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成了无家可归的乞丐。
为了打徐州,连老巢都被人端了,还成了在外流浪的乞丐,这回真是亏大了!曹操不可能还赖在徐州杀人放火,他必须赶回家救火,所以他必须走。
曹操是走了,可陶谦也跟着走了,走向鬼门关。
陶谦被折腾得太惨,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之还是六十三岁的老头,所以在年底,死了。
死前,他干了一件大事。
在曹操撤军后,陶谦就给刘备发了奖品,表荐他为豫州刺史,并找了个地方让他安顿下来。
这个地方,就是小沛。
小沛,也就是沛县①,刘邦的家乡。这里是陶谦的势力范围,但它并不在徐州境内,地理位置非常奇特,它在豫州境内,在徐州的西部边境,靠着徐州。本来徐州跟兖州是邻居,但小沛这块地方却挡在中间,像楔子一样钉在徐州与兖州之间,换句话说,小沛是徐州的前哨阵地,也是一块盾牌。
刘备就拿着这块盾牌,随时防备曹操的来袭。
在小沛的刘备,专心壮大自己的队伍,他等待着新的挑战。
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名义上的一方诸侯,虽然豫州他十分之一都没占到,但他已经登上了逐鹿中原的舞台。虽然他还只是个死跑龙套的,但谁能知道,龙套总有一天,也会变成主角!
很快,刘备就完成了这种蜕变,只是在这破茧化蝶的那一刻,却也是历经波折。
——————
①小沛是沛县的别称,隶属豫州,西汉时属沛郡,东汉时属沛国,因沛国治所在相县,故而称沛县为小沛。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10陶谦还是死了,病死的,照说死就死了,搞个遗体告别仪式,开个追悼会就完了,该干嘛还干嘛,可问题是,临死前,他还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彻底改变刘备的一生!
他的这句话是——“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意思就是,没有刘备,徐州别想好!
他这句话是对麋竺说的,麋竺是什么人呢?他是陶谦的助手,徐州别驾。
麋竺不但是秘书长,还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当然他不是贪污犯,因为他本来就是个超级大富豪。
麋竺,东海朐(音qú)县人,世代经商,特有钱,资产上亿,在他手下混饭吃的僮仆、食客就有上万人,可以说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
虽然有钱,但他人很好,乐于助人,甚至连神仙都被他感动了。
在《搜神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虽说荒诞不经,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有一次,麋竺从洛阳回来,离家还有几十里,在路边碰到一妇人,这个妇人要求搭顺风车,麋竺同意了。走了几里,妇人就下了车,拜辞而去,还说了一句令人目瞪口呆的话,她说我是天使火神,准备去烧东海麋竺的家,看你让我搭了顺风车,就先告诉下你!麋竺吓一跳,求情说能不能不烧?火神说不能不烧,但你可以先回家去准备,我慢点走,她还说了时间,说到中午就要发大火。麋竺二话不说,赶紧跑回家,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全搬了出来,果然到了中午,火神就来了,一来就发了大火。
因为做了件好事,虽然烧了房子,但好歹保全了财物,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麋竺不但将成为刘备的好朋友,还会成为他的大舅子,就是这个人,到死都跟随刘备,始终忠心不二,但也是他,因为弟弟的一个严重错误,将刘备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但他此时的出现,将给刘备带来巨大的利益,以及无私的帮助。
他是刘备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贵人。
陶谦说这个话,也就意味着指定刘备为接班人,传达这一信息的,正是麋竺。
陶谦呜呼哀哉后,为了保证顺利接班,麋竺就带着一大帮人来到小沛,一个目的:要刘备接任徐州牧。
豫州刺史,不过是个安慰奖,而徐州牧,才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按说这时候的刘备,应该是毫不犹豫的答应。
可他拒绝了。
拒绝了,主要还是不信,不信有这等好事,并且,这到底是个馅饼还是陷阱,他不知道。
不知道的事,还是尽量躲开好。
可有人不要他躲。
这次麋竺带来了豪华阵营,以前夸他的陈登和大名人孔融都来了,见刘备拒绝,陈登首先发言,说现在汉室衰微,徐州就靠您了!
刘备说,袁术是四世五公,海内所归,还是让他来吧。
难道刘备不想干?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11
不是不想,而是摸不清。
见刘备把袁术搬出来,陈登也不客气,先骂了袁术一顿,表示袁术不行,只有你行!最后他还发出了威胁,说你不干,我就跟你翻脸!
这么说就……没想到还有更狠的,孔融也在一旁插嘴,说袁术不过是坟墓里的枯骨,何足介意?今天这事,你不答应都不行,“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上天赐予的东西你不要,你可要后悔莫及啊!
还是名人说话有水平,时不时就有经典台词,刘备当然不想“悔不可追”,于是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之所以这么麻烦,不是刘备想麻烦,而是为了摆明一个态度,这个位子不是我抢来了,而是我迫不得已才坐上的,其实这也是中国的古老传统,如果什么事情你不推辞一下,就显得你不地道。当然,刘备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一个不好说出口的目的:试探!
对,刘备这样做,便是试探。
他在试探来人的真实目的,因为麋竺陈登他们都是徐州本地豪强,没有他们的支持,要想在徐州立足,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并且,这也是一招以退为进的手段。
就是这一招以退为进,让刘备彻底摸清了徐州本地派的心理,他们是支持自己的。
既然众望所归,那就顺水推舟吧!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些手腕的运用,刘备已是游刃有余,可谓是人精。
从此,刘备成为了徐州的新主人,广阔的天地,将任由他去翱翔。
这一年,他三十四岁。
为了获取袁绍的支持,陈登还特意遣使驰告袁绍,说咱们拥护刘备当徐州牧了,没想到袁绍不但不反对,还明确表示支持,说刘备是个好同志啊,众望所归!
袁绍这样表态,实属难得,你要知道,之前的陶谦,一直是依附袁术,与袁绍阵营打来打去,如今能够得到袁绍的赞许和支持,说明了一个问题:刘备投奔了袁绍,脱离了袁术阵营。
其实与袁术的裂痕,在陶谦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袁术这个人很讨厌,虽然出身名门,虽然是高干子弟,但实在是个很烦人的家伙,他没什么特长,小时候飞鹰走狗,大了就到处惹是生非。
他去惹曹操,被打得落荒而逃,只好逃到扬州,在那里,他杀了扬州刺史陈温,抢了扬州刺史这顶帽子戴上,还自称徐州伯。之所以叫这么个雷人的名字,是因为伯有霸王的意思,他这是明目张胆的告诉陶谦,我是徐州的霸王!而徐州本来就有一个主人,现在他要来做霸王,其意图已昭然若揭。
我袁术不但要占扬州,还要霸徐州。
虽然如此,陶谦并没有完全跟他翻脸,等他死了,袁术翻脸了。
翻脸的原因,是刘备彻底抛弃了他。
见刘备投入了被他骂作家奴的亲哥哥袁绍的怀抱,他气急败坏,一门心思的想找机会来打刘备。他咬牙启齿的对外宣称,老子长这么大,还从没听说过世界上有刘备这么一号人!
摆明了,瞧不起,看不上。
所以,趁着陶谦刚死,刘备新立之机,袁术就出兵了,率领大军进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