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3
知识改变命运,刘备也明白这个道理,十五岁那年,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求学!
他前去拜学的老师,是同郡大儒原九江太守卢植。卢植博古通今、名扬海内,想拜他为师,不单要聪明,还要付得起学费。
刘备聪明,可是没钱,准确的说是没很多钱,幸好同宗的刘德然也要一起去,而刘德然的老爸刘元起,更是深明大义,承担了刘备的全部学习费用,与自己儿子一样多。
资助刘备,不单单因为是同宗,更主要的原因是,刘元起很看重刘备。
这件事老婆不高兴,刘元起解释说,咱刘家出了这孩子,非常人也!
在他的心目中,刘备是一个可造之材,在母亲殷殷期盼的目光中,刘备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去的那个地方,在今天河南偃师的缑(音gōu)氏山,因为卢植因病去官,正在缑氏山中著书立说,并开设培训班。
在这里,刘备呆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两年,但他认识了一位同学——辽西公孙瓒。知道三国的都知道公孙瓒是一个什么人,只是当时他还没有发迹。
刘备与公孙瓒成了结拜兄弟。
公孙瓒是一个贵族子弟,还是涿郡太守的女婿,跟他交朋友,自然也染了一些纨绔子弟的习气,在他的影响下,刘备开始厌恶读书。
不读书,干什么?史书记载他“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喜欢宠物狗,喜欢玩mp3,喜欢漂亮衣服。这样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无可非厚,但在古代,这是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的刘备,因为卢植又要去庐江赴任,他只好回了家。
回到家乡后,他不再去卖草鞋了,他也知道,卖草鞋,是不可能做皇帝的,自己的那个梦想,也时刻在挑拨着他的心弦,他准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刘备身材不高,只有七尺五寸(汉制约为1.72米),虽然比姚明矮一点,但他有特色——长得像大猩猩,史书记载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什么意思大家应该知道,这说明刘备有一双长手臂、一对大耳朵,并且上短下长,也就是上半身短,下半身长。因为耳朵大,所以他的耳朵成为他的外号,吕布称他“大耳儿”,曹操称他“大耳翁”,而《三国演义》说他“两耳垂肩”,我想,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除了耳朵大,刘备心胸也大,他话虽不多,但很讲义气,少年老成,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行侠仗义之人(好交结豪侠),很多年轻人更是争相附之。
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刘备很精明,善断大事,有大志向,并且善于人际交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但iq高,eq也很高。
这样的人,适合做领导。
当时社会已经不是很稳定了,刘备于是在家乡召集徒众,以防不测。他慢慢建立起了一支队伍,很多有志青年都被他笼络身边,这其中,有两个人最为有名,他们的名字叫做关羽和张飞。
关羽是外地人,张飞是本地人,他们听说刘备在招人,都前来投奔,先后成为刘备的贴身保镖。他们侍立在刘备左右,随时随地保卫他的安全,刘备待他们更好——“寝则同床,食则同器,恩若兄弟”。
这样的关系,已经是拜把子兄弟了。
他们是生死不相离的异性兄弟,虽然史书没有记载“桃园三结义”的浪漫和美丽,但他们之间,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友谊,这就是患难与共的兄弟情。
这种感情,为刘备的事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也带来了无可预料的悲剧。
刘备雄心壮志,想干一番大事业,只是光有人没钱可不行,他既不做生意,也不做强盗,钱哪儿来?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4
当时有两个贩马的商人,经常往来涿郡贩马,见到刘备就“异之”,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于是赶紧捐款资助。
这两个人,就是张世平与苏双,中山的大富豪。
有了钱,刘备的事业突飞猛进,队伍越来越大,他在等待时机。
时机终于来了,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大qi义正式爆发,朝廷采取血腥正压的严厉手段,意图扑灭这场变乱。
从此,东汉帝国这艘破船,驶进了暴风雨的漩涡。
刘备,也被卷入其中,太多人被卷了进去,太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一场惊天动的大变革,开始了!
中国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三国时代,就此拉开序幕,而刘备的艰险人生,也就此开始!
社会陷入动乱,最好的出路,就是参军,刘备也走上了这条路。他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他知道,这是一条生死之路,要么生,要么死,他别无选择。
刘备戎马生涯的第一站,就是校尉邹靖,刘备带着自己的队伍来的,在邹靖的带领下,开始镇压黄巾军。
因为勇武有力,他被一个人看中了,平原人刘子平,推荐他参与平定“弥天将军”张纯的叛乱。没想到,他差点有去无回。
在进军途中,刘备突然与叛军遭遇,官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惨败,刘备不幸受伤。
官军眼看就要被全部歼灭,在此危难时刻,刘备表现出了非凡的应变能力,他不是投降,而是装死。
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他靠装死逃过一劫,等敌人退后,他被人用车子拉了回来。
这样陷入绝境,差点性命不保的经历,刘备还要经历很多,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他坚信自己,只要不死,就要奋斗不止!
人生的路有很长,成功不在于你是否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坚持。
刘备作战勇敢,力战有功,被任命为中山安喜尉。这一年,他二十四岁。
安喜尉,只是个保安队长的差事,刘备不大乐意,也不大上心,不认真,就要出大事。
在这里,他闯下大祸!
朝廷为了防止内乱,整顿吏治,准备将有军功的公务员“沙汰之”,也就是淘汰出局。
具体负责的,是督察郡内长吏的督邮,他来到安喜县,准备动手了。
自己九死一生,才靠着军功得到的这个县尉,要是这么就被“沙汰”了,换谁都没法接受。
刘备怀疑自己进入了这个黑名单。
他很怕,他知道督邮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他想到了拉关系,想去找亲爱的督邮说说好话,网开一面。
他找到督邮下榻的旅店,想进去求见,正当他在门外翘首以盼的时候,终于传出了消息——督邮不见。
什么,不见?刘备感觉受到了莫大的耻辱,他有些冲动了。
既然不给脸,那就撕破脸吧!
刘备怀恨在心,回去后,带了一帮人又跑回来。他破门而入,冲进旅店,大喊一声,受太守密令来捉督邮!
督邮云里雾里,莫名其妙的就被从床上掳走。
到了安喜县县界,刘备将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再将他绑在树上,然后就是棍子伺候①。
打了一百多下,刘备还不解气,又要杀了他。
督邮不想死,苦苦哀求,刘备这才放过他。
打了督邮可不是闹着玩的,犯下重罪,刘备知道其中的利害,一不做二不休,逃跑了。
——————
①在《三国演义》中,为了保持刘备的光辉形象,鞭督邮这个黑锅,就由莽张飞来背了。
三国真相第四部浪淘沙(奋斗)作者:汤浩方
5
刘备一路亡命,逃到京师洛阳,可是举目无亲,饭都没得吃,没办法,只好又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去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