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三条计策,各有优劣,上策虽然简单,但风险很大,并且与之前说的斩首行动颇为类似,影响太坏,有失民心,仍然是操之过急,根本不利于美好形象的树立。

所以否决。

下策过于消极,人都退回去了,还打什么打?夜长梦多,一旦让刘璋醒悟,以后就恐怕就再没机会了。

所以否决。

三个计策,否定两个,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就这个了!

刘备决定取中策,稳扎稳打,徐图进取。

计策定好了,刘备开始付诸行动。

他还差一个借口。

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那个借口。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的冬天,曹操再次东征孙权,刘备接到了孙权的求救信,要他回军救援。

刘备立即行动,写了一封信给刘璋,告诉他,我与孙权唇齿相依,我要回荆州驰援他,张鲁不过是自守之贼,不足为虑。

当然刘备还不忘要东西,他要求刘璋再提供一万名士兵和军用物资。

到这时候,一直脑子进水的刘璋,开始有点智商了,他感觉有问题。

兵也拨了,钱也送了,东西也给了,好酒好肉款待,要你去打张鲁,居然鬼都没捞一个,又要来要军队,是何居心?

刘璋有脾气了,但他还没完全察觉出刘备的阴谋,于是答应给四千兵,其余物资减半。

就在这时,一起告密事件,让刘备陷入困境。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80张松被人告发了。

告发他的人,是他的哥哥。

这是个很无厘头的事情,两兄弟难道像袁绍、袁术一样,势同水火?

不是,他们本没有过节,是张松太急躁。

呆在成都做内应的张松,得知刘备要回荆州,可能是事先没沟通好,他很着急。

很着急,就写封信。

当时没电话、没电邮,又不能上网,他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快点送出去,所以他想到了写信。

在信中,他质问刘备和法正,干嘛大事将成,你们就要这样走了?

不是时候,很不是时候,这个时候写这样一封信,不但把自己暴露了,也把刘备暴露了。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这事让张松的哥哥张肃知道了,他害怕这种灭门之事殃及自己,于是紧急告发。

张松谋反,证据确凿,刘璋马上将张松逮捕,立即处斩,而后命令各关卡要塞一级战备,与刘备断绝一切联系,紧急防范刘备。

刘备麻烦了,搞不好,他将陷入益州的汪洋大海。

只是张松死得不值,本想投机,不想死于非命,而告发他的,是他的亲哥哥。

张松,益州别驾,为人短小,其貌不扬,然才智过人,不得重用,常自负其才。赤壁之战前,欲投曹操,不用;后与法正为谋,出卖刘璋,迎取刘备,占据益州,不料东窗事发,身死败亡。

对于这个人,我无话可说。

得知张松被杀的消息后,刘备异常愤怒,也非常伤感,他连连叹息,谴责刘璋:

“你杀了我的内线啊!”

你说刘备与张松能有多深的感情,也不靠谱,他悲哀的是,打成都有大亖麻烦了。

张松一死,内线切断,以后就只能靠从外面拼命打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到了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毫无退路,他只能前进。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义无反顾!

攻取益州,打进成都,摆平刘璋。

这一年,他五十二岁。

为了激起部下的义愤,刘备开始进行宣传战。宣传战无非就是诋毁、污蔑、造谣,以点带面,夸大其词,刘备就拿着刘璋克扣兵粮这件事大做文章,说咱们为益州打强敌,千辛万苦,可是刘璋如此吝啬,为这等小人而战,怎么可能?

煽动了部下的情绪后,刘备开始动手了。

既然剧本早就写好,那就照着演就是了。

他的第一个目标——白水关。

刘备怒气冲天,首先斩杀给刘璋打小报告的白水关守将杨怀与高沛,怎么杀的,一般的史书根本没记载,只是简略记载“责以无礼,斩之”,但在一本叫做《零陵先贤传》的史书上,则详细记载了斩杀杨怀的全过程。①

这是一个陷阱,从中可见刘备用心之诡诈。

刘备得知杨怀多次说刘备的坏话,怀恨在心,于是请刘璋的儿子刘祎和杨怀一起来喝酒,喝得正香的时候,刘备突然发现,杨怀身上配了匕亖首。

他很清楚,如果不先拿掉他的匕亖首,想动手会很困难。刘备顿生一计,让杨怀拿出匕亖首,夸他说,将军的匕亖首真是好呀,我也有一把,想看吗?

一边说,刘备的手就伸出来了,杨怀以为是要交换看匕亖首,也没细想,就把匕亖首给了刘备。

拿到了匕亖首,刘备立马翻脸,他大声斥责杨怀,说你小子竟敢离间我们兄弟?

这就太突然了,杨怀气得大骂,还没骂完,就被刘备砍了。

杀了杨怀、高沛后,刘备兼并其军,并将军中将士妻子扣为人质,完全收编了白水关的守军。

刘备留下中郎将霍峻守卫葭萌关,随后命令黄忠、魏延、卓膺一路攻击前进。

刘备彻底撕下伪装,露出了恐怖的獠牙。

——————

①事见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卷五。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81刘备继续进军,经过梓潼时,梓潼令王连固城坚守,刘备也不攻城,直接进据涪城。

占领涪城后,刘备进行休整,并置酒作乐,大会将士,兄弟们又一起大吃大喝。

一年前,刘璋在这里设宴款待,一年后,刘备也在这里设宴款。

只是,刘璋是迎接朋友,刘备是庆贺胜利。

刘备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也顾不得形象了,一顿海喝,喝高了。

刘备忘乎所以,拉着庞统就说,今日盛会,其乐无穷啊!

庞统不愿跟他一起疯,想借机泼点冷水,免得刘备得意忘形,于是回了一句:

“攻打别人的国家还引以为乐,这并非仁义之师啊!”

刘备已经醉了,见庞统这么说,大发脾气,说武王伐纣,百姓在前后歌舞迎送,难道不仁吗?你这是胡言乱语!

刘备还不服气,呵斥庞统出去。

庞统看刘备这幅无赖的模样,也懒得争辩,怏怏而退。

不久,可能是酒醒了,刘备又后悔了。

他又把庞统请回来,继续喝酒。

庞统回到原位,理都不理刘备,也不道歉,旁若无人的坐在那里喝酒。

刘备知道自己失态了,赶忙打圆场,说刚才是谁的错呀?

庞统回答,咱们都有错!

听庞统这么说,刘备哈哈大笑。

宴席又恢复了原来的欢乐气氛。

要是知道庞统两年后的结局,我想,刘备就不会这么呵斥庞统了。

刘备欢乐,刘璋就痛苦了。

成都城内顿时陷入恐慌,毕竟没心理准备,怎么说反就反了?

刘璋要大伙拿主意,益州从事郑度分析了一番形势,建议采取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的战术,拖死刘备。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刘备没有后勤基地,全靠益州本地就地解决,所以只要迁徙百姓,烧掉粮食,刘备就没辙了。郑度十分乐观,说不要一百天,刘备必败!等他们撤退时,我们再出击,就可以生擒刘备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刘备,非常恐慌,他很清楚,郑度一针见血,打到了他的命脉。

粮草一断,非死即败。

他找到法正,问他怎么办。

哪想到法正若无其事,还说什么不必担心,刘璋不会听郑度的。

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不会听?

果然如此,刘璋没听。

他不但不听,还撤了郑度的职。

不听就算了,干嘛要撤职?

刘璋的理由也很充分,他说,我只听说抵抗敌人来保护百姓,从没听说要迁徙百姓来躲避敌人。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