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三国真相第五部秋夜雨(毁灭)

作者:汤浩方

1为了夺取荆州,刘备下了血本,前后发动两次战役,一次襄樊之战,一次夷陵之战,这两次战役规模不同,但结果一样,就一个字:惨!

在刘备看来,发动这两次战役,势在必行,在我看来,这是头脑发热,更是一个巨大的赌博。

刘备第一次没有亲自出马,输了,他不服气,第二次亲自出马,输得更惨,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驻守荆州的关羽,率领大军攻击樊城,襄樊之战正式爆发!

其实从建安十四年开始,荆州就始终相对平静,原因很简单,刘备、曹操、孙权,都很忙,各自在忙各自的事情。刘备要取益州、争汉中,曹操要打孙权、平马超,后来又与刘备在汉中大战;而孙权也不轻松,一次次的在合肥一线与曹操纠缠,或者主动出击,或者被动应战,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三家都很忙,所以荆州很平静,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了,荆州这个火药桶,又开始爆炸了。荆州对于刘备,对于曹操,对于孙权,都是战略要地,不可能轻易放弃,也不可能外交解决,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

武力解决!其实曹操和孙权都想动手,只是在寻找时机,而刘备更是不甘落后,在拿下汉中,称汉中王后,就命令关羽动手了。

有些史料记载,是曹操先动手的,这不确实,当时曹操取守势,又要防备孙权攻合肥,他不可能两线作战,更不可能去没事找事。所以只有一个原因——刘备忍不住了。

在刘备看来,只有荆州全部到手,才能实现诸葛亮“隆中对”出秦川、趋宛洛两线夹击曹操的战略计划,所以必须全部拿下荆州。孙权暂时不能打,也不敢打,而曹操,刚刚汉中大败,损兵折将,樊城又只有几千兵马,当然要趁人之危。

还有一个原因,与孙权有关。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正是看到如此有利的时机,刘备动手了,执行人,就是关羽。留在荆州的关羽,看着兄弟们都建功立业,他却只能天天耍大刀,少有功劳,所以一直摩拳擦掌,等待时机。在建安十六年刘备离开荆州取益州后的这八年间,虽然关羽与曹操、孙权也有过小摩擦,但从未大打出手,可谓是相当淡定,这次得到刘备的命令,自然是猛打暴打,尽情发泄。

这么多年的怒气与不爽,总算有了一个最终了结。

关羽一开始打得很顺利,最后,惨败,因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羽命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另作傅士仁)守公丨安丨,自己亲自率军攻击樊城,曹仁拼死抵抗。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进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秋雨绵绵,雨量充沛,河水暴涨,正好适合水军作战。关羽水军很厉害,曹仁水军不厉害,这点关羽自然清楚。

曹仁当然也清楚,但他没有选择,因为他是防守,只能被动接受。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战,正式爆发!

三国真相第五部秋夜雨(毁灭)

作者:汤浩方

2襄樊之战,是关羽最后的辉煌,也是他人生的终点,这次战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他的结局:先大胜,后大败。

关羽先攻樊城,再攻襄阳,樊城是他的主要攻击目标,只要打破樊城,曹操的荆州地盘,就唾手可得了。

征南将军曹仁就在樊城,手下只有几千人,面对关羽的进攻,他没有逃跑,而是以他的冷静和镇定,展示了一位优秀指挥员的优良素质。但毕竟寡不敌众。

这点曹操也很清楚,所以他派出了援军,以于禁为首,援救樊城。于禁的大军大致三万余人,曹仁没有让他们进城,而是让他屯驻在城外,具体说来,就在樊城以北。为了加强于禁的兵力,曹仁又命庞德配合于禁,组成七军,屯守樊城北。

曹仁的目的很清楚,相互策应,里外夹击,分散和消耗关羽的兵力。

于禁率领的七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等站稳脚跟后攻击关羽,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下大雨了。下点雨还没事,最要命的是,发洪水。

发洪水,以现在的高科技都没法控制,水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何况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所以面对洪水猛兽的张牙舞爪,再强大的人也只有一个命运:要么跑,要么死。

所以当洪水来临时,于禁选择了跑,往没水的地方跑,关羽也选择了跑,往船上跑。这有一个疑问,干嘛于禁不往船上跑?

很简单,于禁没船!那为何关羽有船,于禁没船呢?

也很简单,于禁与步骑为主,关羽以水军为主。

并且,还有一个不大为人所注意的细节——这本身就是关羽的一个阴谋。

什么时候发大水,什么时候最好作战,发大水后如何应对,我想一直荆州混的关羽比谁都清楚。他就是要利用河水暴涨,洪水肆虐的机会来摧毁敌人,这在兵法上,还有个专有名词:

水攻!史书并没有记载关羽扒开了河堤,放水淹于禁,但很有这种可能,扒河堤这种事,曹操就经常干。

不管是关羽扒的河堤还是洪水自己冲开的,但有一个结果是不能否认的,城外的曹军,遭遇灭顶之灾。七月,关羽进攻樊城,八月,天降暴雨。

大雨接连下了十多天,汉水被冲开了,洪水四处泛滥,平地都涨水五六丈。城外的曹军只能往高处和河堤上跑,被谁冲走一些,大部幸存。

于禁带着部将辛辛苦苦爬上一处高地,登高望远,察看水势,看哪里还可以躲避不,可是一片汪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关羽的大军发起攻击了。

洪水来了,关羽毫发无伤,不紧不慢的将事先准备好的战船都扔出来,拿着大刀就奔于禁来了。水势浩大,攻势猛烈。

面对着无情的洪水与英勇的关羽,于禁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拼死力战,要么弃械投降。于禁选择了后者。

千百年来,很多人指责他没有骨气,很丢脸,但如果你明白了他为什么这么做,你就会改变你的想法。他是为了手下几万将士的性命,被迫投降的。

为了大多数人的了利益,我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大多数人利益,我可以牺牲尊严,他们,都是英雄。一个悲情,一个痛苦。

于禁无疑是痛苦的,他的整个后半生,都是在痛苦中度过的,被人指责,不被理解,为的只是保住手下几万人的性命。

当然还是有不投降的,他就是可以牺牲自己生命的悲情英雄,关羽,就碰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2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2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