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刘琮也知道刘备不会同意,所以没说,等降都投了,生米煮成了熟饭,才派了一个人来通知刘备。
来的这个人,名叫宋忠,这名字听得都叫人心慌。
派人来不是刘琮突然良心发现,而是被刘备搞烦了,呆在樊城的刘备,感觉情形不对,派人去问刘琮,刘琮这才派宋忠来传话。
都这时候了,也就不好再瞒了。
宋忠将刘琮投降的消息通报刘备。
听到这个消息,我想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什么意思,刀都砍到头上来了才来说?难道真的叫你来送终,这不是拿我寻开心,逗我玩吗?
刘备大惊失色,惊骇不已,对着宋忠,他发出了血泪控诉:
“你们不早告诉我,如今大祸临头了才来,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备气得直跺脚,奶奶的,这不是忽悠我吗?可是被忽悠了,你能怎么着?就这么着吧!
刘备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宋忠,他刷的拔出刀来,指着他,咬牙切齿的说:
“我就是砍了你脑袋也不能解恨啊!”
可是这样做无济于事,还坏了名声,也浪费时间,所以刘备不再说什么。
他放过宋忠,召集部下紧急商议。
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曹操大军压境,不跑只有一死,所以刘备决定跑,离开樊城,跑去江陵。
去江陵,主要是那里是战略要地,战备物资也很丰富,只要到了江陵,抵抗曹操,就有了根据地。
刘备开始南下,带着自己所有的部队,还有全城的百姓,一路南下,往江陵撤退。
他必须赶在曹操之前占领江陵,所以他提前动身,当曹操还远在几百里开外时,刘备就上路了。
其实刘备本来还有一个选择的,在临死前,刘表很够意思,送给了他第三个小礼物。
这个礼物,很重,也很虚。
没说继位,只说代管,意思很明白,帮我做个职业经理人,这份产业,帮忙打理下,等度过了难关,再交给刘琮。
刘备并没有答应,因为他不想当冤大头。
有史料记载,刘表病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托国”于刘备,还说什么我儿不才,诸将零落,我死之后,你来摄荆州!有人说这是刘表要把荆州送给刘备,其实是误会,因为他们没看清楚摄荆州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摄”是代理的意思,所以刘表只是要求刘备代管荆州,而不是像陶谦那样诚心相待。
刘备很清楚,做这个职业经理人,付出很大,收获很小,所以他拒绝了。
他只是言不由衷的回答了一句,说您儿子很好,安心养病吧!
好不好刘备心里自然有数,但这个黑锅,他是不会背的。
有人劝刘备不如听从刘表,“摄”了荆州再说,刘备又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
“刘荆州待我很好,我要是这么做,别人会认为是趁火打劫,我不忍心啊!”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并不这么想,刘备很清楚,现在的荆州,是个火药桶,谁碰谁倒霉。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42刘备的判断是正确的,刘表这人疑心很重,一直对他有成见,还把他关在笼子里控制起来,怎么可能突然变好,把荆州送给他?唯一的解释就是,利用他,利用他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先过了曹操这一关再说。刘表虽然知道刘备不甘人下,但却是曹操的死敌,有他在,荆州无忧。
至于过了这个难关后怎么处理刘备,那是下一代的事,我就不管了。
到那时,刘备自然凶多吉少,因为他只是个外人。
讲白了,刘备就是块抹布,想用就用,用了就扔。
刘备何等精明,这点自然早就想到,并且他很清楚,此时接管荆州,虽然风光,但立马成为刘琮、曹操与孙权的共同敌人,下场是什么,三岁小孩都知道。
实力不够,只能潜伏,提前暴露,死路一条,所以刘备拒绝了刘表的“美意”。
虽然刘备拒绝了,但手下有人不甘心,在过襄阳时,有人提出第二套行动计划,计划的核心就是:突袭刘琮,拿下荆州!
刘备再次拒绝了。
因为他此时的实力,根本不是刘琮的对手,并且这样做,与他倡导的仁义理念背道而驰,自然遭到他的否定。
他不但否定了这个提法,又开始了一番表演,声情并茂的发出宣言:
“刘荆州临死前托孤于我,如果干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刘荆州啊!”
说这些话,不过是为了树立高大形象,也是一个政治演员必备的素质。
有史料记载说,劝刘备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刘备没答应,只是回应说:
“我不忍心啊!”
不是不忍心,而是没办法,也不能这么做。
撤退时,刘备为了收拢人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就一个目的:把自己打扮成忠厚仁义的君子。
他不但去刘表墓前大哭了一场,还果断的树起两杆大旗,一杆是坚决抵抗,一杆是仁义。
前者是为了聚拢人心,让荆州的非投降派都聚拢到他的身边,后者也是为了聚拢人心,如果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我想谁也不愿跟他一起混。
果然如此,刘备拒绝攻击刘琮的提议后,在襄阳城下,停下马来,呼喊刘琮,可是刘琮不好意思见他,干脆躲起来。
这样的举动,还是为了收拢人心,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我刘备,够意思了!
既然你“刘皇叔”够意思,那咱们就跟你走吧!
很多人都跟随刘备一起撤退,连刘琮的左右亲信都来凑热闹。
刘备继续南下,队伍不断扩大,他就是一个大雪球,一路滚过去,雪球越滚越大,人马越来越多,到当阳长坂时,已经达到骇人听闻的十多万人了。
这样的大部队,人是很多,但很慢,主要是百姓,都是拖家带口的,不是骑马,不是坐车,自然是老牛拉破车。
十几万人,辎重数千辆,每天就走十多里。
所以刘备撤退,就一个字:慢!可以说比慢动作还慢动作,虽然一路上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但速度越来越慢。
看着这样的行军速度,有人忧心忡忡,提醒刘备,应该抛下百姓,火速赶往江陵,如果这样下去,曹操来了就麻烦了。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43
刘备丝毫没有引起重视,又说了句名言:
“做大事必以人为本,我怎么忍心弃他们而去?”
听到这样的话,我想谁都会热泪盈眶,好人啊,都这时候了,还心里想着别人!
话是说得好听,可现实是残酷的,行动缓慢,就只能一起完蛋。
对于这种担心,刘备不以为然,对于这个问题,他很自信,他的真实想法就是,不管怎么样,他都先到江陵。
此时的曹操,还远在三百多里外的地方,到江陵,至少还有四五百里,而自己,离江陵,只有一百七十里。
用脚趾头算都知道,曹操追不上他,他必定先到江陵。
可是世界上的事,并非都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很多事情,你根本想不到。
兵贵神速这个道理,我想刘备肯定是知道的,可他为什么做不到呢?
刘备这么想,主要是误判,误判曹操,他以为曹操要追他,也会像乌龟一样爬。
他不知道,曹操远比他想象的要厉害,曹操即使是乌龟,也是忍者神龟。
刘备想不到,所有只有惨败,灭顶之灾,正在向他袭来!
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开始酝酿,刘备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将不能幸免。
而刘备,依然一无所知。
他根本没有算到曹操的应对方式。
武则天说,忧患生于所忽。我说,一切事故都是大意。
刘备彻底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