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就是对人下一个评价,要是被他说一个好,你就前程无忧,要是说一个坏,你就倒一辈子霉。
所以当时的“人才评论家”,是非常受欢迎的,每次清谈,都是魅力四射,当年曹操为了出头,都死皮赖脸的找许劭给一个评语,可见这些品人专家光芒万丈。
司马徽就是这么一个品人专家,而且很能品,人称“水镜”,可以说请他说句话,可抵广告费百万,但他不随意发表言论,平时就是一个好好先生,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好。
这点老婆都有意见,说别人有疑问才问你,你干嘛老说好,这不是忽悠人吗?司马徽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
彻底无语了,好好先生,有时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其实只有一个目的:明哲保身,因为他知道刘表是个什么东西,外宽内忌,眼里根本容不下他随便乱说。
所以他干脆不再褒贬人物,大智若愚,做个好好先生,但这并不意味他放弃自己的原则。比如庞统来找他,他正在桑树上采桑,庞统取笑他,说大丈夫应当带金佩紫,干一番大事业,怎能干这等妇人之事?
司马徽并没有丝毫觉得难堪,一番道理,绕得庞统五体投地。
他鄙视功名,崇尚隐士,可谓是十分执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应该就是司马徽的理想生活。
他干得最出色的一件事,却是推荐了两个人。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33这两个人,一个就是刚才说的庞统,一个就是诸葛亮。
庞统先不说,先说诸葛亮。
诸葛亮,也就是开始说的徐庶的好朋友,徐庶为躲避战乱,跟着老乡石韬来到荆州,从此与诸葛亮结成了至交。
当时诸葛亮还只是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但志向远大,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换句话说,他的理想,就是做宰相。
诸葛亮隐居隆中,在那里种田,并结交了一大帮人才,个个都是非同凡响的海内俊杰,徐庶就是其中一个。
见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很多人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只有徐庶和太尉崔烈之子崔州平相信他。
正因为相信他,所以徐庶就寻找机会推销这个奇才。
徐庶找到了刘备,得知刘备在新野,他主动登门拜访。
其实在徐庶推销之前,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他就是司马徽。
司马徽不像徐庶是主动上门,而是刘备主动去找的,为了收揽人才,刘备作为一个外地人,不能只坐在家里坐吃山空,必须主动出击。
他特意跑到襄阳,找到司马徽,想请水镜先生推荐几个人才。
没想到司马徽十分谦虚,说什么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而俊杰是谁呢——卧龙与凤雏。
刘备忙问这个卧龙凤雏到底是谁,司马徽神秘的告诉他,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诸葛孔明,诸葛亮,庞士元,庞统。
这是拜访司马徽的成果,而徐庶呢?
不请自来,刘备自然十分高兴,大为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人称卧龙,你愿意见他吗?
虽然听说过这条卧龙,却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也不怎么感冒,刘备只是淡淡的说,那你带他一起来吧!
徐庶见刘备有些冷淡,于是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此人只能去请,不会自己来!”
什么,还要我去请?这是何方神圣,架子这么大?
刘备有些好奇了,他不知道此人的来历,但经司马徽、徐庶他们反复推荐,他决定,去见一下这个人。
于是,名垂千古的一次招聘活动——三顾茅庐,诞生了。
其实,史书对于三顾茅庐的记载非常节约,就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根本没有那么多曲折感人的故事,但诸葛亮隆中献策,还是有的。
来了三次,总算见到了,也看不到《三国演义》中那么多的奇遇和细节,但刘备很有诚意,这是毋庸置疑的。
两人终于见面了,为了防止有人偷听,刘备屏去左右,与诸葛亮躲在一个屋子里,开始了“时事开讲”。
两人也不废话,刘备先讲,他首先发了一番感慨,说汉室衰败,奸臣当道,我要伸张正义于天下,无奈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悲哀)。而后,刘备又表了决心,说咱的雄心壮志依然未减啊,你说怎么办?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
作者:汤浩方
34诸葛亮早就成竹在胸,见刘备开门见山,他也开门见山。
他先讲了一下大环境,说自董卓作乱以来,割据无数,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不单因为天时,也因为人谋。现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不过,孙权很强大,也打不过,而荆州是个战略要地,恰好刘表又无能,这正好是将军的大好机会!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就靠它成就帝业,益州牧刘璋昏庸无能,而将军是皇室后裔,信义闻达天下,如果招纳天下豪杰,占有荆益两州,再据守险要,安抚戎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一统天下,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啊!
诸葛亮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把刘备说得热血沸腾。他感觉到,以前自己的梦想,仅仅只是一个梦,而听了诸葛亮这一席话,这个梦,已经有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
这就是闻名千古的“隆中对”,在这一刻,刘备如同长出了飞翔的翅膀,他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刘备,等待的就是这一刻,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因为自此以后,他是一个有目标的人。
没有目标,你就只是人间的一棵小草,不是被火烧掉,就是化为枯草。
没有目标,你的人生便没有方向,如同一条没有指南针的船,驶往哪里都不知道,要么去了南极,要么撞了冰山,总之你不会平安抵达。
而刘备,找到了他这艘船的指南针,送给他指南针的人,就是诸葛亮。
有了明确的目标,刘备成为了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他的人生,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去实现它。
——歌德
目标几何,决定你人生的成败。
有目标,才有未来!
其实成功有时候也很简单,成功不过就是树立了一个目标,再全力以赴去实现它,你就成功了。
刘备开始了新的征程,他只要搬开前方的艰难险阻,他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刘备连连称好,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将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的梦想,是那样的触手可及。
他感谢上苍,在他最需要的时候,送来了这么一个人,就是他的出现,让自己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火焰。
他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据有荆益两州,结好孙权,抗拒曹操,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诸葛亮是刘备战略规划的总设计师,他已经在画好了整个蓝图,怎么去实现,怎么去奋斗,就要靠刘备自己了。
创意,属于诸葛亮,实施,属于刘备。
当然在刘备看来,能提出这么完美创意的人,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去实现它,所以,他也拉上了诸葛亮,一起来实现这个蓝图,所以,诸葛亮成为了他的助手。
注意,此时的诸葛亮,仅仅是个助手,还不是心腹。
因为双方还要不断磨合,但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亲密。
人都有妒忌心,看着自己大哥与诸葛亮打得火热,有两个人不满了——关羽和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