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关羽就这样死了,死于骄傲、自负和粗心大意。大意失荆州,不但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也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以警示后人,凡事不可大意,要谨慎行事,骄傲轻敌,必然招致惨败。

虽然斩杀关羽,夺得荆州,但孙权并不轻松,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曹操就轻松多了,还在摩陂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会。

徐晃前往参加,曹操亲自出迎七里之外,席间还特地向徐晃敬酒,对他大加夸赞,说保全襄樊,都是将军的功劳啊!

随后,曹操又举行了阅兵仪式,很多人都来看热闹。

曹操巡视各营,当他来到徐晃的军营时,见到的是军纪严肃,秩序井然,他很高兴,又夸赞徐晃有周亚夫之遗风。

周亚夫善于治军,被汉文帝称为真将军,徐晃能得到曹操这样的称赞,可谓是荣耀无比。

孙权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会,可是他的心情,就远没有曹操那么愉快了。庆功大会上,有一个人没有参加,他就是居首功的吕蒙,他不是不来,而是病了。

孙权派人将他接来,吕蒙带兵参加了庆功大会,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死了,连正式封赏都没来得及接受,就死了。

吕蒙死的时候很年轻,只有四十二岁,我想,他是积劳成疾,累死的,《三国演义》说他是被关羽的阴魂索命而死,我觉得这是扯淡,不过是牵强附会的发泄之词,迷信而已。

失去吕蒙,孙权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99

偷袭关羽后,孙权继续进军,不但南平武陵,而且派陆逊西进,将刘备势力全部赶出荆州。自此,荆州除了曹操拥有的南阳、江夏和上庸等小部分地方外,其余均为孙权所有。

占了荆州,孙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兴奋,他很清楚,杀了关羽,对刘备意味着什么,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他将关羽的人头当礼物送给曹操,而后以诸侯礼下葬关羽的尸骸。

这么做,无非两个理由:一是表示向曹操归附,二是嫁祸曹操,向世人表示,我杀关羽,完全是奉了曹操的命令。

对于孙权这样的伎俩,曹操岂能不知?但人头又不能退回去,他只好收下了,而后在洛阳隆重安葬了关羽。

曹操可谓极为厚道,为了让关羽能有个全尸,他还命人用木头仿照关羽的身子雕刻了一个木头身,穿上寿衣后,再与人头连在一起,并以诸侯之礼隆重安葬在洛阳城南。

这样的举动,也是向刘备示好,对于曹操而言,他两方都不想得罪,最好是孙刘两家斗得死去活来,他在一旁自得其乐,哈哈大笑。

只是面对荆州尽失,关羽被杀的惨痛结局,刘备会怎么办呢?

襄樊之战,曹操先败后胜,打了一个漂亮仗,这是他一生中最后指挥的一次大战,再过一年,他就要去见上帝了。在见上帝之前,他利用孙刘两家的矛盾,有效的破坏了孙刘联盟,并成功的了利用孙权斩杀关羽。从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总算正式形成,尔后数十年,三国之间依旧打来打去,但此时确定的疆域,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

三国鼎立,正式确立!

在这场战役中,六十五岁的曹操,充分展现了一位优秀指挥员的卓越素质,他没有刚愎自用,更没有倚老卖老,而是认真听取下属的意见,在每一个关键决策点上,他都做对了。并且在有效执行上,他也充分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曹仁、用徐晃、用赵俨,都是在正确的时候,用了正确的人。于禁虽然被俘,但那只是意外,与曹操本人无关。

执行力的好坏,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曹操深知这一点。

孙权虽然得了荆州,但他被迫站在了一个火山口上,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将会带来什么。这不是道个歉,说个好话就能够摆平的,他似乎看到刘备正不顾一切的来找他拼命,他必须有所考虑。

孙权只有继续拉上曹操,彻底抛弃刘备,与曹操结成事实上的联盟关系。

曹操也顺水推舟,借机笼络孙权,表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在事实上承认了孙权在江南地区的合法统治。

孙权也礼尚往来,赶紧上贡,还上书称臣,称说天命,对曹操歌功颂德,一个目的:劝他称帝!

这恰好是曹操梦寐以求的事情,做皇帝谁不想?可是他拒绝了,他说:

“孙权这小子把我架在火炉上烤啊!”

曹操不想做烤鸭,他还想多活两天。

文武百官都纷纷劝进,曹操只是淡淡的说: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是的,图点实在,只要掌握了实权,也就不去计较皇帝这个虚名了,即使时机已然成熟,我也宁愿做个周文王,而不愿做那个取商汤而代之的周武王。

这就是曹操,一生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务实,而不图虚名。

可是此时的曹操,身体已经不行了。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100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ri,

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我们还记得,就在去年年底,曹操还在战场上生龙活虎,怎么突然就死了?

其实曹操一直很注意锻炼身体的,年轻时就踢球,老了还练气功,并且常年骑马射猎,上阵厮杀,这些,让他的身体比一般人要好,可是毕竟总在外面东征西讨,有时上战场还要受伤,身体的,心里的,全都伤痕累累,可以说,一个变形金刚也要生锈的。

曹操没有生锈,但他有一个毛病:头风眩病,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但应该就是头昏脑胀脑袋疼之类的病。

这个病没法治,一直治不好,有人推荐了一个叫华佗的神医,说他能治好。

华佗是曹操的同乡,现在已经成为神医的代名词,但在曹操那时候,他还没那么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治好病人的病是他最大的快乐。

他一直在民间行医,要他做官他也不去,在他的眼里,只有病人,病人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所以,为病人解除痛苦,才是他的毕生追求。

曹操也是病人,所以他来了。

华佗医术高明,给曹操扎针,一扎就好,可是总断不了根。

没有华佗,曹操就头痛,这针自己又不会扎,所以他想把华佗留下来。

华佗不干。

因为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他,他不能只为你一个人服务。

可是曹操想,没有华佗,他就要头痛。

华佗只好躲开他,总是找借口回家,后来干脆以妻子有病为由不来了。

曹操受不了,派人去查,发现华佗的妻子根本就没病。

你找死吧,想玩我啊?

曹操气不过,把华佗抓了起来,打算处死。

荀彧劝曹操要冷静,说华佗医术高明,许多人靠着他救命,还是饶了他吧!

曹操依然气呼呼的,说难道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鼠辈了吗?

他最后还是把华佗杀了。

华佗在狱中被拷打致死,临死前,他拿出一卷医书,交给狱吏,对他说,这可以拿去救命!

狱吏很怕,不敢接受,华佗无奈,只好把医书一把火烧了。

一代神医就这样消逝了,而曹操的病,到死都没好起来。

不久,他就后悔了。

这个儿子,是曹操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到这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华佗的重要性。他悔恨万分,叹息道:

“我真后悔杀了华佗啊,不然我的儿子也不会冤枉死啊!”

可惜,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