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时,恰好大将军何进委派都尉毋(音guàn)丘毅去丹杨募兵,刘备就跟着去了。

跟着毋丘毅,刘备又开始镇亣压黄巾军,在下邳再次与敌兵遭遇,刘备又一次力战有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后又为高唐县尉,最后升至高唐县令。

商贩,军人,县丞,县尉,县令,这就是二十来岁的刘备所走过的路。

现在的刘备,已经是国家公务员,虽然还只是一个“七品县令”,但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可是,在辉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黄巾军肯定不会放过刘备,他们攻破高唐,把刘备打得无路可逃。

逃出高唐后,刘备再次步入绝境,何去何从呢?

这时候,他想起一个人来——公孙瓒,听说如今老同学发达了,已是朝廷中郎将,独霸一方。

刘备决定投奔公孙瓒,而正好此时公孙瓒与袁绍大打出手,见刘备来了,赶紧表奏他为别部司马,让他跟着青州刺史田楷一块去对付袁绍。

刘备跟袁绍打了两年,又跟他儿子打,打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的地步,可见战斗极其惨烈,双方损失都很大。刘备作战非常勇敢,数有战功,暂代平原令,后又为平原相。

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的国相,因为在汉朝,实行的是郡国制,郡国同级,郡由中央直接管辖,国则是封给诸侯王的地盘,但在汉景帝时,中央收回行政权,改丞相为相,负责境内治理。

国相相当于郡太守,工资也是两千石,从此,刘备成了一个“地市级高官”。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刘备决心做一个好官,作为平原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不是坐在那里醉生梦死,而是极有作为。在任内,他干出了令人称羡的政绩,很得人心,声名远播。

这些政绩,主要表现在“外御寇难,内丰财施”,而具体行动就是,救济百姓,与下属打成一片,没事就在一起吃饭,从不摆架子。

可见刘备既是一个有能力,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好官。

他的诚心,换来了人们的真心拥护,在平原,刘备的声望很高,他的为人,获得了人们的赞誉。

可是世界上的事,有好就有坏。

有人要杀掉刘备!

据史书记载,这个要杀掉刘备的人,名叫刘平,他素来看不起刘备,耻为之下,于是买凶杀人,派刺客前去刺杀。

他们之间有什么过节,刘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书都没记载,并且称呼刘平为百姓,但我想,刘平应该是一方豪强,刘备侵犯了他的利益,这才起了杀心。

刺客渐渐接近刘备,寻机刺杀。危险一步步逼近,而刘备依然蒙在鼓里,更雷人的是,他不但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热情款待。

这就无语了,创造机会让别人来杀,可是,凡事总有转机,刘备的举动,换来了刺客的真诚。刺客深受感动,不忍下手,不但没有动手,反而袒露实情后,扬长而去(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这就是真诚的力量,无比强大,可以击碎世间任何的藩篱和隔阂,温暖、真实,震撼心灵!

刘备的名气越来越大,连隔着一条黄河,远在青州北海的孔融都知道了,孔融派人来找他,以一种极为特别的方式。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6

孔融这里就不多说了,以前说过,我们只要知道他是孔子的后代,是个大名人就行了。

孔融因为得罪董卓,被贬到北海为相,不想北海是个很危险的地方,没过多久,孔融就陷入困境——被围起来了。

黄巾军在都昌把孔融围起来,孔融成了瓮中之鳖。

孔融不想做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孔融决定求援。

他想到了刘备,派太史慈冲出重围,前往平原求救于刘备。

得知是孔融的求救,刘备惊喜异常,大喜道:“孔融都知道世间有我刘备啊?”随即发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一起去北海搭救孔融。

援兵还没到,黄巾军就撤走了,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们也有点怕刘备。

出手救孔融,让刘备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

人一出名,好事就会连着来,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来找你。

刘备也一样,陈登、赵云、陶谦,都找来了。陈登是来夸他的,说他“雄姿杰出,有霸王之略”;赵云是来联络感情的,但不久,他便要离去;而最让他揪心的,是陶谦的一封信,这封信大致意思就是,曹操打来了,快来救我!

陶谦,丹杨人,徐州牧。徐州牧不是放牛的,而是一个大官,大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全国就十三个州,州牧掌一州之军政大权,也就是说,他是省长兼省军区司令,这样的人,全国就十三个,陶谦是其中一个。当时的曹操、袁绍、刘表都是州牧,你就知道,陶谦这个人有多牛。

陶谦人是很牛,在《三国演义》中还是个仁厚长者,谦谦君子,总之是个大好人。可实际上,他也不是什么善类,他只是个心狠手辣,善于投机的政客(良善多被其害)。

关于他的“光辉事迹”,这里就不多讲了,只讲一件事,当时全国讨伐董卓,风起云涌,唯独陶谦偷偷的给董卓送钱送物,大献殷勤,虽然得到了徐州牧、溧(音lì)阳侯、安东将军这样的好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没有原则,就意味着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将手伸向了自己的邻居——曹操。

一直以来,拜《三国演义》所赐,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陶谦很善良,曹操很邪恶,陶谦遵纪守法,极其厚道,而可恶的曹操,居然带着军队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事实如此吗?绝非如此!曹操没有那么坏,陶谦更没那么好。

纵观陶谦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投机!他处处投机,时时刻刻都在投机,可以说,他是战斗的一生,投机的一生。

投机,意思就是押宝、赌博,赢了,就大赚,输了,就大亏。陶谦一直做着这个高风险的生意,到处投机,居然屡次获得成功,最后一次,他却押错了宝,就是这次赌博,他连自己的命都赔了进去。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7

早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冬天,陶谦就动手了,看着曹操在兖州还立足未稳,并且与黄巾军刚刚苦战,没有休整,他主动出兵打到曹操的地盘发干,没想到曹操不好惹,陶谦败了。

一般人败了不要紧,大不了就是卧薪尝胆,从头再来,可是陶谦却干了一件缺德事,极为缺德。

这件事就是劫杀曹操的老爸曹嵩,趁着曹嵩从老家去兖州找儿子,陶谦派了几千骑兵,把曹嵩和他小妾以及曹操的弟弟曹德等人全部杀死(阖门皆死),并抢走了所有的财物。

这样的行为,只能用无耻来形容,你跟曹操有仇,何必迁怒于他老爸?还出手如此残忍!劫杀一个家属团,居然派了几千个人来,赶尽杀绝,一个活口都不留。

没有原则的人,就是这副德行!

陶谦不是军事天才,只能靠阴谋取胜,他经常玩阴耍诈,只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丢弃,何况是曹嵩?

杀了别人还好,杀了曹操的老爸,可算是捅破天了,曹操发疯了,就在这年秋天,率领大军就一路杀来。

他要报仇!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要报仇当然是一个最好的借口,但曹操想要吞并徐州,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件事,恰好给了他最佳的理由。

当时的中原大地,军阀混战,到处打架斗殴,在这场血与火的战斗中,势力最大,打得最惨的,居然是一对亲兄弟——袁绍和袁术。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