戒日王朝建于公元612年,当时是隋末。

阿拉伯帝国建于公元632年,当时是唐初。

德国建于公元962年,号称神圣罗马帝国,当时是北宋初期。

由此看来,法国进入封建社会最早,印度第二、阿拉伯第三、德国最晚。可是,为什么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的法国,却没有出现在其他三个国家?德国两次结束专制,都是被外国用世界大战打出来的,难道,德国封建社会比法国还长吗?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证明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短”,那是革命者的睿智。日后中国不强,乃是后人走进误区的结果,和传统有多少关系?因此,国家进步与否,和治国方略、历史背景有关,与专制社会的长短无关。总之一句话:怨天骂祖,还不如承认自己无能——这才需要真正的勇气。

有人说:孔子是官迷——

其实,这是一个流行的谣传,孔子是辞官去鲁。《论语·微子》上说:“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说白了:鲁国腐败,孔子就辞职了。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人骂孔子是“官迷”,你让他当不上科长,他可能都会发疯。

有人说:“君君、臣臣”是反动封建言论——

很多人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批判,认为这是反动封建言论。然而,什么叫“君君、臣臣”?为何“君”、“臣”二字要重复一次,他们也不知道。反正人家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

《论语·颜渊》上讲:“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君、臣臣释意为:“君像君的样子,臣像臣的样子”。干什么,像什么,这种思想有什么错?孔子总不能说:“总统总统,议会议会”吧。

有人说:孔孟提倡集权主义,性善论导致人治,中国应该提倡荀子、韩非子的性恶论——

这是误国的一种说法。

孟子是性善论者,提倡民权思想。他认为:天子不能把天下给予别人,应该是上天和人民授予他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天与之,人与之”。他提倡人民有罢免权和革命权:“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官员也有罢免权,“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又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引《泰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认为上天的视听来自人民。

专制主义的提倡者荀子是性恶论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说:荀子“造出专制主义的学说,在当时也是适合政治需要的。”荀子讲:“君主疏远你,要全心专一而不背叛,君主罢黜你,要恐惧却不要埋怨。”(详见《仲尼》)这与孟子讲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为寇仇”完全背道而驰了。荀子还认为:“君王是管理的枢要,赞美他就是赞美天下的根本。”(详见《富国》)“君王是国家最高权威”,“一个权威就安定,两个权威就混乱。”(详见《致士》)韩非子是荀子的弟子,他不仅是性恶论者,还继续鼓吹专制。

说到这里,有人会感到奇怪:既然荀子提倡集权,统治者为何不膜拜他呢?原因很简单:“荀子否定命运,不敬天地,不信鬼神,不法先王,轻视仁义,人本性恶诸说,对统治阶级并不合用。”因此,“后世孔子庙中没有荀子的位置,虽然专制主义是他倡导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

有人说:孔子要恢复奴隶制——

孔子反对奴隶殉葬。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说:孔子认为:制造人俑殉葬的人,该断子绝孙,因为人俑样子像人,又怎能让人民饥饿而死呢?“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孔子连用人俑殉葬都反对,他会维护奴隶制吗?

《礼记·檀弓》记载:齐国大夫陈子车去世,妻子要用人陪葬,其弟陈子亢反对。陈乾昔死前要两个婢子陪葬,他的儿子没有做,理由都是“以殉葬,非礼也”。

有人说:孔子想恢复周礼,是开历史的倒车——

孔子是周朝人,就要恢复周朝的秩序,但他同样指出:礼会变化。夏、商、周的礼都在变,今后一百世也可以知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春秋时期,周天子称王,齐桓公称公,可吴王也称王。周朝末期,蜀国杜宇竟然称帝。这就好比国家元首称总统,山东省长称省长,浙江、江苏省长也称总统,四川省长竟然称联合国秘书长。。。混乱可想而知。《周礼·春官·司服》上说:“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鷩,音必。毳,音粹),统一官衔又有什么错?

《礼记》上讲:“请业则起,请亦则起。”和老师说话要起立,错啦?“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让官员下地教农民耕种,错啦?“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叫政府赡养老人,错啦?这些思想,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有人说:孔子讲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轻视妇女的言论——

女子、小人特指侍奉人的仆人。《论语集注》上讲:“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临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

有人也许会反驳说:“这只是一家之词。”可是,女子离她近了,她会“不逊”,离她远了,她就会埋怨你,我想恋爱的人最有体会,这和小人的性质完全不同。孔子也说过男人的缺陷:男人好色:“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倘或有一天女人掌了大权,这段话可能要成为“压迫男人”的罪证了。

中国文明大反攻》小说在线阅读_第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冰冷的眼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文明大反攻第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