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樊城被洪水团团围住,屯驻在樊城北的于禁庞德的七军全部被洪水淹没,水淹七军,可谓悲惨至极!

于禁只好带着将士们到高处避水,可就在这时候,敌人的攻击开始了?

难道关羽不怕水?对,他不怕,他求之不得!看到发洪水了,一直训练水军的关羽,如鱼得水,赶紧准备好了战船,自己还坐着大战船,率领的威武的水军,向曹军发起了猛攻。

这就要命了,看过发洪水的人都知道,一望无际的水面上,就露出了几个屋顶,屋顶上,就站着几个人,四面都是水,他们都眼巴巴的看着四周和天空,希望有人去救他们,哪怕是一叶小舟,哪怕是一根竹篙。

如果这时候,有人开着大战船,杀气腾腾的向你扑来,你会怎么想?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妥协,没错,就是妥协。

如果是敌我双方,这个妥协,还有名字,叫做投降。

当关羽发起猛攻之后,于禁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了。这件事,让后人唏嘘不已,捶胸顿足,扼首叹息,都怪于禁太不应该了,事实的真相呢?

但还是有不投降的,比如庞德。

庞德宁死不屈,他带着部将董超、董衡等人跑到一个河堤上避水,关羽命水军发起攻击。

关羽从四面包围,箭如雨下,庞德身披重甲,扬弓射击,箭无虚发。无奈寡不敌众,敌军攻势极为猛烈,他身边的士兵一个比一个少。

但他仍然不放弃。

董超和董衡想要投降,庞德痛骂他们没骨气,拔剑将他们俩一一斩杀,而后继续搏战。

洪水还在不断上涨,眼看就要漫过河堤,庞德于是停了下来,说了这样一句话:

“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

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庞德的箭射完了,他便拿起短兵器近身搏击,身边的士卒,最后,只剩下几个人了,他依然不放弃,最后,只剩下三个人了,他仍然不放弃。

最后,庞德眼看支持不住了,便抢了一条敌船,带着身边的这三个士卒,划了这条小船,准备逃回樊城。

无奈水势太大,小船经不起洪水的颠簸,没走多远,就被一个大浪打翻了。

庞德没有沉入水中,他抱着一块船板,漂浮在水面上。

庞德被关羽生擒。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92

关羽想让他投降,他亲自来劝,说你哥哥还在汉中,都是自家人,我想让你做将军,为何不早点投降呢?

庞德视死如归,丝毫不为所动,他痛骂道:“”竖子,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你主人刘备,不过一个庸才,怎能比得上魏王?我宁愿做国家的鬼,也不愿做你的贼将!

针针见血,掷地有声!

关羽最好面子,被这么一顿臭骂,脸都不知往哪儿搁了,他将庞德推了出去,将其斩杀。

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樊城岌岌可危。

这时候,曹仁还在城内,他很烦。

关羽围攻,洪水围攻,连手下都来围攻。

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水,有些地方都崩塌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关羽还开着大战船在那儿耀武扬威,你说,这样的场景,谁有好心情?

手下很多人都没信心了,劝曹仁弃城逃走,有人还献了计策,说是正好趁着关羽的包围圈还没合拢,划条小船连夜逃走,这样即使丢了城池,也算是保住一条小命。

说的不无道理。

可有人坚决不答应,他就是汝南太守满宠。

满宠分析说,山洪暴发,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的,听说关羽已经派兵去攻打郏县了,许都以南,人心惶惶。关羽之所以不敢继续用兵,就是怕我们抄他的后路,现在如果咱们逃走,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就不会再为国家所有了。最后,满宠说出了发自肺腑的呼吁:请将军再坚持一下吧!

是的,再坚持一下吧!

曹仁听从了,满宠说的才有道理,樊城失守,将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得失,它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进程。一旦放弃樊城,许都都岌岌可危,中原也就再无宁ri了。

虽然曹军继续坚守樊城,但形势还是极为严峻,洪水只剩下数尺,便将整座城全部淹没,而关羽的战船围了一层又一层,史书记载当时的极端情况是:“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陷入绝境了,但曹仁坚决不放弃,他知道自己守住的,不单单是一个城池,还是国家的希望,还有自己的荣誉。

这是最后的希望!

关羽在洪水的帮助下,也没彻底打垮曹仁,他只能另想办法,

又派兵围公吕常坚守的襄阳,希望在那里有所突破。

这样的压力下,很多人都动摇了。

曹操所署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这些不计,很多好事者也都一齐起哄,纷纷响应关羽,配合关羽作战。比如陆浑人孙狼(非孙郎),趁机起事,杀县主薄,响应关羽,关羽还给他大印,给他兵,摆明了就是要你闹事,闹的越大越好!

曹操麻烦了,是真麻烦了!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93

曹操不但赶紧从长安跑来洛阳,就近指挥襄樊战事,还开了个紧急会议。

在会上,曹操提出来,目前的形势极为不利,许都太靠近前线,不如迁都去黄河以北,以躲避关羽的兵锋。

都要考虑迁都了,看来是真急了。

不急不行啊,大汉天子就在许都啊,要是被关羽抢走了,如何交代?

这时候,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他们不同意这么做,他们俩觉得,这样做的后果将士十分严重的,不但是敌人示弱,也严重动摇军心,民怨沸腾。

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联合孙权!

联合孙权?是不是听错了,没听错,就是联合孙权。

他们的意图就是,刘备孙权之间其实貌合神离,只要派人去游说孙权,要他偷袭关羽的后方,答应事成之后把江南的土地分给他,这样樊城之围自解。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天才般的想法,可以说,就是这个计策,挽救了曹操,至少不至于此生最后亲自指挥的这一战一败涂地。

曹操何等精明?自然应允。

他做了两手准备,一面继续派兵援救曹仁,一面派使者去见孙权。

老对手孙权会如何抉择呢?难道会跟你携起手来,一起打刘备?

其实分化瓦解孙刘联盟,一直是曹操的夙愿,当然如果能够拉一个打一个,则再好不过了。想法是好,只是有难度——孙权和刘备都不情愿。

不情愿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主要原因:他们没有共同利益。

三足鼎立之时,是以一抗二,还是合二对一,这是一个艺术,一个很微妙的外交艺术。其中的道理非常浅显,但要实施起来,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

干不成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主要原因:条件不具备。

赤壁之战时,孙刘两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之后打败曹操,两家争夺荆州,就开始渐行渐远了,后来刘备借荆州不还,直到孙权准备翻脸,派兵袭取三郡,再到后来,刘备妥协,割让三郡与吴。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刘两家根本就是貌合神离,各自打着各自的算盘,什么两家血浓于水,什么同志加兄弟的友谊,都是瞎扯淡,他们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

有利益,他们可以合作,没利益,他们可以翻脸。

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孙刘联盟的实质,很残酷,但很真实。

在刘备占有益州,占有汉中,四面出击的时候,我想,出了曹操,还有一个人很不安,他就是孙权。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