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宛城的曹操,听说刘备跑了,他意识到,必须追上他!绝不能让刘备抢先占领江陵,所以他豁出去了,扔了辎重,轻装前进,一路急行军到达襄阳。到了襄阳后,听说刘备已过襄阳,曹操决定,拿出自己的杀手锏。
这是曹操手上的特种部队,它的士兵都是军官,百里挑一,“皆天下骁锐”。这支部队极为凶悍,无人能敌,打袁谭、打乌桓、打马超,都是虎豹骑出马,袁绍长子袁谭,乌桓单于蹋顿,都葬送在他们手上,被即刻斩首。
曹操这时候拉出虎豹骑,意思很明白,他要刘备的脑袋!
当时虎豹骑的统领是曹纯,但曹操这次亲自指挥,他一定要亲自抓住刘备,以解心头之恨。
以虎豹骑为主的五千精骑如离弦之箭,呼啸而去,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不吃饭,不睡觉,以刘备想破脑袋都意想不到的速度向他扑来。
这根本不是跑,而是飞。
在当阳长阪,追上了!
刘备没有丝毫防备,他压根就没想到会在路上打仗,在他的设想里,打仗,去江陵吧!
可是曹操根本不按他的设想行事,他只有一个目的,彻底击败刘备,要你老命!
刚刚追上,曹操就发起攻击。
十多万人,遭遇突然袭击,就这样一哄而散。
刘备惨败,他什么都顾不上了,老婆孩子全扔了,老百姓也不要了,只跟着诸葛亮、张飞和赵云带了数十骑突围而出。
所有的军队,所有的百姓,所有的辎重,全部落入曹操之手。
刘备,几乎一无所有,只捡回一条命。
他的两个女儿,成了曹纯的俘虏,他的老婆甘夫人和宝贝儿子阿斗,全都不知去向。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44悲剧依然没有停止,徐庶找到他,对他说,我要走了。
他的母亲被曹操抓获,他必须要去救自己的母亲,他伤心欲绝,指着自己的心口对刘备说:
“我本想和将军共图霸业,就靠此方寸之地,可现在失去母亲,方寸已乱,留下也无益于事,只能与将军诀别了!”
看到这一幕,刘备能说什么呢?他只能欲哭无泪。
徐庶,绝顶人才,还是诸葛亮的介绍人,就这样要走了,要永远的离开自己,你说,如何是好?
去吧,我不能拦你,人生在世,当以孝为本。
徐庶走了,在朋友和母亲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刘备,只有落寞,却无能为力。
在逃跑时,多亏了益德,要不是他,咱们可能就跑不出来了。
我想此时的刘备,肯定有这个感慨。
曹操击败刘备后,并不放过他,带兵继续猛追,妄图赶尽杀绝。
张飞带了二十骑断后,他据守河岸,拆了桥梁,然后手握长矛,横马而立,威风凛凛的瞪大眼睛,怒目而视,冲着曹军大吼道:
“我乃张益德也,谁来决一死战?”
太酷了!曹军见来了这么一个猛人,都不敢上前,加之实在太疲惫,也就没有再追。
《三国演义》中说张飞“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还说什么“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这些不过是艺术夸张的描写,看看就好,但这事在历史上还是有根据的,只是没这么霸气。
其实赵云在乱军中是被冲散的,突围之后,有人跑来告诉刘备,说赵云已经向北逃走了,意思就是投降曹操去了。
刘备不信,依他对赵云的了解,他不信。
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刘备还做了一个表演,使了一个投标枪的动作,拿着一支手戟就向这人扔过去,大吼一声:
“子龙是不会丢下我走的!”
这就是理解、信任,还有生死不变的友谊。
不因时间而变色,不因环境而改变。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赵云就出现了。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带着刘备的老婆甘夫人,还有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
阿斗就在赵云的怀里!
在乱军中,赵云用自己的勇猛和责任,带着甘夫人与阿斗,历经千辛万难,杀出重围。
没有赵云,他们要么死于乱军之中,要么成为可怜的俘虏。
我想此时的刘备,肯定感慨万千,任何的感谢,都不能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更加威猛,“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更是神乎其神,可惜都是小说,还有刘备摔孩子的故事也是不存在的,它不需要靠着这些小手段收买人心,他与赵云,早就是生死与共。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45
悲惨至极的刘备,脚下无立锥之地,十几万人,瞬间灰飞烟灭,好似一个噩梦。
一切,都化为乌有,所有的心血,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希望!
我只看到黑暗一片。
贩履小儿,嬉闹少年,有为青年,从军、征战、做官,四处奔走,南征北战,跟了公孙瓒,又离开公孙瓒,而后投奔陶谦,陶谦让徐州,又遭吕布偷袭,无奈投奔曹操,又反叛曹操,再遭惨败,投奔袁绍,其后离开袁绍,投奔刘表。本以为找到一片世外桃源,没想到又遭曹操痛击,悲惨至极,孤苦伶仃,不胜悲凉。
这就是刘备二十多年奋斗的履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几近危亡时刻,但从未放弃。
此刻的刘备,走投无路,一无所有,最可怕的是,在荆州,他已没有立足之地,曹操,就像一条大鲨鱼,随时会来撕碎他。
一日之间,又被打回原形,甚至连当初卖草鞋都不如,何其凄苦!
这时候,刘备宛若暴风雨中断了线的风筝,飘向哪里都不知道,未来的路,无尽苍茫……
再次身处险境,但他依然打算继续奋斗,东山再起。
这时候的他,已经无路可走了,彻底破产,可就在这时候,他碰到了一个人,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
就是这个人,救了他一命。
刚从乱军中突围而出的刘备,惊魂未定,就在他还没走出当阳长阪之时,一个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他是孙权的特使鲁肃。
鲁肃是孙权的高级幕僚,之于孙权,譬如刘备之诸葛亮,他的“榻上策”,如同诸葛亮的“隆中策”,为孙权指明了争夺天下的方向,“鼎足三分再一统”,就是他的主张,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取荆州。
鲁肃这时候跑来荆州,不是来旅游,而是来吊丧的。当然吊丧只是幌子,实际上,他是来刺探荆州情报的,准备见机行事。
早在刘表刚死时,得到消息的鲁肃,就劝说孙权,要求尽快来荆州。
来荆州主要三个目的,一是安抚刘表旧部,二是联合刘备,三是探听虚实。
鲁肃的意图十分清楚,利用刘备,抗击曹操,谋取荆州!
鲁肃开始的想法十分乐观,还认为可以劝说刘备,让他安抚刘表旧部,一同对抗曹操。
可就在他还在路上时,荆州形势突变,当他走到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了。
他知道,襄阳是不可能再去了,可是刘备呢,他在哪里?
但他听说刘备已经南下,于是只好去半路上碰刘备了。
就在当阳长阪,他碰到了刘备。
刚刚从死亡线上逃下来的刘备。
看着刘备这个狼狈样,鲁肃知道,他已经走投无路。
但鲁肃并没有不待见刘备,相反,他伸出了援手。
雪中送炭!
他问刘备,你打算去什么地方?
刘备回答说,苍梧太守吴巨是我老朋友,打算去他那儿躲躲。
见刘备这时候还想去什么边远山区,鲁肃也没有发火,而是耐心劝导。
他告诉刘备,吴巨是个凡人,而且地处偏远,没几天活头了,很快就要被别人吞并,而孙权英明无比,兵精粮多,实力强大,所以最好是与他结盟。
为了给刘备面子,鲁肃提供了一个选择,那就是你可以派一个心腹去江东与孙权联系,共建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