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摆筵席,大肆庆贺,并上演了一出别具特色的节目:让女演员穿着透视装击鼓取乐,而且是大庭广众之下,众人哈哈大笑。
看着这些穿着轻薄纱衣的裸体女人在那里跳上跳下,有人坐不住了,跳出来严厉制止,并拂袖而去,他就是武都太守杨阜。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曹魏名臣。他一直是马超的死敌,与马超力战,身负五伤,亲友七人皆死,但他依然不放弃,最后大破马超。可以说,这人是个超级猛人,不但勤政廉洁,而且刚正不阿。这样的性格要他陪着曹洪一起看脱衣舞,恐怕不现实。
见杨先生发飙了,曹洪也不好再继续玩了,怏怏而退,众人不但不恼,反而对杨先生全场肃然起敬。
刘备痛苦了!
开始还觉得,自己虽然不如曹操,但比他手下还是要强点,没想到曹操手下也不是吃素的,这样打打停停,一拖就是一年了。
一直就僵持在阳平关前,过了年了,还黏在这里。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75
现在时间已经指向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我想,此时的刘备,肯定很冷,肯定感觉处处都是寒意。
更为可怕的是,据可靠情报,曹操亲自来了,并且早已到了长安!
就在去年七月,曹操觉得绝不能丢弃汉中,于是在邺城办完了几件大事后,又决定亲征,率军攻击刘备。
两个月后,曹操到达长安。
长安就在汉中的边上,刘备很清楚这对他意味着什么,以前看到曹操的大旗就要跑,如今他自己亲自来了,你说跑还是不跑?
跑不跑不是问题,问题是,刘备不甘心!
辛辛苦苦这么久,风采露宿,含辛茹苦,为的是什么?难道就为了来死送,白白丢弃将士们的性命?这平阳关,成了吞噬刘备的黑洞。
刘备在犹豫,也在观望,奇怪的是,曹操到了长安,就不动了。
刘备很疑惑,曹操来打自己,干嘛迟疑不进,呆在长安看热闹?难道他只是来旅游?他一直等,一直等,等到第二年的正月,曹操还是没动。
不能再等了,再等,自己就再没机会了,必须赶在曹操到来之前,尽快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
因为,刘备已经有了新的想法。虽然总是打败仗,但他深知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他知道,在战场上,就是熬,看谁熬得过,谁能熬到最后,谁就赢了。
所以,刘备才如此不辞劳苦,一直熬,一直熬,熬到过了年,熬到冬去春来,他还在熬。
刘备判断,曹操陈兵长安,只是吓唬自己,他决定,立即出击,攻取汉中!
难道继续光膀子撞门?不是,再笨也没这么笨了,早就撞得头破血流,如果还去撞,不是脑子进水就是脑子坏了。
这一次,刘备实施了一个新的计划:绕开阳平关!
这是他的新战略和新战术,他很清楚,与其在阳平关前死耗,不如绕开它!
可是要绕开阳平关进入汉中,却并不容易,因为西面就这一条路,不过阳平关,就休想进汉中一步。
汉中是个盆地,路就那么几条,西面就阳平关,所以刘备才会在阳平关前死磕。这就像进院子里偷鸡,除了走大门,你还能走哪里?
答:翻围墙!
答对了,就是翻围墙,刘备还有一个选择,翻过围墙,他就能偷到鸡了。
在阳平关前死磕了一年的刘备,终于幡然悔悟,原来要偷鸡,还可以翻围墙的啊?
刘备准备翻围墙了。
他找到了那堵围墙——定军山。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77
开始说了,刘备目的不是要进汉中,而是要在运动中歼敌,所以他并不想过去,但为了牵制敌人,他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他命令老将黄忠于夜间在山谷中埋伏起来,然后发动突袭。
刘备先放火猛烧曹军的鹿角,鹿角距离曹军大营三十里,如果破了,大营就会被击破,所以必须死死挡住。
夏侯渊命令张郃死守东面,自己则死守南面,无奈张郃没守住,东围的鹿角还是破了。
夏侯渊见张郃失利,也没多想,赶紧分出自己的一半兵力去协助防守,而他自己,则带着四百兵士去抢修被烧毁的鹿角。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自己本来就兵力有限,还要分兵,本来就是在夜间,敌情不明,本来修鹿角这些事只需要安排下属去做,但他自己亲自去了。
去送死!
这其实就是刘备的目的:先埋伏精兵,再声东击西,最后发动突袭。
在山上早有准备的刘备,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军师法正告诉他,正好居高临下,一举击破夏侯渊!
当法正说出“可击矣”这三个字时,夏侯渊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是处在山崩前的那一刹那,他即将被“泥石流”全部吞没!
夏侯渊,字妙才,他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惇是曹操的同族兄弟,也是他的亲家,夏侯渊也是同族兄弟,但他是曹操的连襟,总之这三个人都是亲戚。
在很小的时候,夏侯渊就跟着曹操一起混了,那时候,曹操很调皮,经常惹是生非,有一次终于犯事了,被县官逮住。
夏侯渊二话不说,替曹操顶包,把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救了曹操一命,最后总算曹操机灵,多方疏通,这才放出夏侯渊。
从这时候开始,他们就有着很深的感情。
曹操起兵时,他如同曹家和夏侯家的很多亲族一样,跟随曹操左右,前后任别部司马、骑都尉、陈留和颍川太守等职。官渡之战时,他代理督军校尉,击破袁绍后,他负责督运兖州、豫州与徐州的军粮。当时军队粮食很紧张,但夏侯渊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保障了曹军的后勤安全。
随后,他又参与了讨平昌豨的战役,回来后,拜典军校尉。
夏侯渊这人是个急性子,凡事讲究个速度,并且常常是比别人快半拍,经常能够出敌而不意,故而jun中有谚云:
“典jun校尉夏侯渊,三曰五百,六曰一千!”
快是好事,但太快就坏了,后来夏侯渊就栽在这个上面。
再之后,夏侯渊继续平定叛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建战功,终于在建安十七年这一年,他被任命为护军将军,镇守长安。
夏侯渊真正的辉煌开始了!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78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九月,曹操在渭南大破马超,取得了关中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但是有一个问题:马超、韩遂等这一帮打老虎都跑了,跑去了凉州。
凉州,大致在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又称陇西或陇右。
凉州这地方,人烟稀少,生产力低下,但地方很大,加之又靠近边境,所以是个很彪悍的地方,当地人也个个都是骑马射箭的打仗好手。这里出过一个大名人——董卓,就是这个人,把东汉帝国搅了底朝天,即使他死后,他的凉州军也是四处作乱,胡作非为。
马超、韩遂他们就单单跑到这个破地方去了,而占据关中后,夺取凉州,是曹操的既定方案,所以,曹操面对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
曹操准备自己亲自出马,前去荡平马超的,他继续追击杨秋,迫使他开城投降。正当他打算进军凉州时,传来后方有人闹事的消息,河间爆发起义,波及幽、冀二州,危及自己的后方。曹操担心后方有失,于是停止追击,回到长安。
曹操任命张既为京兆尹,并留下丞相长史徐奕,以夏侯渊为护军将军,统领长安各项事务,镇守长安。而他自己,则率军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