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后表示,如果你们依然迟疑不定,那我单独领兵出战!
李典被感动了,他与乐进一样,也素来与张辽不和,但这次,他被感动了。
他感动于张辽的勇敢和担当,当即表示,这是国家大事,岂可因私废公?我愿同将军出战!
好了,既然如此,那就行动吧!
他感动于张辽的勇敢和担当,当即表示,这是国家大事,岂可因私废公?我愿同将军出战!
好了,既然如此,那就行动吧!
张辽,只等待明天的到来,那将是一场血战,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呢?
以八百人去打十万人,那是找死,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张辽干了,他偏不信邪,他豁出去了。
活腻了吧?没有,张辽有他的理由,他的理由是:勇猛和谋略!
勇猛,在于他出战;谋略,在于他知道打哪里。
平心而论,要想打败孙权,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张辽办到了。他不但办到了,还差点让孙权有去无回。
第二天的太阳就要升起,张辽最辉煌的时刻,即将到来!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35第二天拂晓,张辽便身披铠甲,手持长戟,带领八百勇士冲出城去。
他的目标:孙权中军大营!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一切都明白了,张辽敢于出战,不是胡乱出击,他的目标很明确:直取孙权!
这招很危险,但要是成功了,将彻底改变一切。
他差一点成功了,差一点。
张辽一马当先,率先冲阵,他高呼自己的名字,顷刻间连杀数十人,阵斩孙权两员大将。
他继续前进,一直冲到孙权的帅旗下。孙权刚好在,只是吓得不行,他做梦都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敢来偷袭中军。
孙权惊慌失措,不知所为。将士们也同样十分恐慌,慌乱之中,匆忙护着孙权往一处高地撤退。
他们架起长戟自卫。
张辽冲过来了,看着这幅场景,他没有后退,而是呵斥孙权下来交战。
如何呵斥的,史书没记载,但我想,无非就是竖子孙权,你有种就下来跟爷爷打一架之类的“豪言壮语”。
孙权偏不下来,可能心里还在想,大哥,打不过你,还不准俺躲起来吗?他不但不敢下来,连动都不敢动,生怕被张辽一掌拍死。
他稍稍镇定下来,突然发现张辽带的人马并不多,于是紧急调集军队,围剿张辽。
围了好几层,终于把张辽围住了!
不敢和你单挑,围死你,看你还往哪里跑?
张辽当然没地方跑,他只有一条路:冲出去!
面对如此绝境,他没有放弃,指挥部下忽左忽右的左冲右突,以吸引敌军注意力;然后突然中间突围,迅猛冲杀,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破围而出,几十人跟着冲了出来。
冲出来几十人,其余的,还在包围之中。
他们大声呼喊:“将军丢下我们不管了吗?”
张辽听到了,他没有跑,而是毅然决然的返回敌阵,回马又杀了回去,再次杀入重围。
此刻,他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救人,他舍不得与他生死与共的部下,必须救他们出来!
绝不能丢下他们,就是这个最朴素的想法,让他再一次陷入重围。
冲进去了,很快,又冲了出来,身边,就是刚才还在呼喊的将士们。
张辽所向披靡,杀得吴军片甲不留,溃不成军,吴军纷纷溃败,无人敢当!
辛辛苦苦布下重围,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个结果。
想张网捕鱼,没想到网破了。
真正的“万人敌”!
张辽继续战斗,反复杀敌,如入无人之境,从早上一直杀到中午,这才回军。
吴军被打得非常惨,元气大伤,只好加强守备。
张辽回城后,同样加强守备。自此,曹军上下安定,众将更是对张辽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决心誓死守卫城池!
孙权遭遇了一次偷袭,灰头土脸,他决定攻城,只要攻破合肥,张辽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很大。“送货上门”都搞不定,如今面对的,是高大的城墙与斗志昂扬的将士,就更没戏了。
孙权只能望墙兴叹,打了十多天,合肥城依然傲然屹立。这时,军中又突发瘟疫,孙权知道,再这么耗下去,得不偿失。
他决定撤军。
张辽决定追击。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36孙权撤军了,大部队已经撤至逍遥津南岸,只有孙权还带着一部分将士在北岸,他们负责断后。
孙权和曹操一样,打仗从来都是冲锋在前,撤军断后,这也是他们能够得军心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这次也不例外,孙权负责断后。
可是,他想错了,因为,他遇到了张辽。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
张辽远远望见敌军,见大部已撤,还有小部滞留在北岸。
好了,什么都别说了!
他率领步骑猛冲过去,掩袭孙权。
噩梦再次来临!
孙权大惊失色,怎么也没想到张辽居然又敢出城来追击,他不知所措。
他身边,只有一千多人,派人去追前军,已经来不及了。
张辽的步骑已经冲杀过来了,重重包围。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吕蒙、甘宁、蒋钦、凌统、陈武这些猛将。他们殊死保卫孙权,与张辽死战。最后,凌统率三百亲兵杀出重围,护送孙权来到桥边。
可是桥上一块一丈多长的木板已经被张辽拆掉了,看来他早有准备,今天就是要关门打狗!
在此危难时刻,侍从谷利要孙权赶紧放开缰绳,抱紧马鞍,然后自己在后面使劲打马,战马受激,一跃而起,就这样跳过了北岸。
部将贺齐率三千人在南岸接应,孙权这才得以幸免。
差一点就没了。
他的大意,险些酿成大祸!
虽然脱险了,但这次损失极为惨重,在北岸,不但丢下了众多阵亡的将士,而且几员大将均被打败。大将徐盛受伤,连牙旗(指挥大旗)都丢了,凌统更是身受重伤,左右尽死,要不是孙权的特殊照料,他也差一点死了。更惨的是,偏将军陈武,当场战死。陈武是孙权的爱将,“尤为权所亲爱”,两人关系非同寻常,可是这一次,为了保卫孙权,当场战死。
孙权悲痛欲绝,亲临治丧。
合肥一战,孙权大败,遭遇跟七年前的赤壁之战一模一样,也是轻敌,也是被偷袭,也是发瘟疫。总之,命跟曹操一样苦。
只是这次,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角色换了个位,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失败者变成了胜利者。曹操运筹帷幄,孙权骄傲自大。
历史,就是这样在不断重演,说是吸取教训,可还是继续错,而且都是重复以前犯的错,何其可悲!
人类很想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可是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错过了,继续错!
在追击的过程中,张辽看到一个紫须将军,骑着快马,箭术精湛。他没有追,事后抓到一个俘虏,问那是谁,俘虏告诉他,那就是孙权!
张辽听后,连呼后悔,要是早知道他就是孙权那小子,一定追上去活捉他。
活捉孙权,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举军叹恨。
逍遥津一战,雄浑惨烈,名震天下!张辽很强大,孙权很狼狈,曹操很高兴。
为了表彰张辽,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征东将军已经是中将了,并且这个任命非常有意义,因为征南将军和征西将军①曹仁、夏侯渊,都是曹操的亲族,而张辽,只是个外人。
逍遥津的大胜,在于张辽的英勇善战,也在于曹操的用兵谋略,比如他的锦囊妙计,堪称经典之作。
------------------